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地名:评事街、绫庄巷、老坊巷、千章巷、打钉巷

标签:
历史地理街巷地名南京 |
分类: 人文民俗 |
评事街南起升州路,北至笪桥。长580米,宽3.7米。明代,这条街直至明瓦廊,是官府修建的官街,两旁筑有官廊,以蔽风雨,是南京城内为数不多的官街之一。后为回民出售牛和牛皮革制品的地方,称皮作坊,明洪武《洪武京城图志》载:“皮作坊,在习芝街西,旧名评事街。”曾名皮市街。清名评事街。绫庄巷,以南疑为南宋嘉会坊所在地,明初叫十三丈巷(意思长十三丈),东接南捕厅,西至评事街。相传有一年南京城里闹瘟疫,而十三丈巷最为严重,户户有死人,家家有“灵床”。故人们称其巷为“灵床巷”,个个避而远之,绕道而行。住在这条巷子里的居民,也很讨厌这个不吉利的巷名,一听到它就会想起家家户户死人的悲剧,勾起对死去亲人的思念。因这条巷子与绒庄街的南端相连,同时该巷是为绒庄街的制帽工场供应帽绫的街巷,便将它改名为“绫庄巷”。
老坊巷,位于评事街南段东侧,南起升州路,往北再折向西至评事街。传清代曾名潘老巷,后演变成今名。南宋时为嘉会坊所在地。

千章巷,东起评事街,西至红土桥,古称银仓巷。银仓是一城府库藏金之地。“千章”, 打钉巷,东起评事街,西至红土桥与七家湾连接处。朱元璋定都南京,“百工各有区肆”,如铁作坊、踹布坊、银作坊、铜作坊等,后统称“明代手工业十八坊”,又称“金陵十八坊”。旧时聚集大量铁匠铺,故名。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苏友视界
新浪微博、博客:苏友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