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终身性。
(2016-01-07 09:18:01)| 分类: 教学资源 |
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终身性。据统计,一个孩子一年在家的时间有235天;如果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但能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还能减轻学校教育70%的压力。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
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
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
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
行,谈吐举止等
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
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性
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
几十代,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杏林世家","梨园之
家","教育世家"等等.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
续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如在中国近代,无锡人严功增补清未《国朝馆选
录》,统计自清顺治三年丙戌科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共114人,其中父子兄弟叔
侄累世科第不绝者,如苏州缪,吴,潘三姓,常熟翁,蒋两姓,浙江海宁陈,查两
姓.看得出,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往往对人才群体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这种情况.
古,近代比较突出,在当代随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待业的增多,人们择业面
宽,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不可能都从事同一种工作,但都不乏见到这种情况,即有
些家庭成员工作中屡屡出现成绩,受表彰,而有的家庭中成员违法犯罪接二连三.这
都与家庭教育终生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独特性。学校教育是一种针对许多孩子的“共性教育”,这种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标准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都达到某一标准。但是我们知道,孩子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独特性,每个孩子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不仅表现在外貌有不同,同时也表现在内在的心理、素质、能力等不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立足于社会,而针对自己的孩子的特点来进行“个性教育”。家庭教育有利于因材施教:学校教育是集约化的,一名老师要面对整个班级,就不如家里2个甚至多个人关注一个孩子;学校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事实上力不从心,往往顾此失彼,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只有家长对孩子的特点、特长最了解,所以培养更有针对性。学校主要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而家庭主要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两者相比后者更重要;因为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再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也不能造福社会,反而危害社会!
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及时性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幼儿园,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
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
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
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
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幼儿园,学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
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
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对
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感,而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因此家长对孩
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
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