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博乐 育才老殷
推荐本博上新浪草根名博首页!
无论进小学还是小升初,一直以来许多家长都很纠结。大多数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会竭尽全力选择好的学校、好的班级。为了能让孩子上所好初中,一些家长早早就将孩子的户口迁到亲戚朋友家,有的甚至托关系给孩子弄一个“单户”———户口本上只有孩子一个人。为了帮孩子上学,有的家长甚至不惜花大价钱在重点初中附近买房,目的是让孩子就近划入该学区。
择校怪圈越转越怪,因为,在家长眼里,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结果就造成一些怪现象:被分配到好的公办初中不愿上,家长却愿意掏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择校费将孩子送进一家更好的“公参民”学校。
为了打破择校怪圈,更好的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让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教育部近日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19个重点大城市实行划片就近入学,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
对此,引发了广大网民的关注和热议:小升初就近入学能择校怪圈吗?
很多网民都认为,就近入学确实是打破择校怪圈的有效措施。但择校与否的深层动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望子成龙的家长没有谁不渴望子女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如我的朋友刘大姐,她的孙子今年就要升初中了,但她觉得学区内的中学条件都不太尽如人意,正在考虑给孩子择校呢。其实,像刘大姐这样的人还为数不少。虽然国家从1986年就开始推行“就近入学”,取消了统一组织的小学升初中考试,城区小学毕业生按学校划片采取“对口直升”的办法就近升入初中。但在具体操作中,仍有不少学生通过交纳择校费或特招等方式,择校就读。
这次教育部出台“就近入学”规定,特别强调将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比例,并坚决查处个别学校收取择校费用行为,择校生或小升初不按规定入学的学生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到校指标。对此,多数家长表示欢迎,但也有人担心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会产生新的不公。
很明显,如果社会需求结果的差距不尽量拉小,那么,就近入学原则对各种关系压力的阻截效果越明显,将越可能变相推动名校周边的房价,实际是变相推高进入名校的入学成本。更主要的是,此举对于其他无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无法进入名校的孩子而言,所享受的教育资源供给落差并没有本质改变。
众所周知,名校之所以为名校,就是会享受更多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名校与非名校不仅在校园硬件设施上存在明显落差,师资力量配备上也不在一个档次。虽然名校并非一定能培养出响当当的名人,但名校更为突出的教育资源是明摆的。于是,就出现了打破头择校的怪圈。
我们总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怎样能不输在起跑线上,这与他们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如果一开始他们就面临着差别化的教育资源现实,很难说不会在未来失去更多上升通道。这就是说,强化就近入学原则很有必要,但各学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更重要。
近年来,教育部门为了缩小学校间的资源分布差距,出台了示范性高中指标下放、校长和教师交流等政策。事实也已经证明,在那些率先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城市,已经通过这些措施初步实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目前的关键是,如何进一步结合各城市的实际,有针对性制定各地具体的入学方案,特别是包括如何确定"划片"、如何"就近"的操作细节等。我们热切期待相关政策的细化与落实。
感谢博乐 育才老殷
推荐本博上新浪草根名博首页《青葱校园》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