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一轮复习七上道法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复习教案
(2019-03-09 17:20:19)分类: [七八年备课] |
课题 |
七上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
||||||
授课时间 |
|
课时 |
一课时 |
课型 |
|
||
教学目标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正确对待期中考试的压力。 |
|||||
能力目标 |
引导学生能够在梳理知识脉络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习目标,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ABC层) |
||||||
知识目标 |
A层:中学生活带来了哪些成长礼物;少年的梦想有何特质; 怎样学会学习;对学习的要求有正确的认识;发现自我潜能;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学会欣赏自己;懂得友谊的重要性;网络交友 ;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交往的方式 B层: 怎样学会学习;对学习的要求有正确的认识;发现自我潜能;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学会欣赏自己;懂得友谊的重要性;网络交友 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交往的方式 C层:怎样学会学习;对学习的要求有正确的认识;发现自我潜能;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交往的方式 |
||||||
教学重点 |
少年梦想的特质;怎样学会学习;学会欣赏自己;网络交友 |
||||||
教学难点 |
正确认识学习;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友谊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谈话法、情境分析法。 |
||||||
学习方法 |
自主探究法、合作研讨法 |
||||||
教具 |
课本、教案、 PPT |
||||||
时事政治内容 |
|
||||||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自主复习 梳理本次复习知识点,学生快速完成。 要求:四人小组完成,PPT展示学习目标,以书为本查漏补缺,书上笔记再梳理补充。 1、怎样认识中学时代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中学时代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2、怎样认识初中生活?(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有哪些) 3、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 4、我们青少年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5、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学习? 6、如何理解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7怎样学会学习? 8、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是什么?有何意义? 9、我们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10、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11、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三、合作研讨 探究一:已是94岁的吴天雄是中华文化大学堂里面年龄最大的学员。 980年退休后,他因对蜂毒治病产生兴趣而经常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课堂学习蜂毒知识。为了更好地研究蜂毒理论,80岁时,吴天雄进入合肥市第28中学初中部学习生物、化学等基础知识。90岁时,早已把“学习”当作习惯的他重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课堂,每周三上午学习中华文化的相关课程。现在,“学习”已成为他骨子里的事,吴天雄说:“我要将学习这件事进行到底。” (1
)“我要将学习这件事进行到底”,你从这句话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2)有人说,吴天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在学校完成。对此,你怎么看? 探究二: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活动。 (1)画画像。拿一张白纸,用文字、图画等形式描绘自己,然后折起来,收集在一起。 (2)猜猜看。每人从中抽一张折叠的画像,猜测这是谁的画像并说明理由。第一眼看到这张画像,你想对画像中的人说些什么? (3)谈感受。当事人分享:自己满意的部分,不满意部分;听到别人评价后的感受。 (4)学习方法与技能。每位学生分享,自我评价的方法。 四、展示交流、提升能力 1.自主学习部分可以由组内C层学生进行展示交流,B层进行补充 2.探究活动可以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进行展示交流。 五、达标检测 A.正确的学习目的能够促使我们进步 B.学习态度是学习的动力来源 C.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 D.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促使我们进步
A. C.学习伴随我们成长 D.学习没有终点 诉我们( c)
A.学习就要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
C.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3、“经验、环境和遗传造就了你的面目,无论是好是坏,你都得耕耘自己的园地。”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外表对自己的人生很重要 B.外表上的特征是自己能够决定的 C.人们只能以消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外表 D.应在自我接纳与欣赏的基础上主动谋求发展,才可以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4、进入初中以后,晓蓉比以前更加关注自己了,她觉得自己是这样的:学习勤奋,做事很认真,也有些音乐天赋,但自己皮肤黑,穿着打扮比较保守,手脚不太灵活,又不善言辞。有时,她会学着别人的样子讲话、做事、思考,这又让她觉得很累。你认为晓蓉应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C ) A.自我否定 B.怨天尤人 C.积极接纳自我 D.得过且过 六、板书设计 七上第一单元复习 一、成长的节拍 1、梦想的特质 2、学会学习 3、认识自己 二、友谊的天空 1、朋友 2、认识友谊 3、网上交往 |
二次备课
|
||||||
布置作业: A类学生完成
B类学生完成
C类学生完成
|
|||||||
教学反思与后记: |
|||||||
备课组/学科组长签字(盖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