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州有一个传统文化的镇馆之宝你知道吗?——在“三绝碑”《荔子碑》前神会古代三大文豪

(2018-07-11 16:39:24)
标签:

荔子碑

“三绝碑”

柳州柳侯祠

唐宋三大家

分类: 历史记录

边车(新闻法眼)

 

说起柳州绵延千年的文脉和传统文化,大家都会想起唐代散文大家柳宗元在柳州当过刺史。可是有一个文学界、历史学界、书法界都很叫得响的柳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甚至可以说是柳州市的镇市之宝,就未必人人都知道了。

戊戌五月,即公元2018年的6月末,正是“荔子丹兮蕉黄”的南国荔枝红透香蕉熟黄时节,笔者在柳州的柳侯公园里的柳侯祠,一睹保存完好的该碑神采。这个镇馆之宝就是《荔子碑》,因“韩文苏书柳事”而闻名于世,世人称之为“三绝碑”,国家一级文物。

    

一、《荔子碑》由来和价值

《荔子碑》以首句 荔子丹兮蕉黄 得名,又称为《迎享送神诗碑》全文是唐代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结末的《迎享送神诗》是人们祭祀柳宗元时诵唱的歌辞韩愈碑文撰写两百多年之后,北宋的苏轼写下这段歌辞,待到罗池庙刻为《荔子碑》则是在南宋嘉定十年(1217),距东坡书写又是百余年之遥。

该碑因是韩愈写的文章苏东坡写的书法记录柳宗元事迹的碑刻,即韩愈作的《迎享送神诗》,记录了柳宗元的事迹,由苏东坡书写,刻字在石碑上,集柳子厚事迹、韩昌黎文辞、苏东坡书法为一碑,集“韩文苏书柳事”三大名家为一体,确为世之罕见,因此被世人称为“三绝碑”。

《荔子碑》231厘米,宽129厘米,10行,行16字。情文俱佳,诵在人口,法书神韵,见者顶礼,文、情、书三位一体,形聚而神凝。该碑刻石立于罗池庙,至今近八百年。

据传,当时的人们以得一该碑拓贴为耀事。《荔子碑》直据法书上石,及其难得。《荔子碑》结体疏密相间,內美外拙,呈凝重雄强之貌,誉为东坡“书中第一碑”,是中国书法史的定论。

苏东坡开创宋代崇尚个人意趣的一代书风,被誉为“宋四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之首。《荔子碑》堪称东坡书法造诣的代表之作,宋人朱熹推崇为“奇伟雄健”之作,而明人王世贞评为东坡的“书中第一碑”。其凿石刻工之艺亦为一绝,将东坡书法神韵尽显于碑石,因而又有“四绝碑”之誉。伫立碑前凝视,凹下之字不经意间凸显,我们在向书法大师东坡先生膜拜之时,同样应该向没有留名的刻工的工匠精神致敬。

故而《荔子碑》碑刻和拓文流传甚广。《荔子碑》自置立之日,其拓本传播的历史也自此而始。凡八百多年,求取拓本以传藏,成为达官贵人、骚人墨客一大心愿。有拓本流传四方,进而出现碑版的摹刻复制,这通常也是中国古代名碑传藏保护方式。至迟于明代,《荔子碑》已开始了真身复制,传布四方的文化之旅,甚至远播东瀛,成为中国碑帖文化传刻中的一件韵事。进而《荔子碑》成为了诗联投赠、温酒酬酢的一个命题,由此可见古代文人雅士对碑文的雅爱之情。

据考证,明代崇祯十年(1637)六月,徐霞客游柳时西过唐二贤祠,觅拓碑者家,市所拓苏子赡书韩辞二纸。历代多有求取拓本以传观仿临,或重刻以流布之举,可见人们的珍视。有诗云:

柳侯功德韩公笔,苏子妙书谁得俦?

人间名帖宁有比,并将三绝足千秋。

面碑伫立,我的思绪不禁穿越历史,好像历朝历代无数过客在我面前浮现,他们来到柳州,来到《荔子碑》前,就站在如今我站的位置,肃整衣冠,拂面净手,或垂手双目凝视,或掀起长衫跪拜,或指碑文字句赏析,无论文人雅士还是达官贵人或者贬谪流士,到得碑前,无不肃敬瞻观,低回怀想。

如今,我也当一回文人雅士,观瞻品味《荔子碑》。

                      

二、神异色彩的传说

认真查阅有关《荔子碑》的资料和记载,发现有关该碑还有一些令人似信非信的传说。

 

传说一:柳子厚预知死后为神三年为庙祀

唐元和十年(815)六月,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抵达柳州任刺史,至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病逝于柳州,时年47岁。他预知自己的死期,对部将说过这样的话:明年,吾将死。死后为神。三年,为庙祀我。柳侯治柳,有德于民,人们于是在罗池旁建起罗池庙(即柳侯祠)。这是柳宗元独享的崇祀,是他精神世界的托身之所,也是人民朴素情怀的寄寓之地。柳宗元生前就指定由政见不同但倡导古文运动相同的韩愈给其写墓志铭,韩愈遂为柳宗元写就的《柳子厚墓志铭》和《柳州罗池庙碑》,而《荔子碑》就为后者的对逝去的柳宗元的《迎享送神诗》将他封为了神:愿侯福我兮寿我,驱厉鬼兮山之左。

 

传说二:跋语言明刻碑特殊因缘

在《荔子碑》关庚跋语得以刻碑的特殊因缘,出自于两位至关重要的人物。“帅相安公”即安丙,字子文,四川广安人,南宋淳熙间进士。嘉定七年(1214 )三月为同知枢密院事,同年以湖广安抚使、知潭州。另一位即碑后留刻跋语的关庚。他以从政郎赴柳州军事推官权兼柳州佥判任,取道潭州(长沙)拜谒安丙。临别之际,安丙将收藏的《苏轼大书韩愈享神诗》脱手相赠,嘱刻于罗池。关庚抵任之后,刻碑事得到柳州知州桂如箎“慨然”同意。关庚于碑后的跋语感叹再三,既是一篇纪事铭文,也可作情感小品读之。落款者有关庚、桂如箎和柳州州学教授廖之山。

      

    四川眉州三苏祠是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祠中原来的消寒馆现已改作碑亭,珍藏历代碑刻共150多通。最夺人眼目的自然是苏东坡《罗池庙诗碑》(即《荔子碑》)、《表忠观碑》、《醉翁亭记》、《丰乐亭记》四大名碑。眉山人称荔子碑柳州碑,道出了祖本源出,亦可佐证

 

传说三:碑损城溃碑合城乃筑

《荔子碑》静伫于罗池庙然传至明代曾不幸折断为三,散离委弃,之后又寻得,复合一体。乾隆《柳州府志》卷十八《古迹》记载说:断碑在柳侯祠内。唐韩昌黎诗,宋苏子瞻大书刻石遗柳民歌以祀侯者,俗称韩诗苏字柳侯碑是也。亦因兵燹中毁弃,后筑外城,军士拾得碑一角以砌城,城辄崩,因取还,与原碑合。庆远知府岳和声万历四十年(1612)三月十六日道经柳州,他在《后骖鸾录》记载说:读眉山所书昌黎氏《荔子碑》,摩娑折角之字处。先是,柳城屡溃,屡筑旋复溃。畚镭者从溃土中得碑角之一字,与故痕合,而城始就筑。嗣后贮折角柳库中,摹拓者必得请而后碑始全,亦一奇也。

很显然,敬祀柳侯的人们在宣示一种情感:碑为神物,不可轻慢,更不能损毁。文革时《荔子碑》因为有心人用灰浆掩盖而幸免被砸。

   《荔子碑》附着了些神异色彩,也许这是《荔子碑》越近八百年时光传承至今的原因所在。

 

三、在碑前神会古代三大文豪

我伫立碑前,细度原文;旋又在展厅再读释文。才读头两句荔子丹兮蕉黄,杂肴兮进侯之堂。顿感一阵旋风吹来,恍惚间似觉得柳子厚穿一袭灰色长衫,骑一匹高大白马,着一顶黑色官帽,飘飘然进了殿堂。似也看到韩昌黎深情写就《柳州罗池庙碑》,写到文末的《迎享送神诗》时,竟然带头朗声吟唱出来,以此缅怀他对柳子厚这位虽政见不同礼佛不同但同为古文运动领袖的惺惺相惜之情。再过一个朝代到得宋代,苏东坡欣然挥毫泼墨书写韩愈纪念柳宗元的《迎享送神诗》,浓情倾注于一笔一划的笔端之间......

 

《荔子碑》碑文:

荔子丹兮蕉黄,杂肴兮进侯之堂。侯之船兮两旗,渡中流兮风汩之,待侯不来兮不知我悲。侯乘白驹兮入庙,慰我民兮不颦兮以笑。鹅之山兮柳之水,桂树团团兮白石齿齿。侯朝出游兮暮来归,春与猿吟兮秋与鹤飞。北方之人兮谓侯是非,千秋万岁兮侯无我违。愿侯福我兮寿我,驱厉鬼兮山之左。下无苦湿兮高无乾,秔徐充羡兮蛇蛟结蟠。我民报事兮无怠其始,自今兮钦于世世。
     

释文大意:

红丹丹的荔枝鲜艳啊黄橙橙的芭蕉飘香,捧举果木与肴蔬啊进献于侯之堂。迎接神灵的船舶啊旗幡飘扬,溯游于中流啊风涛激荡。久候贤太守不来啊,难道不知吾民悲伤?柳候果然乘白马啊飘然降临于庙堂,笑容抚慰我州民啊丝毫没有颦蹙之相。鹅山之麓啊柳水之滨,桂树团团啊白石齿齿。柳候朝出游观啊暮夜归来,春天与猿猴一起吟啸啊秋天与白鹤同飞。那些北方士人啊竟然对柳候指论是非,千秋万岁啊柳候与我民心无违。祈愿柳候福佑我以衣食啊赐我长寿,驱逐厉鬼于高山之下。让处下之田不再苦湿处高之田无虞干旱,让五谷充盈仓廪啊让蛟蛇从此沉潜。我民勤祭祀柳候一如初始不懈怠,对柳候的仰慕钦敬必定世世代代。

 

     伫立于“韩文苏书柳事”的《荔子碑》前良久,目睹苍桑坎坷的石碑,吟唱韩愈古风儒雅的迎享送神诗凝视苏东坡“奇伟雄健”“书中第一碑”的字体遥想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时“立仁义,裨教化”“官为民役”“有德于民”的政绩并著诗文百余篇透过斑驳的断碑裂纹......穿越千年,与柳宗元、韩愈、苏轼相会了,拜服于先贤文豪之前。

     《荔子碑》把唐宋八大家的三个大文豪凝聚在一起,柳宗元、韩愈、苏轼他们的都有着同样的政治上的远大抱负,勤政为民,体恤爱民;但也都有同样的仕途坎坷,遭受贬谪,流放外地。他们也有着同样的经天纬地的诗文传世,为历代人们所景仰。 千百年后的今天,到浙江杭州当漫步西湖苏堤,到广东潮州当访韩文公庙,到广西柳州当然是要拜谒柳侯祠。


而我觉得,在柳州瞻观《荔子碑》这块“韩文苏书柳事”的国宝“三绝碑”,则是对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时期这三位大文豪最好的景仰和怀想。


1、柳侯祠前门
http://s4/mw690/001PtLc9zy7lWX1BmZJd3&690
2、镇馆之宝《荔子碑》
http://s8/mw690/001PtLc9zy7lWX33pgr17&690
3、荔子碑碑文(网络图片)
http://s12/mw690/001PtLc9zy7lWX8djzJab&690
7、荔子碑来来往往瞻拜者众
http://s13/mw690/001PtLc9zy7lWXfYaCM3c&690

8、四川眉州“三苏祠”的“柳州碑”
http://s8/mw690/001PtLc9zy7lWXe5YCHa7&690
9、荔子碑永州三度重刻
http://s8/mw690/001PtLc9zy7lWXrXYrl07&690
13、8、荔子丹兮拓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