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巴胺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宝藏

(2023-09-24 14:44:24)
标签:

多巴胺

开天窗

多巴胺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宝藏
Photo by L.Ran

这个月的随笔
就分享一段在网上看到的很有趣
并且我挺认同的观点吧
愿大家都能把自己的多巴胺给拉满

-------------------------------------------------------------------

Extract from weibo:

最近一点感悟:多巴胺的分泌好像是恒定的

前段时间沉迷玩游戏,结果骑车变成了2天骑一次,一次也只骑30公里。我以前可是天天都要骑的,一天不骑就觉得很难受,可是自从沉迷游戏之后,骑车变成毫无乐趣。

但是游戏打完了,通关了,就又觉得骑车有意思了,又天天骑了。

就觉得很有意思,人不能无限获得多巴胺,你在这边获得多了,那别处就不给你了。

所以这就引发了一些思考,既然多巴胺的获取是恒定的,那么不同经济能力的人,是否也一样?比如说王思聪获得的快乐,似乎不会比我们普通人多太多?

那些看起来很惨的人,是否真的惨?多巴胺无处分泌的时候,就会强行分泌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让无意义的事情也变得很快乐。比如我们小时候可能数星星就能很快乐。这样看来,有些人看起来很惨,但是他们可能也有属于自己快乐的地方。

但是,不管怎么样,有一种人是绝对不快乐的,那就是认为自己很惨的人,天天把“我好惨”挂在嘴上的人,这样多巴胺想分泌都难啊!

再发散思维一下,为什么有的学生相对更容易有网瘾?我们知道,现在哪有什么游戏能让人沉迷成这样的,网游策划普遍不当人,不氪金在游戏里毫无体验,根本不可能瘾到抛弃一切的地步,网瘾少年哪有钱氪金?单机则一下就通关了,也很难瘾。很难理解吧?如果套用多巴胺恒定理论,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生活中其他事情无法分泌多巴胺,处处碰壁,于是在游戏里,这个相对更舒适的虚拟环境,大脑一下子把所有多巴胺全抛出去了,于是有了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