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到枇杷流金时

(2012-05-16 06:54:03)
标签:

沈石田

溪头村

枇杷

《本草纲目》

琵琶

又到枇杷流金时

      双休日,单位组织我们从化郊游,我们兴致盎然地来到号称广州最美山村的从化溪头村,在这里摘枇杷沐溪风赏美景,度过快乐无比的一天。
    溪头村空气清新,生态保护良好;村内溪流众多,据说这里是流溪河的主要源头呢,所以得名溪头村。刚进村,就见多条清澈的小溪沿着村巷蜿蜒流淌,潺潺而过。这里民风淳朴,村民个个敦厚质朴。村道多为石板或大小不一的卵石铺成,很有山村风味;村后,几条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一直通向山的幽谷,那里是李园、菜畦、竹海,风光无限……
    春末夏初之际,正是枇杷流金吐香的成熟季节,溪头村除了盛产三华李、青梅、红柿、沙糖桔之外,枇杷也种了不少。棵棵枇杷树枝叶茂盛,一串串黄灿灿的枇杷压满枝头,香甜的果香引得白头翁与麻雀频频光顾。据村民介绍,由于今年遇上倒春寒,所以枇杷熟得迟了些,往年这个时候,枇杷已熟透了。
    看来,我们来的正是时候。瞧那一棵棵枇杷树,墨绿墨绿的枝叶间密密麻麻点缀着点点金黄,一些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枇杷参杂期间,黄中泛绿,翡翠般晶莹。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甘香,让人闻之满口生津。我们离开大队伍,几个人走走停停来到村后头的一个农家,这家人家开了一个农家乐小旅馆,三层小楼一楼为厨房与餐厅,二楼三楼共有10个客房,每个房间设备齐全,并配有电脑,拉上网线,住一晚只需50元,而且价格还可商量。同行的梅兴奋地说,下次自驾游一定来这里住上两天!当家的大嫂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春风满面向我们介绍她的旅店,她的餐馆,她的果园,讲到兴头之处,大嫂“腾、腾、腾”迈开大步,带着我们绕到屋后面的果园里,指着那几棵高大的枇杷树对我们说,这是我们家的果树,你们喜欢就自己采摘吧。梅是个男孩性格的人,一听大嫂的话就来劲了。几声“谢谢”之后,就全然不顾“淑女”形象,向旁边正在盖房子的村民借了一把梯子,就上树摘果了。
    “天上蟠桃,地下枇杷”。看着树上那一簇簇金灿灿的枇杷,嗅着阵阵果香夹杂着泥土的芬芳,品尝着梅从树上摘下来的皮薄肉厚的枇杷,蔷薇和伙伴们一直甜到心里。此情此景,让蔷薇想起杜甫的诗句:“杨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顿觉诗人真是字字珠玑,刻画如神。
    记得枇杷的特性与大部分果树很不相同,它是金秋现蕾,寒冬绽放,春日坐果,随着热烈的夏天的到来而成熟。所以,枇杷享有最富贵的金黄色和最甜美的滋味。由于枇杷从现蕾到成熟历经四季,因此又被称为“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本草纲目》上还说,枇杷有“止渴下气,利肺气,止吐逆并渴痰”的功效呢。
    据宋代《本草衍义》记载,枇杷名称的由来还与琵琶有关。因为枇杷树叶很像琵琶,所以有人也就将“枇杷”写成“琵琶”。传说明代著名大画家沈周(号石田)因不了解枇杷称谓的由来而闹出笑话:一次,沈石田收到友人送来的一筐枇杷,大如鸡蛋,喜出望外;但一看礼帖上写的是“琵琶”二字,沈石田捧腹大笑,并写下一首打油诗讥讽对方:“枇杷不是那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丝管尽开花。”
    蔷薇也胡诌一首:四月细雨五月日,又到枇杷流金时。客来茶罢空无有,溪头村外赏琵琶。

 

又到枇杷流金时

又到枇杷流金时

又到枇杷流金时  又到枇杷流金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