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David恐怕是一个让妈妈头疼的孩子,他做了许多让妈妈担心懊恼的事。
David的妈妈总是对David说:“No,David!”
David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地去够糖罐,妈妈厉声说:“No,David!”
David一身泥污回家,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妈妈厉声说:“No,David,no!”
David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水流成河,妈妈厉声说:“No!No!No!”
David光着屁股跑到了大街上,妈妈厉声说:“Come back here,David!”
David拿厨房的锅具当玩具,戴在头上,又用勺子敲打着锅,妈妈厉声说:“David!Be Quiet!"
David 吃饭时不老实好好吃饭,把食物做成小人拿在手里玩,妈妈厉声说:“Don't play with your food!"
David 吃饭时不老实好好吃饭,把食物一股脑儿的都倒进了嘴里,妈妈厉声说:“That's enough,David!”
David 老是要看电视,妈妈厉声说:”Go to your room!"
David 要睡觉了时候特别淘气,扮成超人满屋乱串,妈妈厉声说:“Settle Down!"
他的衛生習慣不太好,喜歡挖鼻孔,妈妈厉声说:“Stop that this instant!"
David 在看电视的时候把他的玩具丢的满屋子都是,妈妈厉声说:”Put your toys away!"
让人頭疼的是David喜歡在家裡運動。妈妈厉声说:”Not in the house ,David!"
David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这下可闯下大祸了,David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流眼泪了。妈妈说:“No ,David!"
这个时候妈妈没有批评他,妈妈却对他说:“来,到这里来。
http://s8/middle/001Pt51mzy72YXzWEQy5a
”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对他说:“Yes,David……Iloveyou!”
http://s8/middle/001Pt51mzy72YXzKdAz6f
小David像所有的孩子那样,对所有的事物都抱着玩耍好奇的心态,在探索那些事物的过程中成长起来。此间难免会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比如,他会踩着倾斜的书堆踮起脚尖去搬已经摇摇欲坠的玻璃鱼缸,会在野外疯玩一身泥巴水草拖拉着回家,会为了听到“特殊的音乐”,不顾周遭环境敲打锅碗瓢盆。
他遇见美食就毫无自控能力,喜欢守着电视机里的动画片目不转睛,玩具毫无秩序胡乱摆放,如果愿意就在客厅随时挥起球棒……这些天真的行为似乎也成了他淘气天性的一部分。
每一个孩子都会喜欢David,喜欢这个天真无邪、
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因为那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又有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David一样随心所欲地游戏呢?
然而和小David一样。许多孩子也都常常因为淘气,听到妈妈对自己说:“No!”
相信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遇到过妈妈或温柔或严厉的阻止。也许长大后的小朋友们会明白,没有这一声声谆谆教导的“阻止”,对自己来说将是多么的可怕。然而稚嫩幼小的他们还不懂得妈妈的良苦用心,他们会委屈,会惧怕,会在那一声声阻止中产生很多情绪。
被阻止时,妈妈的形象就和图画中的一样。虽然只能看到穿着绿裙子的David妈妈露出胸部以下的大半个身子站在那里,但是看不见脸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说“No!”的姿势了。她双手叉腰、左脚向上翘起,那生气的样子是多少孩子心目中生气的妈妈的缩影。
一幅幅图画中妈妈生气的姿态无不如是,把小David无辜的面部表情衬托到了极点,甚至让人忽略了他做“错”的那些事情。
绘本中唯一不同的一次,是最后小David把花瓶打碎了,将自己蜷缩在小小的角落里时,一贯严厉阻止的David妈妈,却把David紧紧地搂在怀里。David幸福地闭上了眼睛,妈妈的那句“Yes,David……Iloveyou!”顿时就化解了David所有的眼泪和委屈。
这一笔太温情了,整个故事跟着急转直下,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依然看不见妈妈的脸,但却可以想像到David妈妈一定是一脸的爱怜。
读了《No,David!》,给人们一种启迪:也许对待还稚嫩的孩子,家长的方式也该饱含温存。阻止孩子调皮捣乱的方法有很多,不妨用抱抱代替严厉指责,为孩子的正确成长造一座爱的温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