南京老地名:绒庄街、平章巷

标签:
历史地理街巷地名南京 |
分类: 人文民俗 |
绒庄街,南接大板巷,北至鸽子桥。明代早期称帽儿行,是专门加工和出售帽子的一条巷子。古人思想保守,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儿子来传宗接代自然是最严重的大事,因此人们十分忌讳“没儿行”十分相近的街名。再加上当时此巷为织绒缎的栈房集中地,故渐变为现名。民国夏仁虎《秦淮志》载:“永宁驿旧基,在南唐仪仗院后,为待漏院。而驿徙总领所西,闪驾桥之南。绍兴十五年,晁谦之记。(《吕志》)”平章巷是老城南评事街片区再平常不过的一条小巷,东起绒庄街,西连千章巷;巷北为走马巷,巷南为绫庄巷。因地处评事街东侧,街上多皮具作坊,曾名皮场巷。清代道光年间,巷人认为这名字不好听,修造闬门(巷子门)时,重新起名。巷人认为评事街这个名字好,就找了个近义词“平章”作为巷名,即平章巷。南宋辛弃疾有词“在家贫亦好,此语试平章”,其“平章”二字意思为“品评”。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苏友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