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文化协办2010年海峡两岸科学教育论坛活动
标签:
启发do科学科学课台湾老师教学教学研讨 |
分类: 启发·亲子读书会 |


论坛开幕式
江苏教研室、南京市教委、做中学项目、游府西街小学等单位领导到场
熊召弟教授代表台湾团队致辞,并对北京启发的邀请表示感谢。
熊召弟(台北教育大学教授、台湾科学教育学会前监事主席)
演讲主题:《儿童天文概念的发展》

参会的科学教师、校长等约为250人。
包括200多位江苏省教研员、校长、科学教师,以及20多位外省市的教师、校长。
施惠(新竹教育大学教授、南一出版社自然科教科书主编)
演讲主题:《天文概念之建构教学》
施惠教授用临时制作的小教具,现场教导老师学习“月相变化”。
以《Do科学》第17册《月亮的形状为什么会改变》为例。
黄傅俊(嘉义市兰潭国小科学教师,“深耕活动天文教育“团队成员)
主题:《光学天文望远镜教学模块设计与实施》《跨领域统整天文课程设计》
让科学课真正做到发展儿童的多元智能、全面教育。

陈振威(台北县建安国小科学教师、台北县自然课辅导团团员)
主题:《星座与观星教学》《地球的好朋友:星星月亮太阳》

教孩子使用星座盘辨星,以《Do科学》第18册《星座是谁想出来的》为例。

王美芬(台北教育大学教授)
演讲主题:《以“月亮”教学为例谈学生思考能力之培养》

王美芬教授和施惠教授一同,指导现场教师学习使用“月相盘”,
以《Do科学》第17册《月亮的形状为什么会改变》为例。

程悦君(台湾自然科学教师、自然科学教科书编委)
演讲主题:《科学阅读在天文教学上的应用》列举的专题包括:《太阳为什么不会被烧光》
《为什么每4年才有一次2月29日》《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月亮的形状为什么会改变》
《地球是怎么诞生的》北极星为什么不会移动》《星星的距离是怎么测量的》等等。

在为期两天的演讲和教学活动中,与会教师、校长、教研员始终保持饱满高涨的热情听课,
并在课后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令他们受益匪浅。

活动结束后,台湾演讲专家和江苏省教研员、南京市教研员、游府西街小学教师合影留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