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色总动员系列”丛书出版了,我写的序

(2010-01-04 11:32:32)
标签:

杂谈

http://s2/bmiddle/63f4606dt7c765d2b79a1&690少年绿,则世界绿

                                                              王林(儿童文学工作者)

    读完以克的“绿色总动员”的系列小说,我脑里碰出了“少年绿,则世界绿”这句话。有些牵强地套用梁启超的句式,我想表达的真正意思是:只有少年儿童具有了绿色环保的意识,世界才可能有绿色的未来。

这是一个喜欢说“XX从娃娃抓起”的时代,足球、电脑、理财甚至反腐,这样的口号把孩子看成一个可以无限量盛东西的容器,可疑且可气。可是,我对“环保意识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没有反感,因为环保和孩子将在未来交会,未来的绿色将影响他们的生活,这不是大人赋予的功利化目标,他们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做这一切。

    不用过多描述,就能感觉到我们的环境非常脆弱,已经到了“危险的时刻”。气候变暖、物种灭绝、海洋污染、能源危机、化学品滥用,无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报道的新闻和未报道的真相,强化着我们对未来的担忧。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也要有可持续性,对大人和对孩子的教育同样重要。

实话实说,中国的教育比较重视可持续发展,单从小学语文教材来说,涉及这一主题的文章就不下二十篇,其他的学科如思想品德、科学也有不少篇幅。可是,我总觉得在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时,容易把问题简单化,在“要路还是要树”的问题上,总是众口一致地“要树”,总是批判人类的非理性和贪婪,仿佛自己不是人类的一分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造成,最终要靠我们自己来解决。我以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协商和妥协的过程,它的教育也要超越善/恶、是/非、生/亡的二元对立观,给孩子呈现复杂的世界和多元的思考。这样,当孩子们日后成为环保人士、企业老板或政府官员时,才不会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说话。

文学能给孩子呈现丰富。环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新类型。这一题材的作品以前并不鲜见,但像以克这样以“绿色总动员”为主题的自觉创作,我还是第一次读到。这套书共有12本(第一辑有6本),涉及可持续发展中的众多议题,如,生物多样性、湿地保护、热带雨林保护、防止土壤污染、防止白色污染等,它们是作家为2009年世界环境日而特别制作的。

    创作目的清楚,阅读对象明确,我担心作家会因为“主题先行”伤害作品的文学气质。读完以克第一辑的6本作品后,我的顾虑消失了。作品结构的安排、情节的铺陈、人物的刻画、奇幻手法的运用和氛围的营造,每一本书都有带动我往下阅读的力量。因为这样的明确,反而让作家在创作时心无旁骛,只想给孩子们   讲一个好听的故事。也因为有这样的好故事,又能把创作目的传达得更好。

阅读不能许诺。我们无法肯定说,孩子读了这个系列的书后,会从此变成环保主义者,孩子有没有从这套书的阅读中获得乐趣更加重要。在我看来,以克的“绿色总动员”提供了这样的快乐因子,它的篇幅不长、插图优美,故事“抓”人,其他的意义,则会伴随快乐而来。“少年绿,则世界绿”的种子,也会在读者的心田里暗滋生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