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随笔 |
分类: 自言自语 |
2月1日,壬寅正月初一,星期二,晴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卢照邻《元日述怀》句,以此拜年,虽过气了些,总是发自内心,想来无伤年景。岁岁爆竹声里,每每思绪万千,旧忆新瞻,不道贫富贵贱高矮显微了了,大抵至亲至爱至善至暖赋予,岁除岁新,良宵在在,地无分南北,人无论西东,惟愿好光景一一随处。
贴对联、换新衣、菜肴、佳酿、暖梨、泡茶、燃香、点灯、看春晚、包饺子、发红包、隔空视频、彼此祝福,虽人远天涯,却也并不过于清冷,除去放爆竹、摆供品、点焰酒、向祖先行跪拜礼,过年的仪式大抵还在。些微意念里的圆满期盼暗生情愫,倒是应和了烟火人间意,将些牵牵挂挂,付托山长水远。
2月5日,壬寅正月初五,星期六,晴
年初五,旧俗称“破五”。所破者,大抵年来的种种禁忌,清扫垃圾、打坏盘碗、剪刀针线和些言语、字眼上的林林总总,确是旧时躲闲亦乐见大人们和颜悦色着的好。记忆里的破五是要吃馒头的,像是一种仪式,此后的日子,好吃的越来越少,年味亦渐渐淡去,悄悄恢复到日常的清寡,每使人怅怅然若有所失。
2月8日,壬寅正月初八,星期二,晴
原以为假期遥遥无期,转眼又是正月初七。些许诙谐,一年又去了,一年又来了,从前几多憧憬着的梦想,愈发变得模糊起来。读到这样的句子: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读得出那灰色的无奈里山的不可承受之重,换个角度,那灰何尝不是一场无比的绚烂,那山又几曾不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离了这个时代,哪里来得当下的一切!
宗萨蒋扬钦哲说:“众生如同风中羽毛,没有掌控力,风从哪里来,羽毛就往哪里飞。”不确定性、漂泊性、忙碌性,应该是人生最本质的认知。至于时代的灰,在你没有看清周遭和自己以前,它永远都是你无承受却又不得不承受的深山老林。
似是潜意识里就有的,所以并不排斥,任由它在半梦半醒间演绎,仿佛另一个自己、另一种生活。“一切都是幻化”的意念是有益的,无论是梦里说梦,抑或现实的梦里,都使人变得更自在、更从容,是想像里解脱的样貌。既然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多几分这样的意念,比之忧心忡忡无解的绝望亦多出几分体谅和善待。
2月11日,壬寅正月十一,星期五,小雪。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静下心读几页文字,这样的场景,连同品的茶、读的书、读出的些许况味、读书的人、周遭的嚣杂抑或宁静,终会消散在风里。几十年前,几十年后,这些都不曾或不再属于自己,所有的遇见,全部的过往,一一回到最初的光景,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