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温津贴落空谁之过?

(2012-07-15 19:59:28)
标签:

天气预报

广州

炎热

高温补贴

防暑降温

法律

感谢小草在【净水小荷】圈荐本博上首页!感谢客服曹景胜核审

高温津贴落空谁之过?

     自7月9日起,广东省出现了大范围的高温天气。14日共有37个市县录得35℃以上的高温,截止到15日10时,广东省54个市县陆续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广州持续的高温炎热天气,令户外劳动者挥汗如雨,苦不堪言。
    国家四部委近日针对以前曾出现过的克扣或变相减少劳动者高温津贴的现象,新近出台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对如何发放高温津贴作出明确规定: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应依法享受高温津贴,用人单位不得以防暑降温饮料充抵高温津贴。同时,新办法还明确规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这一规定让多年“纸上谈兵”的高温补贴升级为强制性的高温津贴,纳入工资范畴。
    新《办法》无疑是给高温下的劳动者送来福音,消息传来,人人击掌额庆。然而,据有关方面调查了解,高温酷暑中,大部分基层劳动者没有享受到相应的“高温补贴”,很多工人们根本不知道“高温补贴”这回事,为什么国家规定的高温津贴会落空?为什么与自己自身利益关系最大的劳动者们却不知道这一高温津贴的权益?高温津贴落空到底谁之过?
    让我们看看一些新闻报道中的个案,答案就显而易见。7月13日中午12点,在广州一个建筑工地上,烈日当空,来自湖南的农民工蒋红旗正赤裸着上身,穿着上半截几乎湿透了的长裤和工友们一起加班搬运瓷砖。他说,工地上近200个工人没一个拿过高温津贴,“来了五、六年了,从没见过什么高温津贴,也没见给过任何降暑饮料,都靠我们自己烧开水带来喝”。蒋红旗还说,“国家规定的福利,民营企业老板说没有就是没有,甚至连劳动合同都不跟你签,你有什么办法?”
  长期从事劳动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峰剑说,大型国企大多可以较好地执行高温津贴规定,监管部门监管相对容易。但部分民营中小型企业劳动管理有失规范,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蒋红旗所在的工地上,农民工们每天的工资标准为100元。不少农民工觉得,只要有工作,就有盼头;如果因为津贴问题去和老板“理论”,可能会砸掉自己的饭碗。没有谁会为了一天半的工资“砸掉”自己的饭碗的。
    周峰剑表示,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用工很不规范,大多数承建单位总承包某工程,往往把劳务分包给劳务公司或不具有合法用工主体的个人(包工头)。在这种模式下,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相对重视,但对劳动者健康重视不够。施工单位认为与劳务公司或包工头是工程承包关系,与包工头招用的劳动者(大多是农民工)没有直接法律关系,也不会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更不会想到去发高温津贴。
    看来,高温津贴的相关规定如果没有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做支撑,完全靠企业自觉,来保障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权益,是很难实现的。“如果企业‘扛着’不给津贴,劳动者要较真去争取高温津贴的话,可能要经过举报、调解、劳动仲裁、法院强制执行等程序,完全按程序走下来估计至少要3个月。”周峰剑建议建立劳动者维权快速通道,对于金额较小的高温津贴等劳动报酬争议,监管部门应当积极介入,简化劳动者维权程序,使劳动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法律救济。
   广州快速公交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瑞康说,每月增加的150元只是工资的零头,发放高温津贴并不会给企业增加多少成本,但反映出企业关心员工的观念。以快速公交公司为例,目前有员工577人,今年6月份发放高温津贴8万元左右,去年全年发放高温津贴41.5万元左右。

     张瑞康表示,《办法》的颁布是近年来对于高温下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一大进步,但是现实中情况多样,地方应出台更细化、具有可操作性的条款。他说:“《办法》明确了室外露天工作的时限,但对何为室外工作没有明确界定,每个行业各个岗位有不同的情况,比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是室外作业,但经常出去跑业务或巡查的工作人员是否属于室外工作?在外面的时间要多长才算室外露天工作?这些都需要具体界定”。
    “高温补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是国家给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劳动者送上的一把遮阳伞。政府相关部门不能只将文件发到用人单位,或者在媒体上公告一下就完事,要转变思维,主动作为,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受众群体的特点,多深入到一线工厂、工地走访调查,多向工人作宣传,让工人了解“高温补贴”是他们辛勤劳动后应享受的基本权利,此外,更重要的是敦促用人单位和企业克服“节省一些是一些”的错误思维,将“高温补贴”发到工人手中,这既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也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不能让国家规定的高温津贴权益沦为“听起来很美”的东西。
    落实高温津贴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体现民生的“高温关怀”。在高温时段,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多一些人文关怀,如及时发布高温天气预警,提醒企业及时调整户外作业时间安排等,尽最大可能把“高温补贴”落到实处,让劳动者更有尊严。
    总之,新《办法》的颁布实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积极作为;需要企业每一位员工以法治意识共同维权,积极维权;更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有力监督,有效监管,让那些敢于违规的企业受到威慑,让“高温津贴”不再落空,让高温下作业的工人真正清凉起来。

 

高温津贴落空谁之过?

高温津贴落空谁之过?


 

感谢小草在【净水小荷】圈荐本博上首页!感谢客服曹景胜核审

高温津贴落空谁之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