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翼的天使也精彩

标签:
刘文君亚洲郭海群体育精神亚残运会 |
折翼的天使也精彩
在亚残运会熊熊燃烧的圣火映照下,以“爱”为主题的广州亚残运会在朔风冷雨中顺利完成了大部分的赛程,来自亚洲41个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选手们在赛场上以顽强的拼搏的精神和他们对体育不舍的执着,给人们诠释了一种勇往直前、永不退缩的体育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向生命潜能挑战的精彩乐章。
在北京残奥会打破世界纪录,获得女子轮椅竞速4×100米接力T53/T54级金牌和女子100米轮椅竞速T54级银牌的中国选手刘文君,在本届亚残会女子5000米轮椅T54级比赛中,用13分23秒13完成比赛。按规定,一个比赛项目若参赛地区少于两个且参赛运动员少于四名,该项目不设奖牌。明知比赛中没有奖牌,刘文君依然在跑道上奋力摇着轮椅,飞驰了整整10圈。她那转动轮椅的双臂,飞快地翻动,犹如天使的一对翅膀。全场观众深深被她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打动,自始至终呼喊着她的名字,并报以热烈的掌声,给她送去冠军级的鼓励。刘文君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全场观众都在为自己打气呢。赛后,刘文君激动地说:“我觉得这场比赛是对我自己的一次挑战和一次超越,虽然没有奖牌,但是从一开始我就决定要拼尽全力,不辜负所有人对我的希望!”25岁的刘文君在2岁时因车祸截去整条右腿。但从小她就不愿拄拐杖,练出了单腿蹦跳行走的本领。2005年2月,身体素质较好的她在湖北省残联的介绍下走上她的体育之路。
15日进行的男子800米T37级比赛同样是表演项目,跑在最前的郭海群在田径首日的比赛中,已经获得一枚1500米的金牌,在自己的主项800米的比赛中,他又跑在了最前面。赛后,他遗憾地说:“可惜今天的比赛没有金牌。”郭海群来自珠海,对于他而言,体育改变了他的人生。他家里以捕鱼为生,家中三兄弟都身患残疾,他自己也在3岁时患了轻度脑瘫。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克服身体的残障,开始了自己的运动生涯。训练中,他付出了许多常人难以想像的血汗。因为腰伤导致腰椎压到神经,郭海群常常痛到失眠。而且由于手脚不协调,跑步的时候,他的左手常常抽筋。但郭海群心中依然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克服伤痛,参加两年后的伦敦残奥会。
41岁的缅甸姑娘丁丁凯是唯一参加女子100米T42的运动员,丁丁凯的右腿安装着假肢,她借助假肢竭尽全力往终点跑去,顺利地完成了100米比赛,成为了赛场上的“女飞人”。虽然没有奖牌,虽然不是本土比赛,但丁丁凯收获了全场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享受了体育比赛的快乐与体育明星的礼遇。
在13日的场地自行车混合计时赛中,失去前双臂的中国队选手阮建平犹如披上一对隐形的翅膀,她用残肢紧紧握住车把,双腿将车轮踩得风驰电掣,最后以1:10.678的成绩,打破女子C4级残疾人世界记录,取得本项目的铜牌。阮建平进行自行车训练才短短两年,但这个“从不自卑”的女孩自信地认为:“我跟正常人一样,别人能做的我也能。”
同日,夺得亚残运会举重男子48公斤级金牌的约旦选手奥马尔·卡拉达也表示:“举重带给我最宝贵的生命财富——自信。”就是凭借这份自信,让他从一个很胆小的男孩,成长为今天问鼎冠军的运动选手。
15岁的蔡余庆燕,以4分56秒91的成绩,打破女子400米自由泳S9级的亚洲纪录,为中国队赢取了首枚金牌。小姑娘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够和健全人一起比赛。不求名次,只希望能够发挥出正常水平,证明自己”。
尼泊尔选手切姆琼在男子50米自由泳S5级决赛中与冠军成绩相差1分37秒90。当切姆琼最后一个抵达终点时,全场观众都为这名孤独的选手呐喊助威,为他加油鼓劲。许多观众还站起来向他鼓掌致敬。赛后,切姆琼平静地说,参加比赛就不能半途而废,“无论成绩是多少,也要完成比赛”。
看着这些无臂、缺腿的残疾运动员在跑道上奋力冲刺,在泳池中冲浪翻腾,在球场里奔跑抢夺,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折翼的天使也精彩!残缺的生命也能绽放生命的光华,讴歌顽强的体育精神。
人的生命之所以比其他生命顽强,就是因为人为万物之灵。比起健全运动员,残疾人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与无畏气概更让人敬佩,他们除了要面对运动赛场上难以比拟的高度竞争压力,还要直接面对身体残疾造成的巨大心理、生理障碍,在平时的训练中,他们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要想获得成功,就要付出比正常人多几倍的努力和汗水。当残疾人运动员坐在轮椅上投篮、拍打网球,在无法感知的漆黑世界里射门、进球时,他们已超越了常人的常规与常理,跨越了身体缺陷与体育运动之间的峡谷。生命的璀璨光华在于拼搏,无数残疾人运动员顽强拼搏,挑战极限,在力与美的展示中让生命光华四射,并给我们传递了一种不惧压力,勇于奋起的体育精神,他们用这种精神的力量向世人证明,残疾人也可以与正常人站在同一条赛道上,一样凸现生命的光华,讴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