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全镇非遗:民间手工技艺——砑纸
(2013-05-09 20:28:14)
标签:
文化 |
分类: 人文·非遗选摘▎ |
民间手工技艺——砑纸
摘自/《福全镇非遗》 传承人姓名:汪振根母
详细地址:兴联村王七墩蛇山头 出生年月:1931.2
历史 沿革 |
旧时砑纸是锡箔纸业的最后一道工序,历史悠久,砑纸工艺流传至解放初期,文革前灭绝,现今用机械或半机械代替。 |
工艺 流程 |
1、已褙好的一甲纸共3200块,分8顿400张分叠(俗称干纸板 2、砑纸在砑床上砑实砑光,由砑竿、竿顶棚的牵绳,下端装有大蒜蔀头(大制握手),形同大蒜头底部,装有砑床(俗称梨板),由梨木制成硬而光滑,用牵绳压紧,使大蒜头与砑床紧贴。 3、砑前将干纸两端刷支锡屑,涂以烟煤、放在砑床上(一张一和砑)来回拉动砑竿,使大蒜蔀头在干纸上来回砑动,使干纸砑实砑光。 4、整块已砑好的锡箔纸每刀100张,以30叠为一块,总数一块3000张。 |
相关 材料、 工具 |
1.已褙好的干纸、煤粉、刷子等。 2.砑床、包括竿梨板,大蒜蔀头、牵绳等。 |
产品 用途 |
砑后的纸,一块为3000块,直称锡箔纸。 有黄箔和银箔之分。 用于制作银锭纸钱元宝祭祀用品。
|
行规、习俗 |
|
传承 状况 |
现时锡箔业仍在民间流传,而在老的传流砑纸设备已有较为先进的机械替代,使流传的砑床或砑纸已无传承。 |
后一篇:福全镇非遗:民间手工技艺——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