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苏轼应试作文千古名文 |
感谢吕青浦老师推荐本博上新浪博客首页《人文》栏!

北宋英宗嘉祐元年(1056年),48岁的苏洵率21岁的大儿子苏轼、19岁的二儿子苏辙,来到国都汴梁城,参加大宋的进士科考试,也可以说是北宋的“高考”吧。
考卷发下来,苏轼铺开卷子,一看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赏罚要厚道”。古代作文题目讲究来源,一定要引经据典,这个作文题就出自于《尚书·大禹谟》里孔安国的注文:“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刑罚上有疑问,就从轻处理;奖赏上有疑问,就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来决定,这是最忠厚的做法。
苏轼当年读书是为了应试,正如他自己所说:“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因此,对于应试经典,苏轼相当精熟,他知道这是儒家的观点,对于刑罚和赏赐,前者从轻,后者优厚,以显大宋仁厚治天下之风。文章的主题确立后,该用什么文字风格作文?苏轼了解到主考官欧阳修老师最痛恨华丽花哨的文风,他主张写文章要浅显明白,用平实的文字表达深远的思想,所以,苏轼告诉自己,今天的作文绝对不能写得华丽。
主题和文字风格确定了,用什么表达方式就显得尤其重要。如何以特别的表达方式在考场上一鸣惊人,给主考官留下一个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是苏轼思考的关键问题。为了出彩,苏轼决定冒险赌一把。
于是,苏轼虚构了两个原型来自于周公的故事。他要通过故事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故事1:话说上古时期,尧和最高法官皋陶亲自审理一起刑事案件,皋陶连续三次判囚犯死刑,尧却连续三次否决,决定宽赦被审人。
故事2:还是尧。当时的四方首领推荐大禹的老爸鲧任职,尧说:“鲧这人靠不住,不听命令,羞辱家族,不能用。”四方首领却坚持推荐鲧,尧动摇了,说:“那好,试试吧。”
这两个案例论证了一个中国传统的司法思想:“罪疑唯轻,功疑唯重。与其是不辜,宁失不经。”判罪有疑惑,那就轻判;授功时存疑,那就从厚。与其杀掉无罪之人,不如违背法律放走有罪的人。总之,判决不能伤及无辜,奖赏宁可有点滥;判罪的事情谨慎点,奖赏的事情宽松点。这就是厚道。
苏轼在考卷上写的两个故事,将儒家抽象复杂的司法理念阐述得生动明晰又极富层次,胜过千万句纯理论性的表述。到开榜那天,写故事的苏轼居然中了,而且高居第二名!
其实,苏轼本来可以录为第一名的。话说考卷到了主考老师那里,欧阳修打开苏轼的作文,顿感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他看到的这作文,不涂脂抹粉,不花哨华丽,不卖关子显摆深奥,文字平易却又生动活泼。这很合欧阳老师的胃口,而且还让他觉得自己在文化上后继有人,因此,老先生欢天喜地说了句:“这后生有出息,俺欧阳以后得给他让路。”此时,副改卷官梅尧臣在旁边加了一句:“这考生的文字好像孟子。”这就更了不得了,孟子可是欧阳修的偶像,大大加分呀。不过,欧阳考官是个清廉怕嫌疑的人,他担心这个考生是他的熟人曾巩,于是略一犹豫,便只给了第二名。
苏轼的成功之道是,他在苦读书的同时,能敏感地了解时代文脉的发展方向,正确把握时代的脉搏。苏轼没有读死书,他能广泛收集信息,感知新的动向,然后根据新的动向,来决定自己的文风。所以,他这一着险棋赌成功了。这并非侥幸,而是必然。
考试成绩公榜后,苏轼去拜谢欧阳修、梅尧臣。欧阳修问:“尧和皋陶的典故,是哪本书上的?”苏轼如实回答:“想当然耳。”师生相视而笑。故事可以是虚构的,但思想却是真实的。接着,苏轼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激,说自己因为忙着复习功课参加考试,来京城一年多了,都没能上门拜访,没有任何人脉资源,没有任何人替我打点,替我做推荐,“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却没料想到今天竟中了榜眼,前辈的恩惠小辈没齿难忘呀。
之后,苏轼还给副主考官梅尧臣写了一封感谢信,直称梅老师您不是大官,却是大贤。大官和大贤有什么区别呢?周公是大官,却兄弟不和,遭人误解,精神世界很不欢乐。孔子呢,是大圣大贤,却乐陶陶的,跟学生们过着快乐简单的日子。言下之意就是说,梅老师您就是孔子。接着,苏轼在信里写道,自己的文章能被老师赏识,证明您是我的知己,能有大贤做我的知己,真是人生最大的乐趣,我希望能成为您这位大贤的门徒,“有大贤焉而为其徒,轼愿与闻焉”。就是说,以后梅老师有什么高见,我一定要来好好恭听。这篇感激信,也是一篇名文,叫《上梅直讲书》。
苏轼不愧是大文豪,应试作文和感谢信都能写成千古流传的名文。

故事2:还是尧。当时的四方首领推荐大禹的老爸鲧任职,尧说:“鲧这人靠不住,不听命令,羞辱家族,不能用。”四方首领却坚持推荐鲧,尧动摇了,说:“那好,试试吧。”
感谢博友 党项人 赠玉
眉山宝地出奇才,三苏分子传万代。
今日蔷薇带露开,芬香更飘五四海。
感谢博友 赵有勤 赠玉
罚则轻,奖应厚,
谈古今,明事理。
多才女,祝福你!
感谢博友 白芍不了情 赠玉
本有经天济世才,党争不息便成灾。
不言苏轼千秋恨,笑看词宗锦绣开。
感谢博友 新国猴 赠玉
苏轼应试写名文,全靠知厚思维敏;
惩罚存疑取向轻,奖赏尽量多惠人。
读着古史识当今,总结经验取教训;
感谢 吕青浦老师 推荐本博上新浪博客首页《人文》栏!
前一篇:高晓松前妻:离婚不是枯萎是盛放
后一篇:恒大联手皇马,打造少年足球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