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是你心中的杨家将?我看《忠烈杨家将》的伪影评。

(2013-04-07 20:33:53)

谁是你心中的杨家将?

提到杨家将,相信很多人都能洋洋洒洒的说上一阵子。无论是国粹京剧里的《四郎探母》,还是当年香港制作的《杨家将》、《杨门女将》系列剧,内地制作的《少年杨家将》等等
如果让你回忆关于心中杨家将的经典,你会想起谁?
是《杨门女将》里一身碧水蓝袍的少年将军杨宗保?
还是《碧血晴天杨家将》里惊艳美丽的穆桂英?
我想,张智尧版的杨宗保已经杨家将这段故事里的一个经典人物,另外还有李若彤的杨八妹,林韦辰的耶律原,陈秀雯的穆桂英,胡歌的杨六郎,等等等等。
所以当有了《忠烈杨家将》,杨家将再拍,还能拍出什么?是新意,还是心意?

关于杨家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杨家将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忠烈故事,但是,请注意,那真的只是故事。
所以在说电影之前,想说一些题外话。
请不要把影视剧当做历史。

其实,杨家并没有七个儿子,杨延昭是杨家长子,曾名杨延朗,后因忌讳而改名。
杨延嗣本名杨希,是杨延昭的弟弟。
至于之前的老大到老五,都是演义小说中虚构的人物。

关于杨延昭为何被称为杨六郎,史学界有两种说法,一是杨六郎驻守边关多年,辽人惧怕,不敢犯境,民间传说,北斗有七星,第六星专克契丹,因此称杨延昭为六郎。二是“杨六郎”本身就是一种误传,史料中记载的应该是“杨大郎”,但后代传抄出现了错误。

另外替潘仁美先生正个名,潘仁美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人物,曾经率领杨业出战,担任主帅的是宋代名将潘美。潘美是宋太祖赵匡胤身边的得力战将之一,宋朝开国功臣。

至于导致杨业战死的一战,真实的史实是这样的
以下来自百度百科:
雍熙三年(986),宋兵三路北伐辽朝,潘美为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朔(今山西朔州)等州行营都部署,杨业副之,率西路军出雁门,连克寰(今山西朔州东)、朔及云、应等州。七月,契丹军主力反击,因曹彬所领东路军大败于岐沟关,潘美等受诏撤军,撤军途中有新诏要求其掩护云、应、朔等州之民内徙。在撤军过程中,监军王侁等不纳杨业建策,并强令其出战,置之必败之地,在不知杨业胜败的情况下王侁怕杨业已胜而选择带兵争功,潘美阻止的不够坚决,后听说杨业失败又违约不予接应,致使杨业全军覆没,被俘身亡。为此,潘美被削秩三等,降为检校太保

宿命注定的“七子去,六子归”

看《忠烈杨家将》,其实从一开始就知道最后的结局,“七子去,六子归”,与杨家而言,这个宿命未免太过惨重,而对我而言,看诸位帅哥们都是怎样的人物,死法又是如何,远比期待一个人尽皆知的结局更有意思。

所以,这部电影的剧情从来不是重点,重点是人,还有战争。
走出影院,最大的感觉就是编剧的功力还不错,至少,人物大部分都很鲜明。
记忆最深刻的有几个。
按照记忆深刻度排行如下
杨家老三、杨家老五、杨家老六、杨家小七

侠骨柔情的老三
仔仔的杨家老三让我想到了“侠骨柔情”四个字。
神箭手,胡子,寡言,果敢
但出征之前怀抱新生婴儿的时候,又闪烁着父爱的光辉,温柔慈爱。
虽然全片台词不超过五句,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他的光芒与台词无关。

悲天悯人的老五
在杨家将的故事里,杨五郎最终是了却红尘,遁入空门的。
而林家少爷总是给我惊喜,尤其是一开口时他那温柔到几乎醉人的原音。
TVB的诸位当红小生里,林峰的人和声音都是上上之选。
杨五郎很多时候都很像《天涯侠医》里的Ken,悲天悯人,有一颗博爱与拯救的心。
他的牺牲,总归还是让人心生不忍。

温文尔雅的老六
杨家老六一直是我本命之一。
杨延昭温文尔雅,敢爱敢恨,冲关一怒为红颜于是发生在了他的身上。
观点依旧,吴先生很适合武戏,强烈建议他做个打星,一招一式的架势都很有范儿,赏心悦目。
然而老毛病,文戏略渣,其他还好,眼神也有感觉,但主要是配音让我觉得很出戏。
但问题是,用吴先生原音更出戏,还容易笑场。
死循环,不提也罢。

略萌还二的小七
杨家小七吧,很可爱,也很让人无语。
愣头青一个,为了帮六哥出头冲上擂台打死人,然后被老爹一顿打,一脸委屈,略萌。
男儿膝下有黄金,但他最后还是给潘仁美跪了,他说一命抵一命,简单干脆,很man。
不过他这个作死的节奏还真是很⋯⋯让人无语。
辽军围城,小七冒冒失失跑去求救,主帅不相信他是很正常的。
都说了让你走了,你还不走,作死的节奏不解释。
总体来说,人物很鲜活,略萌,还二,没救了。

都这么长了多说几句也没无所谓了

观影现场,若干女,一男。
此男说,你们这群女人,根本不是来看电影的,是来看脸的。
这句话一针见血。

《忠烈杨家将》是什么电影?
传播忠孝仁义正能量的历史战争大片?
不,从现在来看,它或许更像一部粉丝电影。
从一开始我就有这样的感觉,从老大到小七一字排开
然后有个画外音对我说,亲,快来看电影吧,总有一款适合你哦⋯⋯

其实,战争场景很震撼,剧情很正能量,忠君爱国,孝义为先,传统儒家思想。
但全片很商业化,传统杨家将血战金沙滩的故事再度演绎,先是一个郡主引发的血案,然后上演耶律将军的复仇,于是,拉风的帅哥们集体出动,拯救杨家老令公。

明星效应很重要,但是,对于一部真正经典的电影来说,剧情和人物永远是王道。
《忠烈杨家将》有鲜活的人物,但剧情却受困于杨家将的人尽皆知,演绎不易,我想,或许编剧已经尽力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