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活宝三人组那须正干童年消逝杂谈 |
http://s14/middle/63f4606dt9ecbf4db16dd&690
“童年消逝是对儿童文学的最大伤害”
2011年春节前夕,我到日本广岛大学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临行前几天,才想起来近期正在阅读的日本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活宝三人组”的作者那须正干,就住在广岛。
我很喜欢拜访作者,见过作者后再读他的书,感受会更多,模仿 钱钟书先生的说法,就是拜访完下蛋的鸡后,再去品尝它的蛋,应该味道会不一样吧。经过一番紧锣密鼓地联系,终于可以约到在广岛和那须先生见面了。
话题很快就进入到“活宝三人组”。这套在日本已累计发行2300万本的最畅销童书,在中国已经出版9本,读过这套书的中国小读者,没有不喜欢的。当我把这个情况告诉那须先生时,他非常高兴,连声问:“中国的小朋友能理解日本小朋友的生活吗?”我转交了三封北京小读者写给那须先生的信,那须先生眼睛一亮,这大概是他第一次收到中国小朋友的来信吧。他马上表示,会亲自给三个小朋友回信,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要先请人把中文翻译成日文,然后再把他的回信翻译成中文。“这是我的工作。”那须先生说。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给日本小读者回信的习惯。
我趁机问到日本小朋友写给他的信都有什么内容。那须先生说,不同年代小朋友写信的内容不一样。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小朋友会谢谢作家写出了他们的生活,有的说自己就长得特别像八谷飞,自己讨厌的班长长得像阿慢;到了80年代,孩子会说羡慕活宝三人组的生活,盼望也能像他们那样去冒险;90年代,孩子们更多会来信倾述苦恼,功课压力大,没有时间玩,也没有时间看书,在学校里受到大孩子欺负啊,等等。
谈到这个话题,那须先生的表情逐渐凝重起来。他觉得,对儿童文学的最大挑战不只是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不只是家长没钱买书,最重要的原因是孩子的生活形态变了。现代社会的孩子已经越来越没有童年了,他们伴随着玩具和电视长大,没有玩伴之间的游戏,也没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由此,孩子们在“活宝三人组”中即使读到这些内容,但由于书中的场景已经远离他们了,他们在现实中无法找到对应物,情感上也不会得到深刻的体验。所以,在谈到儿童阅读的重要性时,那须先生同样强调自由玩耍的重要性,郊游、捉虫子、嬉戏,都是孩子深化情感体验的方式,“只从书中寻找快乐的童年同样可悲。”那须先生说,“从这个意义上讲,童年消逝是对儿童文学的最大伤害。”
身为日本儿童文学学会会长的那须先生,也切身感受到了这种伤害。他觉得目前是日本儿童文学最差的时期。孩子不看书,家长不买书,作家也就不再写书了。他回忆起自己的儿童文学创作之路。童年在二战后最艰苦的年代度过,但却很快活。喜欢爬山,这个习惯直到现在好保留,对昆虫特别感兴趣,还为此读了农科大学。毕业后偶然的机会去参加了写作培训班,没想到迷上了写作。为此,在26岁的时候就从广岛搬到山口县,专门从事写作。经过十年的写作历练,在36岁时开始写作“活宝三人组”,一举获得成功。“活宝三人组”一共50本,成了那个年代日本小朋友最喜欢的读物。当年的小读者已经长大成人,还是非常想念“活宝三人组”,为此,那须先生又为当年的小读者创作了几本“中年活宝三人组”。
我也和那须先生介绍到了中国孩子的情况,其实也同样面临童年消逝的危险,小朋友们同样也不能痛痛快快地读“活宝三人组”。“要把阅读和玩耍结合起来。”那须先生说,几周后,他在发来的写给中国小读者的信中也这样写到:请你们拜访一下他们三个人的故乡吧。在花山站有他们三个人的纪念像。城市里到处林立着作为故事舞台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前,都有向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