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67677595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在沙湾古镇观赏古老民间艺术飘色
(2013-12-04 18:57:46)
标签:
沙湾
古镇
民间艺术
飘色
醒狮
感谢博
乐
涛妈
推荐本博上新浪草根名博首页!
初冬的暖阳和煦明亮,柔柔的光线把番禺沙湾古镇镀上了一层金色,眼前的景色瞬间变得如此美好。
蔷薇作为“2013海外华媒看广东”活动的成员之一,随团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番禺沙湾古镇,观赏当地的民间传统艺术活动——沙湾飘色。在东道主的带领下,我们穿牌楼,过小巷,观赏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飘色巡游,还参观了几百年历史修旧如旧的明清古建筑,品尝了传承数十年的地道美食——姜撞奶和双皮奶,逐个体验沙湾古镇的风光和千百年来保存完好的民间艺术。
沙湾飘色是流传于广州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活动,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据说清朝咸丰年间,广东各地流浪艺人每逢酬神庙会,便打扮成戏曲人物,造型表演,称“赛声”或“彩色”。后来发展成为马匹上装扮的“马色”、水上装扮的“水色”,而装扮在托上由多人抬着游行的称为“飘色”。沙湾飘色以“板”为单位,每板由2-3个小孩扮演,一板一个故事,多以神话、历史故事为题材,其内容所表现的均为除恶扬善的神话、小说、戏剧人物。
我们一行人鱼贯进入沙湾古镇,只听前面村道上传来一阵阵铿锵的八音锣鼓和唢呐声。我们紧走慢走,绕过两口大池塘,来到祠堂前,这里正在进行飘色巡游。走在队伍前头的大汉高举一幅锦藩,上面绣有“水漫金山”四个大字,后面是一台八音锣鼓柜,这是一个声、色、艺组合表演的流动立体舞台。装扮成神话故事里的各色人物的小演员一个个惟妙惟肖,由一条经过掩饰的细小的色梗串联在一起,他们在空中做着各种动作、摆着各种造型,演绎着一个个历史故事。小演员的精彩表演,赢得游客的声声赞赏。
在民间艺术当中,多以粗扩、刚健为风格,但沙湾飘色却是以色彩艳丽,色梗(钢筋)幼细、造型优美、装置奇妙、艺术感染力强而别具一格。我们看到每板飘色的顶端,都有一个长相俊美的小演员,身穿色彩艳丽的绫罗绸缎,“飘”立于剑鞘、竹尖、花卉、扇面,与底座的“屏”相配衬,组成一个精巧奇特、仪态优美、艳丽而又天衣无缝的画面。瞧,《黛玉葬花》的花枝上飘逸着花神,《仁林祭塔》的塔尖端坐一小孩……
一板一板的飘色缓缓而过,向我们讲述着各种神话、历史故事,为我们展示了南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神奇和美妙。那巧夺天工的设计和扑朔迷离的效果,让我们叹为观止。
飘色之后,在祠堂前的地坪上,我们还观看了独具广府乡土韵味的醒狮表演。这是融舞蹈、杂技、武术、美艺于一体的表演,八只金毛醒狮翻腾、打滚、跳跃、追逐,神猛无比,别具一格。尤其是高难度的踩桩表演,更显其矫健灵活,形神威猛,在木桩上上下翻腾,如履平地,惊险连连,栩栩如生,看得大家直呼“过瘾”!
看过精彩的飘色和醒狮表演,我们还参观了沙湾古镇最具岭南建筑艺术风格的明清古建筑,瞻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发的幕后功臣、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化学专家何炳林纪念馆,在那些淡青色的水磨青砖墙、蚝壳墙、镬耳风火山墙、砖雕、灰塑之下,我们细细寻找历史留下的印记。
最后,东道主带我们来到了专营姜撞奶的小吃店“牛奶皇后店”,品尝了由水牛奶制成的沙湾姜撞奶和双皮奶。
“欢迎大家明年再来!”在活动结束时,东道主热情地请求各位华媒代表,有空常来游览,多宣传“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沙湾。
感谢博
乐
涛妈
推荐本博上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衣食住行》栏!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历史典籍铁马渡冰河的启示
后一篇:
郭敬明回归本行首推“影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