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玄奘之路
(2011-07-08 12:14:40)
标签:
玄奘之路山大戈6体育 |
我和我的玄奘之路
戈壁,这个词曾经在我的字典里那么陌生,给我的感觉只是有点生硬。行走,这个词曾经在我的字典里也很陌生,以前听“暴走族”、“驴友”总感觉他们这些人好像有病。可是一不小心,自己在2011年本命年的春天,自己与这两个词结缘。
每一位归来的队友似乎都和我一样,心中一直澎湃着一种力量,一种无法言说的感动,随时饱含热泪却无从说起的激动,想对电脑诉说戈壁的感觉,却无从下手,不知从哪里说起……也许是因为恨之逾深、爱之逾切,戈壁归来的每个夜晚,睡梦中几乎都是在戈壁中奔跑和呐喊,肉体回来了,可是灵魂却仍然在那一片苍茫的土地上游走。
回顾从准备“玄奘之路·第六届国际商学院戈壁挑战赛”到参赛结束,不过短短的三个月,可自己仿佛经历了一个世纪。从开始热情满满,到中间的犹豫不决,到后来的豪情满怀,到赛事中的激情万丈……
开始听说这次赛事时,自己是非常热情的,我知道自己的实力,参加这样的赛事绝对没有问题,而且拍着胸脯跟老周承诺:A队这个名额锁定了!然而在报名时很多同学表现出了犹豫,有一部分同学是因为赛程费用偏高,当然这个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没有赞助,整个4天的戈壁之行每个人要掏3、4万费用总觉得不值,我当时也有同样的感觉。另外,我考虑如果同学整体参赛热情都不高,报名的人太少,势必造成参赛时大家水平太低,有可能在戈壁中我们表现得象一群“乌合之众”,那样去还不如不去。所以自己一直处于犹豫之中。后来老周和“如花”的电话起到了关键作用。了解到报名的同学达到了20来人,我感觉凭体能和耐力,自己不参加还真说不过去,所以如果要感谢,首先还得感谢老周和“如花”说服我参加戈6。
随后的训练基本是有一搭没一搭的,除了集体的黄河拉练,自己基本没有训练过,也基本没有运动,只有一次心血来潮到百花公园跑了5圈,估计也就3、4公里左右。除了我之外,其他的同学好像也基本没有进入状态,我们的一切准备都是绝对慢热的。
然而4月16号的黄河拉练基本把每个人都惊醒了。那天的 35公里异常艰苦,每个人都从肉体到心灵受到了“震动”,那天晚上,大家自然而然的坐到了一起,商量起后续的训练和赛事安排,我们知道,剩下的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还不好好准备,我们就真的会成为戈壁上的“乌合之众”。自那次圆桌会议,身处济南的“大仙”和其他几位同学被推举出来担负繁多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整个赛事的准备更加充分。自此,大家的思想和行动才基本步入比赛状态。一天后,“老大”召集的一次午餐会,更加把大家的积极性拉动起来,老大还现场办公,现场给帮大家拉赞助,没说的,感动。
竞赛组、后勤组也进入了紧张的忙碌,所有的安排都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完全凭队员的热情和密切沟通。老周同学由于伤病无法参赛,可是一如既往的给大家帮忙做装备的采购,而且千里迢迢从上海给大家拉回来驼包,那份热情也真的让人感动。
随着繁杂的事务接踵而来,我们的“项目管理”工作也开始变得紧张而有序,“花和尚”赵欣主动担当起来把所有的后勤准备资料定期更新和发送,“喜羊羊”李群在繁忙的工作同时还要把会计、出纳、机票酒店等后勤等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大仙儿”忙得团团转的组织协调各小组工作,还要四处跟人卖笑“要饭”,也真难为她了。我负责装备的采购,有老周的帮忙和前期准备,我没那么大压力,后来的“萝卜”、“小芳”、“可乐”都开始帮我忙活了,我当然也轻松了不少。
准备也越来越像模像样,后来的壮行仪式、壮行酒会的创意也陆续出台,整个山大的第一次戈壁之行也发酵得像模像样了。但大家在戈壁上是龙还是虫我们自己还真没什么底。
4月底、5月初的内蒙拉练是一次重要的戈壁预演,如果没有那次苦行拉练,说实话,戈壁第一天的风沙将给每一位队员心灵造成重大打击,内蒙拉练重要的不是拉练了大家的体能,重要的是给大家铺垫了心理准备。当然本次拉练也给后续的A队队员选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3朵山大玫瑰悄然绽放开来。内蒙拉练后,北京机场,离开青岛几位兄弟时,我“语重心长”的嘱咐他们,半个月,务必,戒酒、戒色……
随后的半个月,大家的训练紧张起来,我也一样,我知道4天连续的大运动量下光靠吃老底儿肯定是不行滴。我也很清楚,在戈壁上,自己压力一定不轻,不仅自己要走好,估计还得照顾好体力不好的队友。当然我的戈壁之行目的也很明确:体验艰苦,磨练心志,体验团队精神和兄弟姐妹情。
内蒙回来后一周内,隔一天在山大操场操练30圈成为了我的必修课,老妈和老婆孩子每次都陪我操练,感谢他们。最后剩下的一周基本保持隔天5公里左右的运动量,每天大量补充维生素、牛肉、牛奶、奶酪、阿胶……不过最后几天不太爽的是胃好像有点着凉了,一直隐隐作痛,直到去戈壁还带了一些胃药。
5月14日凌晨5点49分,离开家,踏上戈6征程。一群EMBA的老师同学给我们送行,轻松热闹。
飞到乌鲁木齐,安顿好,已经是下午1点多,集体去吃“新疆第一盘”,吃到快4点,真是太棒了,结果走路回宾馆一群兄弟迷路了,有几个打车回去,我和仙姐、花和尚走了5、6公里才回到酒店,小腿都快抽筋了。晚上乌鲁木齐的哥们儿请我吃饭,欣赏了新疆歌舞,其他兄弟姐妹则到大巴扎体验了异域风情。
5月15日凌晨5点起床,6点集合奔机场,赶8点多班机飞敦煌。特别感谢新疆吉瑞祥集团的吉祥兄弟,友情赞助乌鲁木齐接送车辆。
机场碰到首都经贸大学的戈友,我在微博中记录:经贸大学的戈友与我们对视、打望…彼此似乎有默契、期待,还有…戒备。上了飞机,还遇到了“吓大”和新加坡国立的戈友,俺们自称“扇大”滴!不到一个小时飞行就抵达了敦煌,戈六组委会派来的大巴和志愿者于淼等如期和我们见面,拍照后直奔驻地“敦煌山庄”。当日下午,我们一行游览了敦煌莫高窟,只有队长“如花”和“小驴”、“萝卜”在山庄修养,参加组委会会议。紧张空气在悠闲中悄然聚集。
当晚,在驻地“敦煌山庄”的礼堂,举行戈6的点将仪式,火热的气氛似乎要将礼堂的屋顶鼓起,7、8百人的呐喊凝聚着激情和力量,随着歌曲“怒放”而飘荡的还有各队一面面鲜艳的旗帜。
当晚,我们在老大的房间进行了第一次战术会议,简单布置了A队的作战战术,队长“如花”给大家讲了第一天的安排和注意事项,小驴把每个GPS都分配好,结果回到房间发现GPS设置可能有问题,紧急和小驴沟通后做了调整,这个玩意儿如果不设置好真会害死人,我们在内蒙就在GPS设置上吃了亏。从这个角度看内蒙拉练走错路还给我们的戈壁之行帮了大忙……
16日,同样是5点多起床,收拾东西,把该托运的东西都布置到大堂。大家在食堂吃过早饭,精神抖擞准备进入战场……坐在去出发地的大巴上,车上的气氛轻松愉快,似乎不是将面临残酷的比赛,由于第一天行程不计入成绩,而且戈壁的残酷还没有丝毫体验,所以该轻松就抓紧轻松一下…
山大队进入出发地形的时间比较早,我们也迅速找到了出发地点的标志石,迅速集合、照相,然后进入集结区,山大队最早完成了照相和集结,在这点上,我们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团队性。
戈6之“行”:
地形介绍:
第一天,体验日,出发点“塔尔寺”,出发后很快进入雅丹地貌,走出雅丹地貌,经一段硬戈壁,到达第一个打卡点,也是补给点,后边继续是硬戈壁,经第二打卡点,直到终点。总行程28公里。
第二天,比赛日第一天,出发后进入硬戈壁,经第一个打卡点后钻铁丝网,经几公里的低凹不平的盐碱地、骆驼刺和灌木,到第二个打卡点,此处也是补给站;经过补给站之后进入绵延的山区,经过蜿蜒的山路后,进入第三个打卡点,继续绕山路,到达第四个打卡点,绕过山头后进入公路,几公里后进入第五个打卡点,最后还有3.7公里的土路。总行程32.3公里。
第三天,比赛日第二天,出发后进入硬戈壁,随后进入一段公路,绕公路后进入一段几公里的非常松软的盐碱地加骆驼刺和小灌木,直奔第一个 “烽火台”打卡点,也是补给点,此打卡点过后继续如上地貌,几公里后进入第二个打卡点,有名的“疏勒河”,可以补给一瓶水,如果水不够还可以在河里灌水哦。经过打卡点后,再经过一段如上地貌后,就进入了最后几公里黑黑的硬戈壁,大风车很漂亮。总行程28.1公里。
第四天,比赛日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全程无打卡点、无补给点。开始是黑黑的戈壁,有点软,后边越走越软。17公里左右进入丘陵地带。全程23.6公里。
行程第一天:
第一天的行程为28公里体验,每个队都走得很轻松,为了节省体力和更好的磨练团队,我们A队规定好全体排队前进,开始我在前面一直做“眼镜”,给大家导引前面的道路。开始出发时还算风和日丽当走进雅丹地貌时,情况就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顶风越来越强,沙尘越来越大,直到后来持续的6、7级以上的顶风和漫天沙尘让每个人都步履维艰。沙尘暴一来,我们的头巾开始发挥了作用,如果没有头巾,估计每呼吸一次都是非常艰难的事情。我走在前面一直督促大家跟上,队友之间保持1m以内的距离,这样可以很好的节省体力,有几次,我找了几个块头较大的戈友在他们后面跟着,确实节省不少体力。后边两个“骡子”小驴和灰太狼相继给女士们背上了包,后来过了打卡点后,换灰太狼做眼镜,我也开始给别人背包,队里的几位男士都快不行了,最多时我身上挂了4个包。这天的行程确实太艰难了,一路顶着大风和漫天的沙尘暴让每个人都几近崩溃。后来才知道这天的天气条件是戈壁挑战赛历史以来最恶劣的一天,说实话,我们几乎都被这恶劣的天气给震动了,然而,我们又是如此幸运能遇到这样的挑战,我觉得真的很过瘾!我们又想到了内蒙的那么恶劣天气的拉练,真的感谢那次拉练,让我们提前有了应对如此恶劣气候条件的心理准备!
行程中间的吃饭补给是很艰难的,我们集体找了一个稍微背风的土包,三三两两坐在地上拿出各种吃的,黄瓜、西红柿、玉米饼、红牛,就着大风和尘沙吃得津津有味,估计除了在很懵懂的年龄之外,我们再也没有用过这么脏的手抓东西吃了。在戈壁,不要想你要吃的多么洁净和卫生,能吃饱就不错了。喝水也同样,无论是水袋里的水还是矿泉水,我们都是轮流或者互换来喝的,同一个矿泉水瓶可以十几个人喝,从来没有人嫌弃,这就是戈壁兄弟!
第一天我们在快接近第二个打卡点的时候,番茄出了状况,他步履蹒跚,一直喊胸闷,后来干脆躺倒在地上,我们感觉情况不妙,鉴于快到打卡点,我们呼叫救援,希望救援车能把他拉回到营地,结果救援车迟迟不到。番茄休息一下之后我们也终于磨蹭到了打卡点,为了保证大部队的行程,我和如花留下来陪番茄,等待救援车,结果休息了20分钟左右还是没有看到车辆,此时的番茄吃过一点东西休息一下之后似乎恢复了元气,希望自己走走试试,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我带着他一路低头行走,好在最后的戈壁基本没有了沙尘暴。最后的5公里左右行程,番茄基本没喝一口水,一路快走到了营地。不过如花同学出现了抽筋的状况,这就是人的状态转换,真的很奇妙。我后来得出的结论是:没有谁恒强,也没有谁恒弱,只要你坚持,局面就可能发生改变……
行程第二天:
第二天的行程是第一个比赛日,行程最长、打卡点最多、路程最复杂,经过艰难的第一天行走后,第二天的行程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根据头天晚上老大召集会议制定的策略,第一个比赛日我们A队将由既定的4男主力(小驴、灰太狼、如花和鞋拔子)和2女(萝卜和大仙)来拿比赛成绩,黄瓜和番茄在后边照顾队里的保护动物喜羊羊。出发时,我们学习了前面几个牛队的风格,跑着冲出了出发点。准备冲个人成绩的小驴一个人绝尘而去,一分钟后,三位不拿成绩的同仁自动走在了后面,我们其他5个人跑了10分钟左右后保持统一队形快速行走,灰太狼带着大仙和如花冲在前面。萝卜属于慢热选手,开始落在了后面,我在后面陪着她。当日约定灰太狼和准备拿个人成绩的萝卜结伴,后来考虑我背着大仙的水袋,灰太狼背着萝卜的包,于是我冲到前面和灰太狼换了位置,我带着大仙和如花先走,让灰太狼带着萝卜随后追我们,结果那天如花一开始状态就不大行,一直落在我和仙姐后面。就这样我带着仙姐一路快走加慢跑冲到了第一个打卡点,仙姐的状态好极了,我要求她跑起来时她基本都会做到,只要没力气她就会告诉我变快走,配合得很默契。仙姐有很强的体力基础,也有极强的意志力,带着她是很愉快的事。
过了第一个打卡点,又发生了“意外”,仙姐在途中来了“好事儿”。真是无法解释——3位主力女士在那几天相继来了好事儿,是因为紧张吗?仙姐当时情绪陷入了低谷,走路也变得没那么坚定和冲劲十足,我当时只好给她打气说:这不见得是坏事,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老天要给你们几个人更多的考验!我相信你没问题!
大仙就是大仙,到了第二个打卡点补充给养,我一个人发疯一样的冲到补给点给水袋装水,然后和仙姐等了一下后边的如花、灰太狼和萝卜,打算后边一起走。在打卡点如花的动作有点慢,我让灰太狼带着萝卜和仙姐先走,我在后边带如花。结果如花体力越来越有问题,我们选择的路线也有问题,连续翻越几个山头以后,看着前方连绵的山头,我感觉不太对,于是跑到一个高一点的山头打望,在看到在山沟里行走的一个小分队后,我果断的跟了过去(复旦的兄弟还是比较了解路线的,也很佩服他们团队一路牵一根绳子共同前进的精神)……于是我紧急呼叫跟我们走散的灰太狼、萝卜和大仙儿,让他们走到山谷中的山路上来,结果他们也是在连续翻越了几个山头后走上了另外一条山路。到达第三个打卡点后,我爬上山头半天遥望不到如花的身影,只好让他们3人先走,我在后面等如花。如花步履蹒跚的到达打卡点后长坐不起,好像腿也出现了抽筋儿,几位他熟识的打卡点美女经过数次拥抱后给他注了不少能量,我们继续沿崎岖山谷山路前行,直到过第4打卡点,我们基本追上了前面的3位战友。绕过山头,后边的几公里公路对我们是极大的考验,公路太硬,而且一路超过7级的大风吹得我们东倒西歪,我只好学着滑冰队员把手放到背后,低头一路走。经过最后一个打卡点,剩下的3.7公里路程,萝卜和大仙仍然保持了很好的状态,自己在前面撒欢跑。可怜的如花则接近崩溃,我和灰太狼在后边用两根手杖拉着如花,顶风、烈日、沙土路……每走一步都如此艰难,最后我和灰太狼彼此抱住对方的腰,两只拉着手杖的手勾在裤鼻上……剩800米时,如花体力严重透支,我和灰太狼改为架着他……最后剩300米时,如花完全失去了战斗力,说要歇歇,结果性格温和的灰太狼驴脾气爆发了,我们最后把如花拖到了终点,如花终于瘫倒在地……那一刻,等在那的小驴撬开如花的嘴喂水的镜头让每一个在场的人动容……随后如花被送上了营地的急救车。一个小时后,我们问回来的小驴如花怎么样了,小驴汇报说如花已经知道泡医务组的姑娘了,于是我们放心了,以后的“如花”也被大家改名为“沾花”。当日午后的大风越来越大,狂风卷起漫天尘沙,我非常担心后边的队友,一直用对讲机呼叫他们也没有应答……A队3个战友终于在千呼万唤中跑到了终点,黄瓜和番茄由于超过了关门时间第一天就被“废”了,他们一路扶持的喜羊羊李群在最后的1.7公里实现了爆发,一路冲到了终点,也奠定了她在后续比赛的主力位置。让人感动的是田鸡、小哥、土豆三兄弟走了超过12个小时才到达终点,那种力量和坚持,真的、真的让人感动……当天,老大为了减少我们A队的兄弟的负担,提前坐车跑回营地搬运行李和搭建帐篷,老大的这种一马当先的表率精神,使老大注定成为山大戈六兄弟姐妹们永远的精神领袖!
经过第一天的比赛,黄瓜和番茄没有在关门前到达,“牺牲”了,我们仅剩7人有比赛成绩,晚上的战术讨论会上,我们都知道,在3天比赛全程需要6人有效成绩的情况下,后边的比赛将变得异常艰难。虽然我们当天的成绩暂列第7,但我们仅剩的7个人中,喜羊羊和如花当日都显得状态低迷,最后的目标也集中到我们最终要拿到团队有效成绩。灰太狼也要求小驴不要跑争取个人成绩,回来和我们一同作战。我也认为在当时情况下,我们已经无法依靠个人能力和个人意志力来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团队的力量”。于是我们决定第二个比赛日A队全体一同行走,到最后的10公里左右我们3位实力较强的男士小驴、灰太狼和我跑步冲刺,力争冲1个小时出来,后边3位男士照顾3位女士,这样就形成了3男加3女的成绩来确保比赛成绩。当晚我和喜羊羊单独沟通了一下我认为她的体力是有潜力的,需要的是提升信心,要在行进过程中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行程第三天:
第三天也就是第二个比赛日,这天的行程基本按照我们预定设想的进行,9个人排成一字队伍前进,小驴在前面当“眼镜”,我在后面当“骡子”,一路督促大家不要掉队,前面的一段戈壁和公路,大家都跟得很好,结果一进到软软的盐碱地,喜羊羊就出现了状况,她剧烈地大口大口喘气,神情异常痛苦,样子很吓人,她让大家先走不要管她。我当时就想到了头天晚上黄瓜跟我说的话:“我感觉喜羊羊够呛”。头一天他们一直在一起,她的情况黄瓜比较了解。不过从后边喜羊羊能连续冲刺1.7公里来看,我推断喜羊羊问题不大,所以我对她还是抱有信心,于是我让其他人先走,我在后边拖着喜羊羊,在喝了点水,补充能量棒之后,我开始拖着喜羊羊深一脚浅一脚的前进……走了1公里多,我感觉有些吃不住劲,这种软软的盐碱地,加上骆驼刺和小灌木,每走一步都非常艰难。于是我把小驴呼叫回来,两个人拖着喜羊羊,其实两个人拖着一个人也是非常艰苦的事情,那么多障碍物,3个人又很宽,我和小驴经常要踩着骆驼刺或绕着走。好在后来,我们发现经过喷水降温以后她的状态就好很多,于是我们不断给她喷水,喜羊羊也逐渐缓过神来,不但能自己行走,走得也还不慢,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惊人的发现。我相信,喷水降温这个动作一定会成为以后玄奘之路上的一大景观。
当日的行程中还出现了一定的联络障碍,走在前面的仙姐和萝卜由于没带GPS只好跟着北邮戈友。每个队员带一个对讲机和GPS是必要的,没带的一定不要走单,否则团队配合可能会出现问题,另外在地形复杂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危险。
经过补给站后,我们一路冲到疏勒河,这简直就是上天赐予戈友的一条河,燥热的天气让每一个经过的戈友都会酣畅淋漓一把,有的还会扎进去痛快的洗个澡,可是对于我们这些匆忙赶路的兄弟来说,那似乎就是奢望,匆匆洗一把,往身上打一些水降降温,就上路了……走过疏勒河,按预先安排,我和小驴、灰太狼该冲刺了。为了最后能一气冲到底,我一边跑一边补充给养,结果发现能量棒在前边都消耗光了,好像是给喜羊羊吃了几个,只好将包里救命的玉米饼吞了半个,当我跑过盐碱地,快接近大风车时,我才发现小驴和灰太狼已经呼叫不到了,一边慢走等待一边呼叫,最后终于看见小驴用手杖拉着灰太狼一瘸一拐的从灌木中走出来。原来灰太狼的脚上起了泡,跑起来非常艰难,走上最后一段硬戈壁,我和小驴开始用手杖拉着他跑一段、走一段,然后是3人手挽手一起走……这就是戈壁上互相扶助的团队精神吧!小驴在冲刺中大概说了这样一段说:当我们回想戈壁这段路,就知道为啥会成为一生的兄弟……相信此刻墨镜后面隐藏的一定是3个戈壁纯爷们儿的滚烫的热泪……
当我们3个人冲刺完成,一个中欧哥们儿问我:如花呢?我答:在后面,还得一小时吧。结果一分钟之后如花竟然神奇冲刺,让所有人刮目相看。据说最后的大风车路段他得到了萝卜美女的当头棒喝,脑袋上还浪费了萝卜一瓶宝贵的矿泉水……
当日结束,我们的团队成绩又前进了一名,名列第六,比第七的复旦领先了约10分钟。
当天的营地很是热闹,好多兄弟得到了大仙姐姐的按摩,栗子哥哥也飞针走线给每个兄弟挑泡…当晚老大召集大家聚集在组委会的休闲帐篷里喝酒,商量最后一天的策略。老大动情的对大家说:我们山大已经做到了最好,很为大家的精神感动,最后一天我们只要顺利完成比赛就好了,安全第一。A队的兄弟姐妹们也都纷纷表示最后一天拼了,我当时也拍胸脯说:第六名,山大锁定了!必须地!老大也被大家的豪情感染,只提了一个问题,问大家最后一天需要B队做什么,A队的兄弟们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帮我们背点水。因为最后一天全程超过23公里中间没有任何补给,之前领队可乐给我们带回来一个好消息,最后一天AB队是可以配合的,所以,最后一天先行的B队如果能帮A队背一些水,对我们A队是最大的支持。可是我们除了水袋以外基本没有任何容器可以带水,第二天也没有瓶装水提供,仙姐提出了一个很有创意的方案就是捡一些别人用过的矿泉水瓶,结果当晚B队的兄弟们从营地捡了不少瓶子,和尚等几个兄弟也从组委会搞到了大桶水。不过当晚神奇的“青岛小哥”刘勇连夜“变”出了两箱矿泉水,让大家佩服不已。据说他搭上了厨房的某位做饭滴,然后……
当晚的比赛策略讨论大家也出了一点分歧,我提出继续通过3男+3女策略来拿成绩,萝卜提出最好能让如花来作为备选方案。可是我坚决认为不应该预留备选方案,如果有备选方案,主选可能就有了后盾,就可能懈怠,而且从体能来看,23公里内让如花超过喜羊羊一个小时的成绩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过当晚喜羊羊压力很大,神情也很痛苦,半夜时感觉有点发烧、心跳过快,茶壶哥带她去看医生,医生说没有问题,好像是紧张过度。
当晚,我很意外的失眠了,除了浑身火辣辣的红花油,厚厚的睡袋很难入眠外,回想起连续3天每个可爱可敬的队友、感动的一幕幕,一个人默默流了两个小时眼泪……真不像男人!
行程第四天:
最后一个比赛日,天还没亮,B队的兄弟们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出发,几乎一夜无眠的我也想起了一个细节,赶紧让已经起床的灰太狼通知老大,让他派个脚程快的兄弟在丘陵处等我们A队,希望他能在探好路之后帮我们指路,因为第一个比赛日我们就在过山区的时候浪费了太多体力,我知道找到好走得路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早上爬起来,天有点阴沉,还有点冷,大家都穿上了冲锋衣,A队的兄弟们迅速的收拾帐篷和各种杂物,我让每个兄弟除了水袋装满外,至少背两瓶水,随后的中欧兄弟还送来了一些佳得乐。在出发的时候,听说老大带领的B队兄弟给我们背了很多水,于是我们在出发点就地卸了一些水下来,能喝的也先喝了。另外在出发时听说B队的兄弟因为出发晚被罚时10分钟,如果被罚时好像我们就暂时落后复旦队了。喜羊羊有点不开心,我轻松的对她说:罚就罚了,没什么,咱们今天就给他追回来!
当日出发仍然和前一天一样9人排成一队一路快走,小驴在队伍前面当眼镜,我在最后当骡子。一开始出发,我就感觉到状态不好,腿沉、心慌、气短,头晚失眠果然造成了很大影响,但我在后面还需要时时给大家打气,督促大家跟上队伍。黄瓜和番茄、小驴相继背上了女队员的背包,由于我状态不佳,也没跟他们抢。我跑在队伍侧面,不时督促大家跟上,并随时给大家补充水。不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看出几个人的疲态,于是我也强打精神相继抢过了两个背包,那时候的背包基本都是满满的,特别重,所以感觉有些喘不过气,后来小驴又抢过去一个包我才感觉好一些。
后边比我们晚出发2分钟的复旦队员在我们出发20分钟后一个个跑着超过了我们队,当时的队伍气氛有些紧张。为了缓解大家的紧张心情,我一直用对讲向大家呼叫:保持自己节奏,不要管他们,只要保持我们自己节奏走就赢定了!
大概过了8公里左右,我们3个男队员开始冲刺,我们身上的背包都交还给后边的6个人,临行,我留了一句话给他们:只说一句话——你们一定不可以分开,死,也要给我死在一起。
我认为只有在一起的团队我们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另外还有就是稍弱一点的喜羊羊需要意志强大的仙姐和萝卜的鼓励,后边3个男队员帮忙背包,前边3个男队员只要能抓住复旦最后几名队员我们就赢定了。这几乎是最科学的策略安排。
我们3兄弟一路冲刺向前,小驴不断呼叫B队兄弟,直到过9公里左右,终于联系到了可乐领队,原来老大把B队的10来个兄弟每隔一段分布在前面的路程中准备给我们派发给养,这十来个兄弟竟然绵延了10公里左右准备给我们补充给养,这是戈6最给力的后勤补给队!老大这样的安排给了我们每个A队队员最大感动和无穷动力!
小驴在联系到B队兄弟后,就马上呼叫A队后边的兄弟,让他们卸掉一些水袋,这样可以减小负重,保持更快的行进速度。我们一路冲锋,能不断看到自己B队的兄弟真的是让我们3个冲刺的兄弟异常鼓舞,前一天脚底打泡的灰太狼丝毫没有疲态,我也受到了感染,状态也开始回升。
B队的“老茶壶”何修亮哥哥不仅年龄较大,而且由于一年前车祸受伤,身上20多处骨折,至今还未完全恢复,他不仅自己走全程,当日除了背自己的给养,还帮我们A队背了5瓶水。当我们3兄弟跑向他时,他一手扶着残腰,一手挂着背包,一拐一拐走过来,远远喊着:拔子,要水不?刹那间,我的眼睛模糊了,老茶壶哥哥的那个动作也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小驴一直不断呼叫前方的B队兄弟,了解他们的分布和给养情况,我则不断呼叫后边的A队兄弟姐妹,给他们不断打气。我们3人一路跑过戈壁滩,进入了丘陵地带,很快我们见到了老大,为了给我们补充给养,他除了背自己的给养外,还给我们A队兄弟背了8瓶水,那么大年纪能自己走下来就已经非常不得了了,还增加了如此多的负重,真的太让我们感动,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他一直要把包口敞开着,这样便于我们A队的兄弟们能随时方便的拿出里边的水……
带着无数的感动,我们一路飞奔,开始我们一个个超过复旦的B队戈友,我跟他们打招呼,给他们加油,并要求他们呼叫复旦A队,让他们告诉复旦A队我们山大老爷们追上来了,让他们快跑,我们好好PK一下……嘿嘿,我很坏吧?
随后我们3兄弟一路超过了复旦的大部队,然后超过了复旦跑在最前面的2个戈友。我们3兄弟也越跑越有劲,之后再没给复旦任何希望……快跑到终点的时候,小驴要求做一个很酷的空翻造型,我和灰太狼后边也一同挽手冲过了终点。之后,我开始一遍遍呼叫后边的兄弟,了解他们的进程。当时有点担心喜羊羊的状态,同时我也很担心B队兄弟们留给自己的给养不够。当3位女队友相继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抵达终点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我们做到了!A队走在最后的如花双腿抽筋,他在大腿上绑着绳子,自己用手提着冲到终点……B队的兄弟们也一个个到达,大家拥抱在一起,汗水和泪水和在一起……
山大队的兄弟姐妹们,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口号:山大山大,戈壁一霸!当我们第一次聚集在点将台上喊出:“山大山大、戈壁一霸”时,估计每一个其他学校的戈友看着这群平均身高和体重都会排在首位的山东大汉和大妞们,心里很可能存在怀疑。记得中欧的某女戈友第一天见到我们时就说:看你们人高马大的,中欧那些人高马大的都是B队和拉拉队的,A队都是瘦瘦小小的,比赛中我们看到的事实确实证实了她的话。4天以后,山大兄弟姐妹们已经在戈壁牢固树立了自己的地位,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戈6之“衣”:主要指装备和穿着。
5月的戈壁晚上和白天温差很大,有的时候晚上或早上需要穿抓绒衣或冲锋衣,而组委会要求每天的参赛都要全程备冲锋衣,以免天气突变,如下雨或刮风可能需要穿冲锋衣保暖。冲锋裤和抓绒裤一般不必带。4天的行程,基本全程都穿薄一点的速干衣裤,为防止晒伤,一般不要穿短袖,我们备了两套速干衣裤基本够了,每套穿两天,另外备一套衣裤来回行程时穿的就行了。不过速干衣裤在戈壁只要一天就被汗渍侵蚀差不多了,晚上干了以后基本立在墙角可以站起来,第二天穿时开始有点不适应,走一会儿出点汗就好了。嘿嘿,不过不要嫌弃自己的汗臭哈。鞋一般需要备两双,以免中间出现意外例如湿透需要更换。一般中帮的徒步鞋就够了,不要选太重的鞋,否则是巨大的负担,戈壁上的骆驼刺一般需要特制的橡胶鞋底来对付。有一些人全程只穿普通的很轻的跑步鞋,对于那些全程跑下来的队员来说可能问题不大,一般人选这种鞋是不行的。有些人在鞋底垫卫生巾,据说吸汗又能防止脚起泡,据男队友讲那玩意一点不好用,可女队友一致认为好用,好用不好用,自己用一下就知道乐。不过据说千万不要经验主义的认为要粘在鞋底上,后边的胶条不要撕掉,直接像鞋垫垫里边就可以了。据说老大第一天被这玩意害苦了哈……
护具一般必不可少,护膝、护腰、绑腿要根据自己情况选用,眼镜不仅是用来防强光,最好选择一个防风沙好的,老大的眼睛在第一天的沙尘暴中受尽折磨,不过有些不透气的眼镜也不行,在大运动量下很容易起雾。
防雪套必备,否则戈壁上沙子很容易进到鞋里,不过也看到很多人不用。手杖对一般体力的人来说还是要用,最好选择轻便的,否则是很大负担。不过有些体力好的可以不用,我全程都没用这玩意。水袋必备,每天用这玩意喝水最方便,2-3升容量比较合适。冲锋背包我们选择的偏大,选择那种只装水袋的水包即可,里边塞一点能量棒以及少量吃的足够了,太大的包摇摇晃晃的不仅重而且浪费体力。GPS和对讲机最好人手一个,否则团队联系是大问题,戈壁上走错路的也屡见不鲜,不过戈六还好,7、8百人绵延十数里,基本看着前边人走就行了,不过还是带着保险,没有带的人不可以落单。头灯(或手电)需要备一个,至少一个帐篷内一个,不过组委会要求每个人全程都要背头灯的,主要是怕有人走错路或回来太晚。
红花油(活络油)、安眠药、止痛药、感冒药、人丹、藿香水、拉肚子药是常备药品,还要带消毒用的酒精贴等,是用来对付脚起泡或其他外伤。有经验的栗子哥带了针线帮挑泡,那可是个技术活,需要就跟栗子哥请教吧……湿巾要带,4天不洗脸、不洗澡、不刷牙,这玩意还是用得着,而且每次用红花油按摩完还是好好擦擦手,带3、4包差不多了。还有润唇膏,戈壁还是很比较干燥的。
戈壁之“食”
记得,去戈壁前,我们准备了不少牛肉干,结果好像多数都原装背回来了。所以去戈壁基本不用带什么平常的食物,因为戈壁的早饭和晚饭都是有供应的,也都可以吃饱。最好自己带个杯子,每天晚上可以喝戈壁上供应的独特的锁阳汤。为了提升路途的能量补充效率、减少负重,还是建议带能量棒,虽然很多人不太喜欢那种味道,但那的确是非常棒的能量补充食品。32克那种,每天带10-12个左右足够了,根据个人食量而定。另外,戈壁上风沙很大,手指盖边上都会起很多刺,最好带个指甲刀。最好带一些维生素,还有葡萄糖,这个小驴很有经验,每天在赛后补充多种维生素和葡萄糖对体力恢复很有好处。在能补充水的地方力争把水袋装满,尽量不要怜惜自己的体力,很可能那就是救命的。行程中一般要随身携带人丹、藿香水、拉肚子药等,避免意外。
戈壁之“住”
戈壁每晚都住帐篷,在戈壁上长途跋涉后搭帐篷是非常非常辛苦的事情,所以一般两人住一顶,节省很多搭帐篷的体力,也少带不少帐篷。如果能有简单方便搭建的帐篷就更好了。5月的戈壁帐篷里温度不低,加上红花油洗澡后浑身燥热,睡袋不用选择太厚的,我们这次带的偏厚,只能当被子盖了。防潮垫最好选择厚一点的,戈壁上搭帐篷,地都没那么平坦,最好把防潮垫吹起来鼓鼓的就舒服多了。当然,搭帐篷的时候还是最好注意把帐篷底下的那些大块石头清理一下,睡的时候会舒服很多。
戈六感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