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给你,新年第一缕阳光

(2015-01-01 20:58:44)
标签:

随笔

分类: 拈花微笑

送给你,新年第一缕阳光

 

梦魇里醒来,已是新年的早晨。天光尚暗,不知新年第一缕阳光正在哪里照彻。昨夜的酒气已在梦里消散,终于没能等到新年的钟声。早起的人已开始铲雪,一声一声穿窗入耳,听不出爆竹炸响里的喜悦,日子照旧。

新千年时看过一档节目,自东向西,不同地域,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时间里迎接新千年第一缕阳光的灿烂,确有天涯共此一时的即刻感。而今一梦又是一年,一梦又是几十年,不过人生长河里的几片涟漪,随波逐流。便任意止息,奈何潮起潮落,涛声依旧。

最先入眼的,几句新年祝福,接着便是上海外滩踩踏。最小16岁,最大36岁,36条年轻生命倏忽而逝,来不及响起的新年钟声,尚在路上的新年第一缕阳光,无奈何只做了新年的祭奠。他们本是可以大把光阴美美攥在手里的,在新年第一缕阳光照彻的时候。

我的印象里,人群曾经是那么的踏实、温厚、包容、安稳,在我孤寂时,在一个人行走夜路时,在荒山野岭人烟稀少时。如今究竟这是怎么了?这浮躁的世,浮躁的人,为何总是这样不叫人安稳!不叫人省心!

 

旧时消息闭塞,以新年为标志,除了有顿饺子可以惦记,寒假在即有些小窃喜,大抵生活照旧,些许的兴奋亦无处可喧,哪里想得到如今这许多新年的花样。而那时的新年也不叫新年,叫阳历年。过了阳历年,意味着要过大年了,冷冷空气里平添一丝期盼的暖意,仿佛清苦的日子就快出了头了。

新年听钟声,也已是后来的事。上了学,知道了圣诞,知道了元旦,知道了新年来临,北京大钟寺苏州寒山寺常州天宁等要鸣钟108下的习俗,预示消除人的108种烦恼。至于第一次听到的钟声,则是来自收音机里的悠扬,浑厚低沉,安宁踏实,至今时时萦绕,常生怀念。

比起现场的拥挤嘈杂奔波劳碌,我依旧愿意守在收音机电视前静静感受那份千年厚重。有了外滩的无常,更让我觉出家的安稳踏实。联想大哥买不到年前的回程票,新的一年,我更愿意看到:离散者得聚,远行者得归,人人得其好者而从事,说真话,讲实情,知道为何而生,向谁而生,该怎样的生,亦使人人开心,顺心,安心……

 

依旧俗,阳历年的饺子是免不得的。北方人过年吃饺子,不消佐以丰富菜肴,捣一缸蒜酱(蒜泥),拌上些清酱(酱油)、香油、炸辣椒,再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汤,便是一顿完满的早餐了。倘还有些兴致,大人们会温上一壶老酒,依旧无需菜肴佐餐,是为饺子酒。饺子酒,饺子酒,越喝越有。

日子的平淡,有时要靠了些节日来加以渲染和妆点,其中旧俗最是意味深长。眼下一些单纯的娱乐,总是略失厚重古朴,惟旧俗里满满旧时欢欣的印迹,一年一年,一代一代,沐浴了岁月的洗礼,历久弥新。

起床剁馅、揉面,新年第一缕阳光穿过楼角描上窗帘,融在心里,铲雪声依旧,又是一年。肉是同学从老家带回的,酸菜是老乡自家渍的,面是单位定制的,葱蒜是秋天老家早市里买回的,香油是小磨的,酱油是海天“零添加”的,连辣椒有些还是亲手摘的。

便精挑细选,精耕细作,新年第一顿饺子,终于吃不出旧时味道。

 

烧了水,取宝贝寄来的桐木关高山野茶一品。叶芽通体赤黑,整洁净爽,有阳光的印记。与此前品过的正山小种颜色相近,叶芽约略粗壮,汤色舒缓,不妖不艳,不娇不媚。入口绵软,不涩不闯,甘醇内敛。三泡以后,依旧淡淡醇香,回味悠长。

儿子来电话,要他自己的地址,不觉一笑,真糊涂得彻底,难得电话他还记得,想来丢不了了的。新年第一杯茶,念及远方亲人们,满满的牵挂。

早上记起迎接新千年时的张张笑脸,午后电视里便有了各国喜迎新年的盛况,只烟花代替了笑脸,华丽淹没了质朴,世界越来越需要装点,是不是人心也要这样虚假的趋时才够踏实?

我这里没有虚假,白天阳光一抹,夜来一灯如豆,怀里揣了真诚,心上装着热爱,携美好打量世间,拥诗意率性栖居,看尽花开花落,任凭云卷云舒,此心常住于安!

新年伊始,送给你新年第一缕阳光,无时无刻,永不生锈。愿此后的日子:花常好!月常圆!人常在!岁岁年年,年年岁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只记今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