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享袁晓峰老师文章——读《名人传记绘本系列》 启迪更多的家长 激励更多的孩子

(2012-04-18 17:41:42)
标签:

杂谈

读《名人传记绘本系列》——启迪更多的家长 激励更多的孩子

 

青番茄网上实体书图书馆青少馆馆长  袁晓峰

 

    我们不必指望孩子成为名人,只要孩子能拥有衣食无虑、平安康健的人生就好了;我们不必指望孩子成为英雄,只要孩子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好了。然而,我们却可以从名人的成长得到一些启迪,帮助我们去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到现在为止,我读到《名人传记绘本系列》中的三本,它们是《爱看书的男孩:亚伯拉罕•林肯》《怪男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伟大的一步:尼尔•阿姆斯特朗》。

    这三位名人都有爱他们并陪伴他们的家人:林肯的母亲去世后,他的继母待他也视如己出,并积极支持孩子们去读书;当爱因斯坦在学校一团糟,心情跌到低谷时,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就如同重见光明;而阿姆斯特朗的爸爸妈妈,对儿子的梦想永远是理解、支持,哪怕工作25小时才能赚一小时的学费,他们也支持儿子去学习飞行,因为那是孩子的梦想呀。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做一件事热情比责任感更重要!”究竟我们有多少爸爸妈妈认同这个观点,并以此来对待孩子的成长呢?当我们陪着孩子做作业时,逼着孩子练琴时,哄着孩子去参加竞赛时,我们是否感受到了孩子的无比热情和渴望呢?面对如爱因斯坦一般不合群且严重偏科的孩子,我们是去做指责爱因斯坦“绝对不可能有成就”的老师的帮凶呢,还是给“沉浸在数学和音乐的世界”中的爱因斯坦以包容和理解呢?

    作为一位母亲,我总是在想,要是我的儿子如此的古怪,给我提出我认为根本不可能的要求时,我会怎么对待呢?也许我会郁闷,我会纠结,我会试图将孩子拉到与大多数人一样的轨道上来,惟其如此,我才心安。

我们是不是总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喋喋不休的说服孩子做我们希望他做的事,学我们希望他学的东西呢?

    我们习惯了安逸的生活,哪怕枯燥无味;我们习惯了让梦想永远成为想象,懒得努力;我们习惯了接受现状,我们习惯了有困难就逃避……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梦想时,或者希望并逼迫孩子去实现自己那些未成实现的梦想,或者就用在校追求高分、在职追求高薪去取代孩子的梦想。如此,不仅不可能有阿姆斯特朗、爱因斯坦和林肯,也不可能有发自内心的幸福而无憾的人生。

    好像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当我们面对“不务正业”的林肯,面对严重偏科的爱因斯坦,面对总是向往天空和太空的阿姆斯特朗,我们真的能做到尊重孩子的兴趣,去帮助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吗?

我期待更多的爸爸妈妈们能像这些名人的爸爸妈妈学习,尊重孩子,宽容差异,在孩子实现梦想的路上,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让林肯去读书、阅人,让爱因斯坦沉醉在宇宙的各种问题中,让阿姆斯特朗去学习飞行,接近梦想;我期待更多的爸爸妈妈们能用心去感受孩子的需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而不是只关心学习成绩;我期待更多的爸爸妈妈们能将那些美好的素养传递给孩子,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名人传记绘本系列》更多写的是他们小时候的事,最后又讲了他们的成就。那样的成就会激励孩子们,而那样的小时候的故事,会让孩子们更喜欢。因为那些名人小时候也像自己和自己身边的小朋友——会淘气,会做一些大人难以理解的事;有时会被同学羞辱,有时会被老师责骂。但是他们有梦想,有坚持,有勇气,他们不抱怨,不放弃,坚定而执着的往前走着,一小步一小步往前走着。终于有那么一天,那无数多的小步就汇成了伟大的一步——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美国总统……

    我期待着更多的孩子能像他们一样,有梦想,也有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留下的坚实的脚印。

http://s3/middle/63f0f604t7964e360afb2&690启迪更多的家长 激励更多的孩子" TITLE="分享袁晓峰老师文章——读《名人传记绘本系列》 启迪更多的家长 激励更多的孩子"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