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随笔 |
分类: 自言自语 |
秋天不宜被唤醒,骨子里的东西一旦热烈起来,无处安置。那该是春天的事,或是青春的事,如今想来确是欠了债的,追不回来。随顺是一种态度,也是命运,安于得,必有所失。
闻得鸟声接替了虫哝,不消醒来亦知,又是崭新的一天。细想,活着也蛮好。有那么多看似的无关紧要轻描淡写一一围绕,再怎样的无聊,真到了告别时刻,还是会恋恋不舍。
没人能够教会你如何把一本厚书读薄,再把一张薄纸读厚。这些私下的感觉,因为没有办法在阳光里晾晒而约略透出些落落寡欢。昔令遵禅师问翠微:“如何是西来意?”微曰:“待无人即向汝说。”师良久曰:“无人也,请和尚说。”微下禅床,引师入竹园。师又曰:“无人也,请和尚说。”微指竹曰:“这竿得恁么长,那竿得恁么短。”
一本厚书能读薄,一张薄纸能读厚,便是能够领略了生活意韵的人。惟会心处,最是寂寞,若还能拈花一笑,便将些苦难一一过成平淡,无聊分秒酿成鲜活,都该是闲庭信步顺手拈来的云淡风轻了。
做一件事,单纯觉得该做的就好。不要因为别人对你好才去做,也不要因为他没有对你那么好而不去做,那样会失去你自己。这不是在教人修行,只是让你慢慢减少对外界的依赖,变得自觉和自主起来。它最大的好处在于,你不会因为做了一件事而没有得到想像中的回报而怏怏不乐;也不会因为他后来对你好了起来而忽然觉得那件事没做真真有些愧疚。人只有活得问心无愧,脚下才够安稳。
会将这样一些观念化成闲言碎语流淌于日常琐屑,像是一种印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和味道。一些久违的遇见,像是与另一个自己的久别重逢。
对慈善的解读,更愿意是一种低调的、谦卑的、甚或看上去有些消极的、懒惰的、不作为的,竟至不为人所知的样貌。知道一样多的钱在不同人手里的作用不同,好比乞丐和富翁。知道同样做成一单生意,不同的人意义不同,好比兔子在跑,狼也在跑,前者为活命,后者只为一餐。于是默默取消一次聚会,轻松推掉一场应酬,从容放弃一单生意,悄悄藏起一杆猎枪、收起一只钓竿,甚或只是压一压情绪,化去几分火气,轻踩一脚油门,比之轰轰烈烈福利院捐助、兴师动众买物放生并不逊色几分。
静坐里,思绪纷乱。于慎独,似与从前的见解也有了些不同。《辞海》之谓“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源》之谓“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连同东汉郑玄注《中庸》“慎独”所云:“慎其家居之所为。”皆指向言行。据《礼记·大学》:“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之究竟,当始于心念。惟不自欺于心,自不欺于暗室。心有所动,勉强压制,与念念不起,有大不同。
喜欢的所在,是门径,亦是出处,便有所贪执,亦有其春来草自生的可爱。万物自有造化,举手投足皆不出用心。任何力量,即使同了怒火冲天的无明,若善加引导,都可化为一种助力,利人利己。一个将门窗全部关闭的人,要么内心强大到足以内化,要么便是病入膏肓的难以救药,都是需要用心关照的所在。
秋分至,又是一年暑往寒来。不问雷始收声,不问蛰虫坯户,不问水始涸,只问安好,问六波罗蜜。夜里,风乍起,窗子应声而开,一室虫声悠远。岁余所存,惟愿寒凉同来者,还有内心的温暖与丰厚。此记,以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