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周志·第三周

(2013-09-15 15:06:54)
标签:

教师

实习

教育

分类: 教师实习周志

雷雨之夜,刚想写点东西,就被老师喊过去帮忙,晚自习上集合各班去采集电子信息,学生很多很乱,需要我们维持纪律。一个多小时后已是又累又渴,但这几天看到的画面却还在眼前晃悠,恍若梦中。

高中时曾作为阅读材料出现、登在某期《鼓楼》上的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

高一(7)班的班牌和旁边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久违的升旗仪式和跑操;

平生收到的第一份教师节贺卡;

透过窗子看到的“AB=”和“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板书……

这一切都太熟悉,几乎让我落下泪来。这一次,我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果然,你还是喜欢当中学老师的。曾经被劝过“你不适合当老师”、“当中学老师太累”,也曾经怀疑过自己:喜欢的适合的职业如果一定要分开,那也没办法。可是,为什么一走进学校,走进那充满读书声的教室,我会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喜欢一个地方,就像喜欢一个人一样,不自觉地想要靠近,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充满了欣喜的感动。

实习第三周,我被分到初一D4班当副班主任。近60个人的大班,每天跟着孩子们早上6:45起床,午休一小时,晚上11:00就寝。想想当初自己刚进初一时,生活也是单纯如彼。那时一个班80多人,教室里挤得胖一点的学生都坐不下,老师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快退休的地理奶奶拖着病体每天挪过来上课,讲课水平却一流,新来的实习老师却每节课只会抄板书。现在的学生条件实在要好太多,每个教室都有电视、空调,班不超过60个人,小班只有35人。滨河学校还在课改中,在课堂组织方面与我曾经见过的有很大不同。每个班学生以5人小组为单位划分,有点像军事管理,平时纪律、学习由小组长负责,每周会有各科抽考,成绩好的会发奖状。这样会让学生更有动力,你追我赶,形成良好的学风。

听了一节初一英语课。头一次听男老师的英语课,有点新奇,从小学到研究生所有教我英语的全是女老师。这位男老师长得有点像新疆人,英语说得挺纯正,讲语法时的方法也和我曾遇到的稍有不同。现在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慢慢加入了探究元素,以前觉得不可行,一个班人数太多,课堂会变得不可控 ,但现在我渐渐转变看法了。一个老师不要害怕把课堂交给学生,随着时代的进步,自主探究教学是一定会渗透到中学教学当中的,教师无法回避,只有主动去探究,与学生积极交流,总有一天会看到可喜的成果。

第一个以教师身份度过的教师节,只有一个字:忙。倒不是说有多累,因为初中的孩子自控能力还比较差,D4班的孩子又相对比较活跃,事情太多太碎,我甚至觉得当班主任简直不可能顾上家里的事。每天早上不到七点就要进班,一直到晚上八九点坐车回家,在西安这样的大城市,我想想都害怕。对于一个女性来说,在事业和家庭上要找到平衡,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后肯定会有正式带班的机会,但相比起来,生物老师带班的几率要小得多。同时我也认为,中学生活跃调皮不是一件坏事,经过正确的引导一定会有好的成绩,只是老师要更费劲一些。我经历过的初中、高中的班级都显得太闷,老师总说我们“死气沉沉”,可能因为那时候大家胆子都比较小吧。

跟着师父(带我的初中班主任)听了一节初一语文课,她在课前让一名同学和大家分享自己找出的一个成语,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该成语的典故和用法,并让其他同学专门准备一个本子记下来,这样日积月累,写作的素材就慢慢多了。语言的学习少不了这个过程,当时我们学语文、英语时都用过这样的方法。我在想,能否把这种方法用到生物教学中来?虽然生物在高考所占分值比例是最小的,并因此导致很多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对生物学科本身的不重视,但很多生物学的常识知识在生活中也很有用,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同样重要。当然,形式可以更加灵活,比如每学期定期举行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生物学知识,这样可以养成学生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的习惯。

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我想好好静下心来缓一缓。过去的五年,时光流失得太快,觉得积淀的东西还不够,这半年实在是一个好好休养的机会。希望迎接下一个新年的时候,我能完成一次全新的蜕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