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周冬雨的“真性情”网友不买账?

(2015-08-02 23:42:37)
标签:

娱乐

周冬雨

真性情

不买账

感谢博乐 孙鹏 推荐本博上新浪草根名博首页!
为何周冬雨的“真性情”网友不买账?

       在娱乐的词典中,真性情作为最早收录的一个专有名词,原本特指那些不磨叽不矫情不腻歪的好青年,是娱乐圈最受好感的一个名词。但是,最近真性情逐渐成了一些人对人随意、不礼貌的托辞。最近一期播出的《极限挑战》中,周冬雨就因对前辈王迅不礼貌,直呼前辈的名字并嫌弃前辈衣服脏,还拒绝和他合影等诸多极品行为而被网友骂得够呛。

       以往明星被骂,都会有粉丝挺身护主,但这次周冬雨的粉丝却纷纷倒戈,在其微博下质疑她的行为缺乏礼貌。不少网友认为,真人秀毕竟不是自己家后院,周冬雨的表情管理太差,把嫌弃的脸色甩满荧幕,这可不是一句好朋友就能圆得过去的。
      见事情闹得这么大,王迅还特意在微博上帮周冬雨开脱,称为了节目效果,他们常常“兄弟反目”、“背信弃义”、“互黑互损”,对于节目里的言行,大家别太较真儿。
      岂料,这番言论不但没帮到周冬雨,反倒火上浇油,不少网友一致认为:人家王迅被你伤害,还能这么高情商出来帮你解围,对比之下,你真的弱爆了。

       其实,这也不是周冬雨第一次被爆“没礼貌”。早前孙红雷就曾爆料,周冬雨直呼自己的名字,在真人秀节目里,他与周冬雨搭档捏脚时,周冬雨还直接问他:“你脚不臭吧?灰指甲?”于是,观众齐齐声讨她目无尊长,“没教养、没礼貌”。周冬雨回应称,自己不拘小节,说者无心,试图让大家相信,她是个率真无邪的孩子,说错话只是其真性情的一面。不过网友并不买账,“不是谁都得惯着你”。

       王中磊也吐槽周冬雨和自己见了几次后仍不认识自己,当他主动跟她聊天时,周冬雨特別认真地看着他问:“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你是谁啊?”差点没把王中磊气蒙。而周冬雨本人则也有被拍到在片场黑脸的神奇画面。对此,周冬雨的解释是——自己是“真性情”,记性差,脑子不好使,黑脸是因为不知道记者来,一时受到了惊吓。
       如此单纯、幼稚的灵魂,如此极品的行为,一时惹来骂声一片。这不由让人想起了言情小说的浪漫桥段,想起了那些对着领导卖萌装傻装可爱,最终却惨遭公司开除的“傻白甜”们。

       关键的是,周冬雨的“真性情”是台上台下始终如一的,有次约她拍照,需要她笑一下,结果她就从牙缝里挤出一点点,还直接问“怎么笑,这样吗”……而在她化妆的时候,摄影师和记者就在外面等,想去看看她化好没有,结果她眼看着人走过来,直接就把门摔上了,当时的情形真是尴尬满屋。
       这难道就是娱乐圈真性情的真谛吗?当然不是!周冬雨的失误在于角色错位,她希望以率真、直爽的清新面目示人,做个“童言无忌”的傻萌少女,口无遮拦,常常说出冒犯长辈的话却享受免责的豁免权。这其实是她出道以来一直的标签,她的很多言论都踩在“天真烂漫”、“幼稚无礼”这两根柱子之间拉起的钢丝上,由于难度高,常顾此失彼,被质疑无脑无礼,偶尔也有闪光点,比如回应屋内被偷拍恋情时,称“以后我会记得拉窗帘”。
       她和团队可能希望塑造这样的公众形象:你的女儿、你的初恋、你的傻傻高中女生。她的粉丝需要加冕成亲妈粉、哥哥型男友粉等才能与她的自我定位匹配,但无奈观众并没有情感代入。而周冬雨内心长期踏步在“还是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表现上,“真性情”成了免于自我反思和改进的借口。

       明星维护好自身的形象对于在演艺圈的长期发展绝对是必须的。所以,真人秀是把双刃剑,玩好了吸粉无数,玩不好……那就要被网友围攻的。因此,明星们,谨慎,谨慎,再谨慎啊!


为何周冬雨的“真性情”网友不买账?


为何周冬雨的“真性情”网友不买账?


为何周冬雨的“真性情”网友不买账?




感谢博乐孙鹏推荐本博上新浪草根名博首页《娱乐万象》栏!
为何周冬雨的“真性情”网友不买账?


此博选登在新浪博客首页(http://blog.sina.com.cn/ )
为何周冬雨的“真性情”网友不买账?


感谢博友 增广贤文 赠玉
年轻明星意气骄
对待老幼少礼貌
自信自己呼声高
目空一切缺礼教


感谢 Mike剑影老师 对本博的精彩点评:
       这是一个思维的行为准则,就像东西方思维的区别,对此,人们是褒贬不一的。中国的委婉和西方的直接在碰撞中发出火花。我看过华罗庚的《优选法》,他是一个著名学者,但是他主张减少环节,直达目的。博主的文章非常有趣,实际上是一个思维选择的问题,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行为的权利。而不必顾忌太多,否则连走一步都要看一看,那就如蜗牛爬行。在我们看来是严肃的问题,有人看的非常轻松。都赞赏直言不讳,但到了说话的时候,却寒蝉若惊。这是一个非常绝妙的讽刺。
       当然,凡事有个底线,无原则的奚落,如果目的是抬高自己,那结果是的其反,周冬雨的思维,是一种探索的、大胆的思维。只不过在演绎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火候。没有合乎中国的现实。
       我倒是相反的认为,那个好心的灭火人即使出于好心,在此场合下有点作秀的意思。名曰澄清,实际使更多的网友把矛头指向周冬雨。可以共同澄清,或者交流呀,工于心计不是什么好事。
       没关系,年轻人的傲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随之减弱的,会使人更成熟,周冬雨经过此事之后,处事接物一定会有所长进。
       有了和谐的愿望,这个世界才会走向和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