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半,土润溽暑

标签:
随笔 |
分类: 自言自语 |
细数流年,有那么多本可以美好的时光在些无聊和无知里白白流逝,没有一点点因着反思而偏得的收获。它们不仅仅与生命的意义毫无牵涉,更与仅有的些许可能的快慰无丝毫瓜葛,甚至还将原可以蔚蓝着的天空瞬间抹成心灰意冷,让人觉得这世间原本就该是如此昏暗着的,使人看不到光明和希望。
这样一种被许多人默许和习以为常的桎梏,需要你一刻的觉醒,人生格局才可以由此不同,像天使的翼,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奔向美好的行程。
你自己的感觉,别人永远无从知道,如果那不是出自你的嘴你的眼你的心。许多时候我们有必要问自己,这还是我吗?
于大多数人,我们都生活在一种相对认知的环境里,这里没有允许你个性生长的土壤,你必须于长期的浸润和沉沦里找到自己,找到自己可以拨开云雾看到青天的一隅,那是你离你能活成自己最近的地方,会有暖意和灯光闪过,像童年夜晚看一抹美丽的流星划过天际。
看到一位设计师的话:“所谓的广告设计,是这样的一门行业:它去劝说人们去买他不需要的东西,用他自己没有的钱。它引导人们去关心一些他们不需要关心的东西……”
我不知道他是谁,有着怎样的影响,至少让我相信,这个世上肯于讲些实话并凭着自己良心过活的人还没有全部灭绝。或许借了这样一角窗际,也让我看到外面青天一样的世界,人生依旧满满的希望。
我们经历的许多场合,都是换了另一种形式和表象的广告,如此用心良苦的浪费、消耗甚至绑架、强暴,或许连他们自己也不曾有过真正意义上的认知,那才是真正无知到无可救药的可怜。惟有可怜这个词,让我稍稍觉得不再那么恶心!或许这就是悲悯的一种?
“真正的悲悯是忧伤里有怜悯,会在心里暗暗想,这是一个生命啊,怎么可以这样不像生命,这是一个人啊,怎么可以完全不像人的样子,过着不像人的日子,是一种悲伤的同情而不是嘲笑,卖弄自己的智识,急于划分自己和低劣之间的层次。”槿的文字里,常常隐藏了别样的风景,每每欣喜!
假设这世上的人原本都是无情无义的,那我们就用不着小心翼翼讨好别人的胃口和眼光,是否就可以活得更从容更随顺些了呢?这样又是否会让我们自己也变得假设的那般无情无义了呢?我想一定还有许多人不愿意成为那样,包括我。我宁愿相信这世间的有情有义,然后努力活成自己的从容与随顺。
有一种贫穷叫装腔作势,因了捉襟见肘,越发需要讲讲排场!我更喜欢做个小目标生存的人,既不至于给人麻烦和负累,也用不着刻意着去装腔作势,这让我活出了些许的舒服。
在盛夏虫声一窗的夜里,我感觉到了美好的丝丝回归,我们用一生来等待的,除了当下,还有些什么呢?
我们以为的从前的美好时光,大多是在等待中淹没了,等待下课,等待放学,等待游戏,等待长大……等来了秋天盼冬天,冬天来了又盼春天、夏天、又一个秋天,等到花儿都谢了,依旧还是等待!等待约会,等待重逢,等待开会,等待散会,等待回家,等孩子回家、长大、结婚、生子……等待老、病、死……,不是吗?
没有特殊情况,每天早午晚去林间散步,兼听鸟鸣、虫哝、看蜻蜓、晒太阳、喂蚊子……于阳光树影的斑驳里感受季节的繁盛,常常想起从前、少时、乡下,再也回不去了!明年呢,迁了新居以后呢,谁知道!
元宵、中秋、《西湖七月半》以外,谁还会记得二月半、三月半、四月半、五月半?今夕六月半,云为月遮,土润溽暑,半夏去矣。居家,饮茶,读书,复消夏,心安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