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博乐月照松林推荐本博上新浪草根名博首页

4月5日下午,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一户人家扫墓后路过水库,1个小孩到水库边洗手,失足落水,孩子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其他亲戚等7人想都没想就接连下水救人,结果因都不会游泳而相继溺亡。
看着打捞上来的七具尸体,真让人悲从中来,7人中除了4名大人,还有2名中学生和1名小学生。
这是何等惨烈的悲剧呀,清明的团聚活动,转瞬间七人随子断魂!亲情施救、爱子心切成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我们痛心疾首地呼吁,绝不能让这种惨剧再发生了!
孩子落水时,亲人在一边哭喊,父母和亲戚救人心切,不顾一切相继跳下水去,酿成惨剧。尽管当时情况危急,没有任何思考的余地,但也不能盲目的跳下水呀,自己都不会游泳,也不知水库的水深,你能救起水中的孩子吗?正确的做法是,遇到溺水等意外情况时,一定要冷静,不要盲目施救,要量力而行,理性施救。不懂水性,可以大声呼救,也可以用身边随手可抓的物品如皮带、绳子、树枝或竹竿等接起来抛向落水者。不然,人没有救上来,你也丢了性命,这是多么惨痛的代价呀!
即便是会游泳的人,下水救人也需要技能。一定不能靠近落水者,要从背后抓住落水者的头发或者衣领往外拖。如果被落水者死死抓住,施救者也不要慌张,要把落水者使劲儿往水下按,落水者自然会松开手,然后再看情况施救。
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应该受到保护。本次惨案中就有三名学生,看来现在的孩子对危险意识的警觉能力还需要学校和关部门的正确引导。我们的教育部门应该给孩子传授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科学的自救、施救及报警方法,并联合社区、学校做一些实践演练。让未成年人在遇险时能够理性自救、保护自己。
其实现在校园安全演练也逐渐普及。但多见于防火和防震演练,溺水急救演练几乎看不到。其实,实情实景演练不方便,可以模拟演练;人人参与演练有困难,可以有人演练,众人观摩,照样可以印象深刻,关键时刻学以致用。只有落实了安全教育,才能成为危急关头的救命之策。
一起一孩落水七人溺亡事件让人们联想起事件背后的问题,减少直至避免学生溺水事故,需要完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自的制度设计及相互配合,但制度完善需要时间,保护生命却不能等待。近年在全国多地一直有中小学生溺水身亡的事发生。夏天将至,加强安全教育,尽快遏制住溺水多发的势头,要恶补安全意识和技能,更要快补溺水急救演练,尽最大努力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
最后想说,一孩落水七人溺亡的事件让我们反思的是,救人精神可贵,但是“量力而行”不可偏废甚至显得更为重要。要让“量力而行”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社会能力和素养!

感谢博乐月照松林推荐本博上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声音》栏!

此博选登在新浪博客首页(http://blog.sina.com.cn/
)

感谢 Mike剑影老师
对本博的精彩点评:
这是一个非常少见的案例,人的生命,偶然中的必然,我们中华的悠久文明,把舔犊之情无限放大,礼仪之邦,把博大精深的爱,演绎成无谓的牺牲。看到亲人落入危难之中,焦急和悲愤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这样毫无畏惧地铤而走险,甚至可以说是慷慨赴死,不免有些太感沉重。
这么多的生命消失在瞬间,连思索的时间都没有,感叹之余,生命原来是那样脆弱。而它的短暂在历史的长河中实在是昙花一现。那就需要爱护生命,呵护自己的生命。不计后果的行为,除了轻率地牺牲自己的生命之外,其它又能得到什么?可以有很多办法,比如齐声呼救,或者把衣衫连接起来,抛入水中。这样的大义之爱,实在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数不清的生命萌芽竞争着梦想来到人间,可是他们却与生命擦肩而过。有幸获得生命的人,却没有珍惜仅有一次的生命,清明祭故人本来就是珍视生命的一种祭奠。可是在回来的途中却发生了这样的惨案。它把人间的爱解释为一直失去理性的行为,似乎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实在是对爱的一种误读。
博主的文章大致可以归纳为:爱的真正含义、爱的理性。连人都没了,那么到哪里去寻找爱呢?存在决定一切,存在是生命的第一要素,获得生命的人们,比起那些消失的生命萌芽来,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感谢好友 增广贤文
赠玉
一人落水七人亡
让人悲痛事难忘
只因盲目救小孩
自不量力成陪葬
感谢好友 赵有勤 赠玉
孩童落水赴黄泉,一众七人齐遇险。
叵测瞬间成大错,救人情断苦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