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怎样区分真假玳瑁指甲
(2011-04-20 15:56:21)
标签:
转载 |
分类: 古筝阁楼 |
原文地址:怎样区分真假玳瑁指甲作者:扬州秦音古筝
怎样区分真假玳瑁指甲 |
发表时间:2010-5-8 |
|
一、别名 十三鳞、瑇瑁、文甲 学名 Eretmochelys imbricata 英文名 shell turtle 海龟科 Cheloniidae 分布 台湾、广东及海南沿海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大型海龟,体长大者可达100厘米,体重50千克左右,背甲共有13块,作覆瓦状排列。缘甲的边缘有锯齿状突起,尾短,前后肢各具2爪。头、尾和四肢均可缩入壳内。背甲和头顶鳞片为红棕色和黑色相间。背甲平滑而有光泽。颈及四肢背面为黑色,腹面几为白色。 生活于暖水性海洋,每年夏季繁殖,在沙滩上挖坑,白昼产卵,每次产卵120-130枚。依靠自然界的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49-60天。性情凶猛,以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海藻为食。 玳瑁的背甲可以用来制作精美的装饰品,汉代的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的诗句。我国在广东省建立的惠东港口自然保护区就是以保护玳瑁、绿海龟等海龟为主 二、玳瑁是一种海龟,在我国东南沿海常有捕获,玳瑁与其他海龟(棱皮龟、龟等)在外观主要的区别是:色泽较谈,背上有褐色和黄色相间的花纹,背上甲板呈叠瓦状排列而较光滑。玳瑁腥臭味颇重,多数地区都不加食用,而以其背甲供制眼镜架和装饰品等,玳瑁饰品是取其鳞片加工而成,配戴可起到活血化淤、定惊安神等作用,还可当刮痧板用以刮痧。而今玳瑁属珍稀保护动物,禁止捕猎。 三、检验方法:在灯泡下照。可以看到丝丝的血丝,并且用火烧一点,发出燃烧动物皮脂的味道,而不是燃烧塑料的味道,说明是真的。在灯泡下看到是血块,即使燃烧的味道对,也是假的。因为是在玳瑁死后摘取的壳,起不到医用和避邪的作用。 四、上等的玳瑁饰品是在活龟背上生生地将龟壳揭下来,这样的玳瑁,其纹路为血丝状;而劣等的玳瑁是用死龟的龟壳制成的,其纹路为凝结的块状。 五、如何挑选假指甲? 答:古筝是需要用戴假指甲来演奏的乐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假指甲的好坏对筝的演奏至关重要。假指甲多由赛璐珞,玳瑁,牛角,象牙等制成,最为常用的是玳瑁指甲。玳瑁指甲发出的声音亮而不燥,较有弹性。指甲在手上要用胶布来固定,胶布分为纸胶布,布胶布,防过敏胶布等几种,一般多选用布胶布,因为它固定性强,不易脱落。 六、通常弹古筝的指甲多少毫米厚为好呢? 答:指甲多少毫米厚为好并未有一个精确的标准,一般来说是按照个人的演奏习惯和喜好而定的,当然太薄了会使声音发劈发尖,太厚了声音发闷也不太好,一般适中就可以了,当然练习的时间长了你就会对指甲有一种感觉了,这是因人而异的。 七、在宝石分类中,玳瑁被列入有机宝石类。其用途广泛,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喜爱。如何鉴别真伪,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桂林工学院周佩玲教授在《有机宝石与投资指南》中列举了以下几种鉴别方法: (1)强光照射法:将玳瑁在强光或电筒光下投射,真品可见通透的美丽花纹,其色斑呈无数圆点状,如糜子小点聚集一起,形成边界参差不齐的不规则状。仿制品的斑纹呆板或呈团块状。 (2)抛光法:玳瑁片经抛光后呈现一种独特光彩和神韵。仿制品则不具备这一特征。 (3)燃烧法:刮削末点燃或以热针触之,真品散发出头发燃烧的气味。仿制品则为异味,电木发石酸气味;赛璐珞呈樟脑气味;安全赛璐珞和酪素塑胶则呈醋味。 (4)手掂法:玳瑁密度为1.29g/cm3。塑料仿制品为1.05-1.10g/cm3,手感易分出。 (5)切片观察法:将玳瑁用温水浸泡软化后,切片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可见红褐色球状颗粒,色斑呈圆形色素小点,具备清晰的斑纹结构。塑料制品具条状,可见界限明显的色带。 (6)天然玳瑁与压制玳瑁的区别在于:仿制玳瑁因受热后颜色变深,且有空气泡,呈拉长状。天然玳瑁则相反。 (7)拼合玳瑁是为了看去很厚,但从侧面观察,就可见不同片间有色泽区别;用放大镜观之,有粘胶痕迹及气泡残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