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蔷薇带露开
蔷薇带露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5
  • 关注人气:2,1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施户籍改革后农民会蜂拥入城吗?

(2014-08-04 19:41:37)
标签:

房产

户籍改革

农民

入城

感谢博乐 月照松林 推荐本博上新浪草根名博首页!
实施户籍改革后农民会蜂拥入城吗?

       近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将逐步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实施居住证制度。也就是说,我国正在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这意味着,农村户口将取消,而农民可以自由地迁徙到城市。
       消息传来,有人表示担忧,放开城市落户限制,全面实施户籍改革之后,农民会蜂拥入城吗?
       对此,中山大学教授何艳玲认为,中国户籍制度真正的要害并非是户籍的划分,而是与户籍性质相关联的公共服务供给。我国目前的状况是:大城市里拥有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医院以及最好的休闲和文化设施。但是,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未来这些大型的公共设施兴建,也会在不同城市间适当布局。也就是说,户籍制度的改革将涉及一系列公共设施的布局和规划,以及不同城市性质的重新定位。户籍制度的改革最终必将换来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均等化。譬如,一些全国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一流大学,就不一定要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了。
       当真正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均等化之后,公民自由迁徙的意愿也就趋于理性和淡然。

       成都市是我国第一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在2010年就率先推出户籍改革,并取得一定的经验。与全国户籍改革一样,成都市2010年推出的户籍改革方案是:农民进城不以牺牲承包地、宅基地等财产权为代价。经过四时间的户籍改革实践,成都市得到的结论是:农民无条件进城并未造成人口大幅度涌入。
       早在2003年,成都市温江区就在全国率先推出“双放弃换社保”的政策,即农民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政府为其在城区集中安排居住,并补贴缴纳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保。通过“双放弃”,农民变身为“拿社保”的“市民”。
       这种以农民牺牲农村土地权利为代价换取城市的户口和社保待遇的模式,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十分流行,甚至在四五年前,仍有不少地方在大力推进。然而,这种模式的弊端是政府的投入相当大。以温江为例,十余年前农民进城的人均投入就达13万元左右。而按照原先设想,要转移数百万农业人口,投入将达数千亿元。这样的投入,政府难以负担,因此,持续推进已经感到困难。同时,这种模式因为要牺牲农民权益,本身也存在很大的争议。
       2010年,成都推出的户籍制度改革,就发展为农民进城没有交换条件,不用交出宅基地和承包地,而且不管怎么迁徙,政府保证已经确立的权属关系。尽管这样优厚的条件,也没有引来农民的大量涌入。成都市市长葛红林在“2014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表示,成都经过四年的户籍制度改革实践,并未出现一些人担心的农民蜂拥进入中心城区的现象。

      葛红林认为,成都户籍制度改革后农民未大量进入城区的原因是因为现在成都农民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没有太大的公共服务差距,长期附着在城乡户籍差异上的权利不平等已经有效破除。
       依我看,户籍制度改革赋予城市的吸引力不是绝对的。一个城市有多大集聚力,能吸引多少外来人口,主要看地区的产业,单靠户籍政策是无法吸引外来人口的。虽然户籍改革让农民不用交换条件进城,但城市的生活成本比农村要高得多,城市的房屋价格也让农民难以承受,农民转移户口并在城市站稳脚跟实在不容易,所以,农民进城的意愿就不会太强。因此,也就不必担心户籍改革意见实施后,农民会蜂拥入城。

 
       有关部门指出,国务院户籍改革意见实施后,未来将有1亿多农民陆续进城。如何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能够逐步享受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是这次户籍制度改革的总目标。
       国务院《户籍改革意见》对大中小城市、特大城市怎么落户的政策作了具体的部署,总的要求是,能放开的放开,该控制的控制。对建制镇和小城市全面放开,基本没有门槛,只要有意愿、想落户,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哪怕是租的房子都可以落户。对中等城市是基本放开,即门槛比较低,只要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的就业,按照先后顺序排队,有意愿落户的,一般也都可以落户。而对大城市,能放开的也尽量放开,也降低了门槛。
       为了适度控制落户的规模和节奏,防止人口增长过快,对于5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国务院明确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要通过建立积分制度,建立公开透明的落户通道。因为特大城市尤其是超过千万人口的城市,人口的压力太大。比如像北京、上海、广州,在过去的10年中,这些城市年均增长流动人口40万至50万,压力实在太大了。

       据有关方面分析预测,未来6年内,当摆脱了户籍限制的人口从农村不断涌向城市时,无论是房地产、基建、医疗服务、教育,还是汽车、家电、餐饮等日常消费行业都将迎来新的商机。初步预测,户籍改革的红利对GDP总体的贡献率可达到5%。



实施户籍改革后农民会蜂拥入城吗?



实施户籍改革后农民会蜂拥入城吗?






感谢博乐 月照松林 推荐本博上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声音》栏!
实施户籍改革后农民会蜂拥入城吗?



  8月6日起此博选登在新浪博客首页头条http://blog.sina.com.cn/ 
实施户籍改革后农民会蜂拥入城吗?




博友 Mike剑影 精辟点评:

       虽然国家对城市化虽然非常努力,可是中国老百姓对土地的依恋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比拟的。原因很多,既要背井离乡出外打工,另一方面,故乡情结颇为强烈。还是经济上的原因,他感觉到没有切实的依靠,害怕沦落成二等公民,对国家政策的观望,尤其是贪官的猖獗,使他们失去了信心,紧紧地抱着赖以生存的土地。城市化是一个配套工程,政治的、经济方面的各种问题都要解决,城市化才能顺利进行,要让农民放心地进城,取消户口的限制和区别,这只是城市化的第一步,而更多地是如何吸引农民进城,给他们创造和城市人同等的生活条件,这样的城市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
       欣赏博主文章,提出了城市化中必然要遇到的一些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