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广网北京4月1日消息,3月21日《新闻纵横》报道了有家长反映“河北三河燕郊幼幼幼儿园老师对孩子有针扎刀划的虐童行为,但当地公安部门和教委均表示管不了的情况”。中国之声对此事持续关注后,三河市教育局当天回应表示,督促园方配合警方工作并进行整改。三河市公安局也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
然而,距离两位家长发现孩子受伤报案已经过去了20多天的时间,现在有更多的家长反映孩子陆续讲述了在“幼幼”幼儿园的受虐过程,除了老师对孩子针扎刀割之外,孩子还有被逼喝尿、扇耳光和关小黑屋等经历。为何主管部门的整改和公安部门的调查迟迟没有结果?为何受虐儿童家长的维权就这么难?
以我之见,“燕郊幼幼”幼儿园虐童事件频频发生后,园方的推诿,教委的搪塞,公安部门的不作为,让事件陷入僵持状态。据说涉案的“燕郊幼幼”幼儿园“上面有人”,该园在当地口碑很好,甚至能上此幼儿园被当做一种荣耀。如此一个象征“荣耀”的幼儿园,与当地教委的关系肯定不一般,而今出了虐童事件,幼儿园凭借关系让教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无可能。市教育局副局长甚至说:“全国的都一样,不光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肯定都有,就是你没有发现你没有看见。”因此,在教委领导的眼里,体罚在学校是很平常的事,既然治理不完还不如不治理了。于是乎,主管部门为了“维护形象”,干脆当“和事佬”,力促私了,让家长的怒火平息,也捞个耳根清净。
我觉得,地方政府和市教委这种做法,比虐童行为更可恶。幼儿老师虐童事件的接连发生,直接反映了幼儿教育的不规范和监管不力,事件曝光后,主管部门还想捂盖子,置基本的现代文明价值理念于不顾,去充当调停角色,这样岂不是在变相鼓励虐童的恶行?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这样的管理,不但虐童现象无法禁绝,甚至基本的社会正义都难以得到维护。当地教育部门的领导以为以“全国都一样”来轻描淡写地为“燕郊幼幼”幼儿园辩护,就可以维护自己的“光辉形象”,然而,但在信息传播无比透明的今天,这种处理方式的效果只能适得其反,不但不能维护形象,反而错上加错,遭到公众更强烈的质疑和批评。
所谓“维护地方形象”的理由也很难成立,这是一种扭曲的政绩观所致。所谓地方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地方官员的“政绩”。为了自己的“面子工程”,为消除“负面效应”,很多时候就牺牲百姓的利益,就置公平正义于不顾,这样的主管部门真让人失望!
幼儿是一个家庭的希望,频频爆出的幼儿园虐童事件,让人们对幼儿园的安全无比担忧。当地主管部门应该勇于纠错,不要变相“助虐”,要花更多的心思在事前预防,严格管理、指导、规划幼儿园教育,严格要求幼儿园提高幼师的进入门槛和教师素质,避免再次有孩子在幼儿园里受到伤害。
感谢《守望时刻》圈冰花花推荐本博上草根名博首页《青葱校园》栏!
感谢客服志翔蓝天老师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