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如月看多时

标签:
随笔文化 |
2020年1月1日,新年。农历腊月初七,星期三,北京晴。
京城的新年朴素得鲜活,华丽惊艳或都是别人家的风景,除了想像,不曾见得一丝半亳。以《看花又一年》匆匆为记,算是对旧年的一个告别。至于迎新,除去工作,惦念一些人,想起一些事,能关照的便只剩下了吃食、身体和心情。至于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大都没了印记,便当下亦无非散散步,发几条微信,胡乱翻几个频道,旧年的最后一晚,差不多便浪费了去。
早起头疼,或是因着跨年!抑或耿耿于竟没有听到新年钟声的悠扬!那该是怎样一种久违的亲切与觉醒!惟此时此刻的临在,换了时空、场景、心境,都是另一处的寂灭,别一番的错过。既如此,惟放得下过往,才能拥有当下。
来京三月余,第一次集体出行看“国博”,或作为新年的一项活动,满满的仪式感。若自选,最大的可能或是去北京坊Page One翻新寻旧。排队近一小时,所观所展并无新意,倒是下公交溜过红墙的一段步行蛮有感觉,亦足见皇城庄严整洁的诚意。
穿过长安街,广场并不如想像的人多,早过了升旗时间,触目各种摆拍。其中一袭桨红色僧袍的团队格外显眼,上身僧衣裹头,下着长筒棉袜,脚上一双棉拖鞋,零下十几度的气温,我见犹寒,心生敬意!
晚来小酌,说不清因了初识抑或作别,话里话外别有些余温。忽记起清人黄景仁的诗:“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大抵都是过客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