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的罪魁祸首
(2010-03-05 10:52:10)
标签:
保健养生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健康 |
分类: 健康养生 |
高血压危害隐匿,人们认识不足高血压的危害是一个渐进的慢性过程。尽管血压已高,但患者可无任何不适症状,生活和工作不受影响,所以人们不够重视它。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直到全身重要器官损坏(如浮肿、眼底出血或偏瘫等)时才发现。此时再进行治疗效果很差,有些器官的损害是不可逆的。
坚持药物治疗困难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患者有时甚至认为大夫的话属危言耸听,觉得服药与不服药没什么差别。他们往往因工作忙、吃药麻烦等原因,而不规律服药或根本就放弃服药。
惧怕药物副作用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和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不足,很多患者看到抗高血压药物说明书中写着很多副作用,自认为长期吃下去会损坏肝、肾,甚至认为心脏会不再跳动了,所以,没有权衡利弊、征求医生的意见,就自行中断药物治疗。
如何提高高血压控制率
健康宣教,阐明高血压的危害首先,要通过健康教育,解决患者的思想问题,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长期高血压的危害。
其次,通过宣教使人们认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控制体重、坚持运动、限制摄盐、控制饮酒和进行正规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等,可以防治高血压。
长期服药,消除顾虑针对患者担心药物的副作用问题,医生应该注意告诉患者,高血压本身对心、脑、肾及血管等有直接的损坏作用,降压药通过降低血压可以消除这种危害,对心、脑、肾和血管是有保护作用的。对大多数药物而言,其保护作用大于副作用。因此,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正规服药,是防治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最好方法。
高血压的防治要规范化高血压的变化具有时间节律性。原发性高血压有明显的昼夜变化模式:早晨血压迅速升高到高峰水平,白天保持在高水平,傍晚下降,在睡眠期降至最低水平。继发性高血压夜间血压变化有时下降,有时升高。因此,防治高血压的药物选择和服药时间,应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按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确定,这样才能达到理想控制高血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