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怀旧随笔时光深沉 |
分类: 自言自语 |
寅时初醒,开窗透凉,半碗红枣枸杞生姜饮,枕着细碎鸟声,薄阴晨曦,半卷素字,刚好读得清晰语句,在在历历,多是不眠人语。放过欧洲杯决赛,且由了它去。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人心纷扰,花开花落,都付与流水烟云。
许是因为难得,似很少报怨起夏天的炎热,甚至颇有些偏好于正午热浪里的流连,人迹罕至处敞怀赤膊的自在,沐在温阳里,任汗水恣意风发,开启一个人的夏天模式。
《童年往事》里:“阿哈咕常常会想起祖母那条回大陆的路,也许只有他陪祖母走过的那条路。以及那天下午,他跟祖母采了很多芭乐回来。”或许他心里还藏着和尚来念经、收尸,翻开祖母躺着的身体,发现有一面已经糜烂了时狠狠看向他们几个“不孝的子孙”的那一抹眼光!
许多时候我们要从别人的眼光里洞见我们的不堪,和这个世界的诸多美丑忧欢苦辣酸甜。最让我们难忘的,依旧是那些对我们自己好的人和事,同了我之于祖母的记忆,总不离她悄悄从柜子里零星翻出的一个苹果半包点心三两颗糖块的温馨。
人的情绪很难驻足于当下,一不留神,便千里万里半世沧桑。总有一些东西是属于我们心里期待着的不变,即使美人迟暮,地老天荒。惟行过经过方知,人永远走不出自己。
夜里儿子发朋友圈:“一路走好,不用再受痛苦折磨了,愿来世投个好人家,我没能照顾好你!”虽精心救治,小狗还是走了!耳边历历,是他旧时电话里眼睁睁一只小鸟向死的过程而无能为力的哭诉,时而抽泣哽咽,抑扬顿挫,是我所能记起他最伤怀的样子,那一年儿子十二岁。
有一些情感,总是欲罢不能的吧,像儿子之于一些小动物的喜欢,小鸡、小鸟、小狗、小甲鱼……临了却无一不是离别!人生漫漫,每个人尚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而况物什。年轻的时候,我们喜欢背负更多的喜好前行,以为那是人生的精彩所在,亦是人生必须的担当。到了一定年纪才发现,我们曾经想要的,和我们真正需要的、能要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在我们还不具备一些能力和条件时,先学会取舍,于人于己,于一些物什,都是一种尊重和呵护!
世间有几盏灯是专为你而点亮着的?那些无以数计又无从说起的点亮你心灯的人,便是叫做燃灯者的吧,他让你看到自身的卑微,洞见这世间的许多美好,还有我们活着的意义所在!无论他是谁,是穷人还是病人,老人抑或孩子,敌人还是朋友,孤独者还是挑战者,都是我人生的一面镜子,苍白里照见色彩,单薄里聚积厚重。
偶尔饭局,依旧走不出十几年如一日的过气,让你无奈于人生的局限,像田里的秧苗,看上去一望无际绿意生机,却总是良莠不齐高矮不一。不变的未必都是坚守,有的是欲变无能,有的换汤不换药,有的则越发的变本加厉。从别人身上照见自己,也是一种自醒。有时候你无需太过用力,只要随手熄灭一盏灯,关掉一只水龙头,少丢一粒米半丝布,少说一句假话废话空话,都是一种精进。
这是一个缺少了思想和方向的世界,为盲从和麻木所统治。我们总习惯为自己找到一个影子,以此提醒自身的存在。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不二绝无仅有的,没人能够取代。能拿得走的只是技能技巧,而绝非匠心。如同观念方法可以复制,而思想总会独立生长。此人生厚度所在,公平所在。对言行的看中盖过了初心,人生不过一纸薄凉,触手即破!
午间小睡,每信息烦扰,总觉失了几分厚道,至少是不为他人着想的。信息泛滥的时代,这似乎已成为了一种流弊。在所谓人情世故笼罩的地方,做到有深沉有尊严的过活并不容易,它需要一种坚持,更需要一种格局。
《世说新语》载:王右军郗夫人谓二弟司空、中郎曰:“王家见二谢,倾筐倒庋;见汝辈来,平平尔。汝可无烦复往。”郗夫人并无埋怨意,更多的则是一份理解包容的豁达与通透。现实生活里,有深沉有尊严的生活注定会失去很多我们以为的热闹甚至利益,惟失去的越多,才越发显现出深沉和尊严的高贵,不打扰,不为难,不计较,亦不必谁懂。
从年轻里走出来,走向边缘,走向宁静,甚至走向荒凉,内心却是坦然的笃定。从彼此依赖、触碰、亲昵、切切私语、恋恋不舍到相安无事、浅言淡语、偶尔有意避开以免相互打扰,有情饮水饱,便差不多是人生活出来的样子了。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云淡风轻,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