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67677595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南门村,一个沉寂千年的王朝遗梦
(2012-11-02 07:03:44)
标签:
赵氏
南门村
南宋
魏王
明朝
感激博乐
狐狸
推荐本博上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衣食住行》栏!
到南门村,如果你走马观花、蜻蜓点水,那你定会觉得此村平淡无奇,不值流连。但你可知道,这是广东唯一的皇家村落,闻名中外的南宋最后一战“崖门之战”就在这里进行,当时宋军上百艘战船云集崖门海面与元兵鏖战,最后全军覆没,南宋丞相陆秀夫背着幼帝退无可退跳崖身亡,上演了一出南宋王朝灭亡的惨烈一幕,记录了一个流传千古的王朝遗梦。
滔滔珠江,是否悠悠依旧?千年渔歌,是否悦耳如初?700多年过去了,如今,这些赵宋皇室血脉在这里与世无争,以务农为生,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为了见证赵宋皇室望族的兴衰荣辱,揭开一个沉寂千年的王朝遗梦,我们走进了这个广东唯一的皇家村落——南门村。
南门村位于珠海市斗门西部,地处黄杨山与虎跳门水道之间,东连斗门墟镇,西与新会隔江相望,从明朝永乐建村至今,南门村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走进南门村,这个赵宋皇室后裔曾经聚居的古村落看上去与大多村落一样。除了农居房,就是广阔的菜田,田里一畦畦整齐的菜垄泛着茵茵的绿色,菜心、油麦菜、菠菜、青菜花……如同一块又大又绿的地毯;农舍外,有妇人端坐在自家门口,忙着手中的活儿,旁边有稚子与黄犬相嬉;村口那几棵须粗根壮的老榕树下,几个老人在闲适聊天,怡然自得;水泥铺就的村道上,不时有一两辆小汽车开过,几声轰鸣之后很快又归于寂静。村子是如此恬静安宁,一点也找不到当年金戈铁马的气魄和浴血厮杀的壮烈了。
在一片田园风光中,南门村有许多价值连城的古建筑群,包括赵氏祖祠等5座宗祠。五祠气象巍峨,且均有古木参天的后花园,祖祠周围是建于清末年间的砖木混合的10多处民宅和近年来新建的一些民宅。
在这些古建筑中,赵氏祖祠菉猗堂(即赵氏宗祠)最为瞩目。菉猗堂建于明朝景泰5年(1454年),占地427平方米,是赵氏子孙为祭祀祖宗而建的。该建筑依山而建,为三进三间院落,四合式布局。主体建筑为山墙两坡屋面,龙舟屋脊,硬山搁檩式梁架,富含阳刚之美,整体结构严谨凝重,古朴典雅。菉猗堂正门有一副楹联“菉瞻淇澳,猗颂商那”南门还有一幅对联“世承美奂,德溯祥符”,均着意表达了赵宋皇室望族历史上特有的人文精神。
菉猗堂最具特色的是山墙用硕大、坚硬的蚝壳与黄泥浆砌成,其墙身足足有65厘米厚,蚝壳一半嵌在夯土里,一半露在外面,远看近看都十分整齐美观。自古沿海地区养蚝业是支柱产业,养蚝和吃蚝都比较普遍,蚝壳用作建筑材料既经济又耐用。同时,“蚝墙”还有防台风的功能,当地民间就有“千年砖,万年蚝”的说法。菉猗堂这几道蚝壳山墙至今已矗立500多年,仍然坚固无损,可见一斑。
步入猗堂后殿,一抬头便可望见悬挂在横梁上的“忠孝义士”牌匾。宋端宗景炎元年,南宋小皇帝赵罡败退到香山,驻跸沙涌马南宝家。当时已居住在南门村的魏王后人赵若梓闻讯,招募潮居里民数百忠勇,具舟迎驾以勤王。为保存皇家宗族一血脉,丞相陆秀夫即令若梓等归家入山隐居。授若桃为承直郎,封若榉为武翼大夫。敕赐若梓为忠孝义士,堪称“忠孝义士”。
南门村现有6000多居民,其中八成为赵姓,均以宋朝皇族后裔自居。据介绍,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三弟是魏王赵匡美,而南门村赵氏子孙,便是魏王赵匡美的后人。1234年,魏王赵匡美的第八代孙赵怿夫到广东任香山县县令,任职3年,死于任上,享年61岁。其3子赵时在崖门之战后,避祸隐居斗门大赤坎。赵时的子孙后代在大赤坎生活了数十年后,又于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迁居今天的斗门南门村。
南门村人十分珍视祖宗留下的古屋遗产,保护古村落的意识十分强烈。年青人外出打工赚了钱回来,宁愿在古村外买地盖新房也不愿拆古屋和在古屋旁的空地上建新房。他们在古村落的空地上只种些四季果树和四时蔬菜,自愿自觉地尽力保护着古村落的内外环境。在浮躁势利的今天,能做到如此恬淡、如此出世实属不易。是淳朴敦厚的南门村人,守住了那个沉寂千年的王朝遗梦,保住了历史文化的根脉,彰显了人性之美。
感激博乐
狐狸
推荐本博上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衣食住行》栏!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六旬王石恋上80后非著名女星?
后一篇:
老人保健陷阱多 强化监管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