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义公园和黄鹤楼——亲情馥郁武汉行之二

(2015-09-23 11:48:24)
标签:

文化

  第二天,和大哥来到向往已久的首义广场和黄鹤楼。

首义广场也很大。据简介,总面积5.42万平方米,种有110多棵大树,是全国种树最多的广场。它以 孙中山像至 黄兴拜将台为广场中轴线,武珞路中分南北,南端比北部低1—2米。

我们看到,革命时代的建筑遗址红楼武昌首义纪念馆、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等修葺一新。

我在孙中山雕像前留影,与大哥有相同的感慨:政治人物如孙中山者不多。先生往矣多年,然结束帝制创建共和的历史功绩永存,更令人称道的是各方长久崇仰,人民以至政界对他都没有负面的腹诽和责难,更没有怨恨和诅咒,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北广场上,雪松苍苍、绿草如茵,更有一排排棕榈,一方方花坛,一条条曲径,参差交错,绚丽多姿。

红楼,原为鄂军都督府,现为武昌首义纪念馆。这座建筑很有特色,既与古建筑一脉相承,又融进了一点西式格调,虽经一百来年,给人的感觉似乎今天依然可以与现代建筑相融争辉。

纪念馆里一些当年的设置和陈迹,令人对革命先驱者肃然起敬。

http://s8/mw690/001PueoOzy6VL3efmDl27&690

http://s12/mw690/001PueoOzy6VL3gvQ5J1b&690

http://s7/mw690/001PueoOzy6VL3iibJQb6&690

大哥对路径果然十分稔熟,浏览首义广场之后,他领我穿过过街地道。一出地道,黄鹤楼公园东门便赫然在目。

http://s11/mw690/001PueoOzy6VL3nJjIK0a&690

黄鹤楼公园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拥有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等几十个景点,是武汉人引以自豪的旅游胜地。值得一提的是,对老年人的优惠度胜过我们江西,65岁以上的老人即可凭身份证免费入园。

http://s5/mw690/001PueoOzy6VL3wa2kQa4&690

http://s16/mw690/001PueoOzy6VL3A4os72f&690





  

我们入东门,依照指示牌,向右径往瞻仰岳飞铜像。大哥和我不约而同地忆起小时候在外婆家共读《精忠绘图说岳全传》。这本书是我生平所读的第一本小说。虽然当时我只七岁在读小学一年级,但是基本无障碍地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小说,对文武双全、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佩服得五体投地。居然非常憧憬自己未来能成为文武双全的人。可是时不予我,更根本的原因是自己天资不逮,生性懒惰顽劣,梦想和锐气早已在现实中消磨殆尽,所以一辈子只能是一个不良不莠的庸人。瞻仰与留影后,带着童年的回忆和对后辈的希冀,我在大哥面前背诵了小说中岳飞的诗:“令行阃外摇山岳,队伍端严赏罚明。将在谋猷不在勇,高防困守下防坑。身先士卒常施爱,计重生灵不为名。获献元戎恢土地,指日高歌定升平。”由此联想到《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的气魄、智慧、胸怀和豪情,真令人高山仰止,激荡心胸!

http://s15/mw690/001PueoOzy6VL3JAdsObe&690

之后,我们观梅园,过白云阁,笑闻游客排队撞击的千禧钟声。猛抬头,黄鹤楼已在眼前!我们随着人流进入楼门,一位面带微笑的迎宾美女拦住我们,作了个手势说:“请你们走小门!”我们走进小门后,走了几步没看到楼道,就转身往回走,没想到小门旁就有电梯,那位美女已按开电梯门,招呼我们进去,并陪我们直登楼顶。原来,在这里70岁以上的老人享受特别礼遇,可乘专用电梯登楼。这举措令人感动。
   
http://s14/mw690/001PueoOzy6VL3OcNvT1d&690


http://s9/mw690/001PueoOzy6VL3Qaoly68&690

  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耸立于其黄鹄矶,有五层,据说高有51米多。我们登上顶楼,进入大厅,游客熙熙攘攘地观看<</font>长江万里图》等壁画。这天是阴天,厅里光线不太好,壁画有些模糊之处,看得出已绘制多年,所以没拍。我们环绕回廊,举目四望,武汉城差不多尽收眼底。看我拍的几张照片,就可以知道在黄鹤楼上,视野是多么开阔!看50年代兴建的长江大桥,将对岸的龟山与我们脚下的蛇山相连,正是“龟蛇锁大江”。人生如白驹过隙,江山却依然如画!崔灏诗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对岸江边汉阳树历历可见,还有新建的晴川阁;鹦鹉洲虽似乎无芳草萋萋,但鹦鹉洲大桥雄峙江面。其实旷达思之,也不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因为江山虽然依然如画,但画面也会改变。人生虽然难逾百年,但才人依然代代涌现。又何须囿于己而羡乎?

http://s7/mw690/001PueoOzy6VL49gfbgc6&690

http://s11/mw690/001PueoOzy6VL4bvI4G4a&690

我们下楼不再乘电梯,一层层观赏。因为层高,下每层楼都曲曲弯弯几个转,不由得心中感谢那迎宾美女。四楼大厅陈列着古色古香的木器和精美的木雕,只能在回廊观看,不能进去。在回廊向下看,景物与在五楼看视觉因高度不同有所变化。

  http://s3/mw690/001PueoOzy6VL4ozP9M52&690


 三楼大厅展出的是历代名人游黄鹤楼时写的诗词,崔灏、李白、苏轼、陆游······无法尽举,读着读着眼前一亮,看到了岳飞的另一首《满江红》。

http://s13/mw690/001PueoOzy6VL4rz7go6c&690

二楼大厅陈列了唐、宋、元、明、清和现代的黄鹤楼的模型。许多游客为之驻足,细细观赏。不同时代的黄鹤楼各具特色,都是了不起的建筑。可惜光线不好,没能拍下来。

一楼大厅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下楼后,我们观赏了“黄鹤归来”铜雕、凝翠轩、云衢轩、“三楚一廔”大牌坊和胜像宝塔。

http://s16/mw690/001PueoOzy6VL4wCFLVcf&690

http://s12/mw690/001PueoOzy6VL4zqYqv7b&690

http://s6/mw690/001PueoOzy6VL4Fiju555&690

http://s15/mw690/001PueoOzy6VL4Hzf1cde&690

http://s4/mw690/001PueoOzy6VL4KRiOn73&690

http://s14/mw690/001PueoOzy6VL4NYcix9d&690

快走出景区时,我看到了纪功亭,才知道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当年是孙权为拱卫都城安全而建的哨楼。这哨楼才是黄鹤楼的前身。屈指算来,至今已有1788年的历史了。现代黄鹤楼是1985年重建修复的,有武钢等许多单位出资。武汉市此举,让见证了武汉的发展与变迁的黄鹤楼再焕异彩,让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延续了有重大意义的标志性的记忆符号,让中外游客都感受到我们伟大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和绵长。“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荒唐岁月终究毁不了源远流长的大中华传统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