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道人行山游记之------将军捧印

(2010-11-18 12:10:39)
标签:

风水

休闲

阴宅风水

杂谈

鄭重聲明,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天道人行山游记之将军捧印形

 

天道人钳记
头枕三台势豪雄,飞鹅落脉降真踪;水绕宝印牙刀俏,罗城周密护正龙;
形同狮子抱球样,异似将军镇军中;积德之人迁此穴,定产文武守边戎。
戊子年钳赋


  按将军岭的来龙是子龙入首,坐癸向丁兼子午,左水乙水,巽水过堂绕穴前;右边亥水随龙,见辛酉水来,会于内堂走丁午口。两水随绕穴前走之玄后流出巳口会合大江水。见酉峰丁峰亥乾子癸峰起;巽峰远朝申峰特朝。[为了方便易友,都是地盘量的,不足之处望见谅]
http://s4/middle/63efbfc5g954c1bb12443&690  鄭重聲明,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说起这个风水穴,有段传说。这个故事是发生在粤西高州府城这个古郡的西边一个村落,有户姓陈的夫妇在同一个晚上,在当夜大家发了同一个奇怪的梦。在睡梦中见到了他已故的父亲,他老父说,儿子,你们的福来了,明天有个外地来的先生会路过家门,你们把他请入家中,他会送福给你的。记住,机不可失。是福到了。说完他老父就不见了。第二天一早,二人醒来,大家互相说起这个怪梦。因为是同一个梦,而二人都是一样的梦。所以就深信不疑。说完此事后,夫妻二人开始忙了起来,杀鸡宰鸭的,做了个丰盛的饭菜来等待先生的到来。二人就到门口边站着等。因为旧时的农村,又位置边远,平时极少外人路过本村的。
   说也奇怪,他们等了整整一天,饭菜也热了几回,就是不见有外人经过。更不说是点地的。他们二人就好无奈的准备关门,因为天也黑了。就在这时有个人用手挡了下门,就对陈姓夫妇说,你们好,能行个方便吗?因为我是外地来的,赶路错过了露宿的店,我可以在你家借宿一晚吗?他们夫妇一听高兴还来不及呢,等了一天,也不管那人是不是做风水的人了,就把他往家里拉,一进屋里,饭菜也送上,边吃边聊。一聊起来才知道真的是位看风水的先生。等先生吃饱了,就把他老父报梦的事跟先生说。请先生找个吉穴以安之。定当好好答谢你的大恩。
   那个先生见是这样,就答应道,你们能招呼我这个素不相识的人,我感谢还来不及呢。是这样的,我日前看过你这里附近有三个风水穴。不知你们想那个。那夫妇二人一听,想道老父只是说点地的人送福来,可没说三穴地要那个的事,不如问下三口风水穴要多少钱,问清楚好些。于是回答就问道,先生寻有三穴地,不知怎个说法,又要多少钱一口?那先生见他们这一说,就知道这家人是个见利的人。做生意的。心中想道,我本想送三口风水穴给他们,因为他们大方的接待我,还等了一天,饭菜都留着。没想到是这样的一家人。于是就说,那三穴地,其中第一穴地是韩信点兵,三百钱;一穴是将军捧印,二百钱;还有一穴是天鹅孵蛋,一百钱;如果三穴都要就五百钱。怎样?不知你们要那穴地?那夫妻二人对视了一下,就答道,那三穴地怎样的?先生说,钱多的地就大些啦。最小的天鹅脯蛋风水是发人丁和发富的。其余二穴就是出贵的,相对来说就大一些。那二人又对视了一下,就答道,先生,可容我们商量一下,明早给答复你好吗。
   就在当夜,他夫妻二人在房里商议,老公就问老婆,说不如都要三穴地。她老婆说,我看呢,如果那三穴地都要的话,家里还有一百钱,把那些祖上留下的和我们这些年积聚的田都卖了,可得二百大元;再把这屋卖了,可得一百五十元,再去借些回来,还收点旧债,应该共能凑够五百元的。那三穴地就不成问题啦。他老婆这么一说,她老公就放下心怀了。就在这时,她老婆又说,如果买了三穴地,家里的房产,田地,还有钱。都给人家了,那我们以后怎活呀?住那?吃啥?。。。。只是个风水,又不知风水有没有用,要是真发了,那还好说,如果是给人檬了,这家子怎办?二人在房里想了半天,她老婆又说,老公,不如这样,跟他要天鹅地就算了,反正家里有一百钱,这样的话,就可还老爷的心愿了。何况那天鹅地他不是说是发富又发丁的地吗?她老公就笑道,你怎不想想,我们家是这村里是中等以上的家境。钱不是很多,可也不太愁,人丁也有,咱们有几个儿子呀。我看呢还是要那个大的地,韩信点兵,三百钱,把地卖了和家里的钱一共就够啦,这样我们还有屋,再说钱和地再努力下,就能再做回的。怎样?他老婆想了一会就答道,我有个节中的法子,就要那个中等的将军捧印的地就算啦。说不定将来的儿孙有个印抓下,也挺好的。二人就在夜里说了一夜。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吃饱了早饭,就跟先生说要那个将军抱印的地。于是就出发去看风水。那个姓陈的就和先生一道行了一大会儿,那先生就带他上岭走着,走了一会,那先生就在一个员岭停了下来,周围四望看了一会,就对着对面一个山峦说,你见到对面那个岭吗?那个风水穴就在那里。我们站着的是它手里抱的印。对方就是将军形。姓陈的顺着先生的手一看,就说,见到,可不知在那里才正穴。带我去看下好吗?那先生道,我在对面看得清楚,你去吧,就在对面岭中间那个杂草逢里。那姓陈一听,心想这也是,就信那先生说的。就刚抬步想去看。那先生又说道,东家,凡事都讲个意头,你给个利是我压下罗庚先啦。于是姓陈的就在身上拿出一百元,就送给先生,那先生说,就给二元就可以啦。剩下的你回头再谢我。你快去看吧。只见那姓陈的急急忙忙行到那个半山中,就站定,喊道,先生是在这吗?那先生说再下一点。那姓陈的就往下行下了少许。先生说再下些就是了,在那个比较多的杂草堆里。那姓陈的又行下了少许,以为到穴了,就转个身来做个记号,等做好记号后再问下,正不正穴的事。可等他一做好记号回头一看,不见那个点地的先生了,就赶忙走来印岭来找那个先生,可怎找也找不到。回到家里等,等了半个月也不见。后来那个先生一直再没来过。
那个姓陈的就把他的父母一同迁葬到那个岭的半山。自清朝乾隆年间就出个几位秀才。再也没出过七品以上的文武官员。解放后九十年代初曾有个后人作镇级干部。
   关于这个风水穴,自葬那以后,来观看此穴地的比较多人,而陈姓后人多方请风水先生来证考察过。众说分云。或言葬法,或言立向,日课,元运的等等都有说法。呵呵,子虚者言,信则有,不信则无。
不过在乡间有个趣闻,因为那个风水穴在清朝民国一直都有人把守,如有偷葬此地,姓陈那个族人就会毁坏挖出,目的不让别姓人在那个祖坟的上下左右侵葬。传说有个姓邹的人,在解放后初期,就偷偷的在那个大灰坟下一长的那个窝里,偷葬。原来那个窝是个杂木重生,刺木多,少人注意的,站在那个窝观前局,因为前面一岭阻挡,跟本见不到外局。时人多所弃,不入俗眼。因为是解放后初期,大家破除封建迷信活动。也没人去理会。自那姓邹的人葬祖以来,又约过了二十年,就家里出了个去当兵的,后来在部队立功一路升官。从葬后三十年多,就做到团级干部。相信以后还会升一二级。这是后话。就这样,他家族里当兵的人还不少呢。这个故事说明一些事,福人葬福地,吉地还待福人来。只要不毁坏别人的祖坟。不做伤损别人的坟山,在离远些葬还是有真穴的。
而后来笔者到实地考察时,在那二穴地都细心观察了一翻,二个都成穴。那为何立向相同,来龙一样,水法也一样。而二坟的力度就不同。后再到对面看回,一看就明白了多少,原来形峦玄机在于那个形穴真情。因为地形喝作将军样,那陈姓祖坟刚好葬在心窝,所以止发人丁和财富,还有些小贵。而邹姓的祖坟葬在将军形的肚仔窝。这一分就力度就大大不同了。见不见局外洋,根本不重要。关键是结地。

 

http://s15/middle/63efbfc5g75546b826e7e&690

http://s5/middle/63efbfc5g954c3549cf54&690

http://s7/middle/63efbfc5g954c35961386&690

http://s13/middle/63efbfc5g954c35d31cfc&690

http://s9/middle/63efbfc5g954c36102a68&690

http://s10/middle/63efbfc5g954c364d4149&690

http://s14/middle/63efbfc5g954c368a45ad&690

http://s13/middle/63efbfc5g954c36c73f7c&690

http://s9/middle/63efbfc5g954c371399f8&690

http://s6/middle/63efbfc5g954c3750a535&690

http://s13/middle/63efbfc5g954c37d9fd6c&690

http://s1/middle/63efbfc5g954c3807ac40&690

http://s13/middle/63efbfc5g954c3854085c&690

http://s1/middle/63efbfc5g954c38910f60&690

http://s3/middle/63efbfc5g954c38ce2402&690

http://s11/middle/63efbfc5g954c391a655a&690

http://s16/middle/63efbfc5g954c39576f7f&690

http://s4/middle/63efbfc5g954c39852093&690

鄭重聲明,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