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
(2010-01-25 20:32:53)
标签:
杂谈 |
总算
终于
要回家了!!!
爽!!!
一年
觉得并不是太长
或许是已经习惯了一年回家一次
又或许还没有
因为开始越来越像回到那个熟悉而又温暖的地方
在学校
不论是周末还是暑假
早上总是最晚在9点就会醒过来,怎么也睡不着
在家里
睡到中午12点还意犹未尽,可以睡的如此的酣畅淋漓
20多岁的人了还可以享受老妈来拍屁股叫起床吃饭的惬意
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点冷血的人
很喜欢在外边
不怎么恋家
小时候
没上学的那会儿
偷家里面的钱买小吃分给小朋友
光天化日之下在大马路边抢摆摊卖栗子的小女孩
和别人家小孩偷了整条的香烟躲到山坡上去抽
提着锄头追着要挖大舅,因为他作为一个大夫给我吃的药居然那么苦,打的针居然那么疼
扔石头差一点点儿把人眼睛砸瞎了
用镰刀把比我大七八岁的人的嘴砍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
念学前班,在木板楼上怡然自得的撒了泡尿,结果楼下老师的办公室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于是被无情的请退
.......
干下的坏事太多太多
于是老妈的竹条一次又一次的在我的全身抽起了一条又一条的血楞,像血虫一样爬在身上
于是老爹的怒吼让我一次又一次的跪在窄窄的凳子上,而且要保持身子挺立,屁股不能坐在脚后跟上,于是腿骨上的印痕就是凳子的宽度
于是那个屡教不改的顽童,应该是劣童,在高压政策下,慢慢的改变
初中
离家到县里面念书,离家步行就1个多小时,刚开始还一个周回家一次
渐渐的,租房子自己吃住之后就是一个月才回去一次,更多的父母来做点好吃的犒劳一下
那时候村里电话还很不方便,直到念初三老爹才买了个小灵通,还花了一两千块
但是,一般也几乎不打电话回家
高中
到市里念书,坐汽车2个小时到县里
刚开始是1个月回家一次
然后是十一、五一放假才回家
再然后是一个学期一次
村里电话也普及了,寝室的人好些是一个月或者2、3周给家里挂一次电话
自己却是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仍然很少和父母通电话
仍然是老爸老妈来学校看儿子
志愿填的中央财经,落榜,分配到天津工业大学
老爹问咋办
想都没想就说---再来!!
高四
就连填志愿也直接叫老爹别来了
自己搞定
当时很矛盾,填北大,比较冒险
退一步,不甘心
老爹说了:“不然去复旦吧?.....你自己拿主意吧!”
终究还是与北大擦肩,来了哈尔滨这鸟不拉屎的冰寒之地
记得收到香港理工的录取电话时,问了两句话
“有没有奖学金?”
“没有”
“助学金?”
“没有”
于是放弃,一年至少花10多万,俺们家不吃不喝再去借也凑不齐在香港念4年书的钱
老爹知道后,很生气:
“怎么不等我回来再决定?”
“先借钱把第一年的学费交了,咱家那个房子卖了再凑凑第二年也能熬过去,以后的事家里会想办法.....”
终究,还是选择了放弃。
大一
考虑到辗转到学校就TMD四五十个小时,来了就得一个人孤零零的回去
坚持不让老爹送
在外边混迹多年,家里对我还算放心
但终究老爹还是送我上了火车
回家一次要转车,又要坐那么几十个小时
于是暑假都没有回家
手机很方便,但是仍旧是没有怎么打电话回家
不过,有一个原则---报喜不报忧
偶尔回家会和父母聊起在学校的一些不顺,但都是在事情解决之后了
自己能做的,就是让他们放心一点,少一些牵挂
时间过得很快
大三快结束时,成绩不咋地,其实自己还算比较用功了,至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大学4年没有虚度
家里也没说什么,老爹知道就说:“没关系,不要太勉强”
依然清楚的记得那是夏天,周六的一个早上
8点多去做实验,路上突然发现有老妈的电话
是6点多打的,要知道老妈和我在家里都是比谁起得晚,当然一般都是我胜出了,老妈今天居然这么早!!
平时随便一点动静都会惊醒的我,那天也居然没有醒
“妈,啥事啊?”
“没事,就是想你了”
当时差点没哭
“想你了”
这句话敲在键盘上是那么容易,很多人说出来也很简单
但是,在农村长大的我,只见过父母和长大的儿子怨声载道,骂声不迭,甚至大打出手
一个母亲这么直接的对儿子表达自己的感情,我是第一次听见,而且是我的母亲
老妈怯怯的笑道:
“我昨晚梦到你被人绑架了,我到处找你,后来在一个偏僻的荒山上找到了,看到你和其他一些孩子被绑在一起,衣服都破了,没有水喝,也没有东西吃.....”
才过了2天,老妈又来电话,说了同样的梦
我知道,老妈是想儿子了!
从我出门念书,老妈几乎就没有主动给我打过电话
记得给老妈买手机的时候,老妈还说:“买这么好的干嘛?随便买个几百块钱就行了”
儿子孝敬老妈的东西,能凑合吗?
自打那次之后,有事没事的就会给老妈打电话,每次都是我在说,因为老妈没有那么多话
或许,别人家是子女习惯父母的叨扰,而我的老妈,已经习惯了儿子的唠叨
大四
考研?就业?
家里一直都尊重我的意见,自己的路也要自己决定
于是毅然决定不念了,觉得没啥意思,如果能让我不交钱在学校泡2年图书馆倒是可以考虑
4年自学的东西远超过课堂上那几个大叔大婶唠叨的定律和公式
老爹希望我能继续念,他终究是觉得书念的多一些没有坏处,再说现在大学生火车皮都拉不完,念个研究生估计会好一些
再加上一些朋友的劝说,老爹是真的很想我再念2年
但是,我知道我需要的是什么,我不会为了那一个虚名在学校浪费2年的青春
我自己在家学2年都能比听那些老头磨磨叽叽的好
决定了,就坚持!
甚至和老爹还有一些争执,可是家里给了我太多的空间去决定很多事,从小学考什么中学,中学考什么高中,都是完全的尊重我的意见,父母只是给我分析这其中的利与弊
于是,我决定的事情向来很难改变。
于是,父亲接受了我工作的决定。
金融危机
甲流爆发
很多企业到学校的招聘都受到影响
老妈说:“没事!找不到就回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老爸说:“没事!不要担心,多大点事”
情况也没那么差
第一,学校的牌子拿出去,还是砸得响的
第二,这4年专业成绩虽然才80来分,其他方面还是不错的
第三,自视还有那么一点追求,不会就这么屈服了
于是,面试日本丰田的时候,跟家里说可能会去日本工作
老妈说:“去了习不习惯啊?”
老爸说:“出去几年回来可能好混一点”
最后,终面的时候说日语有待提高,败下阵来,实际上去日本的想法也随着很多考虑变得越来越弱
老爸说:“去不了也好,免得人生地不熟的”
签HW,签约的时候就准备违约,跟家里说可能会赔违约金
老爸说:“多少钱?”
“最多就几千”
“没事,有更好的就换!!”
我说HW工资还不错,就是可能被外派到一些艰苦地区
老妈说:“钱不重要,重要是身体,地方不好就不要去了”
老爸说:“安全最重要,动荡的地方还是算了吧!”
最终,还是定了HW,因为,我想走出去,不是觉得外面比中国好,HW派出去的地方,肯定也不会比咱中国好,而是因为年轻,渴望经历更多,渴望去磨练一下,虽然说是在农村长大,但是这20来年也没有经历什么苦难的事,人生太顺畅了终究不是什么好事啊
于是,没有跟家里说外派的事,就说去深圳了,以后离家也近了
家
父母的臂弯
终究是最温暖的港湾
随时等待游子归来
有时候很矛盾
希望能好好呆在父母身边
却又希望在外边闯荡出一片天地
回家了
终究是要回家了
如手机里设置的提醒一样
“多在家陪陪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