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的味道

(2014-05-21 13:13:53)
标签:

随笔

分类: 五味杂陈

人的味道



    居家无非简约舒适的好,柔和温暖洁净清爽安逸,许你一隅而独享,亦动亦静既不影响了他人也无他人之于的影响,屋中室室中屋长居安存,若四季轮转昼夜交替之和谐无欺,大抵便是我的出息所在了。

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愿望,于现实里却有着重重的阻隔,不由人不心怀了些微耿耿,感慨囊中羞涩,亦感慨生活早已不复了初衷。既舍不得回归自然,便佛说八苦之“求不得”在所难免,平心而论更真实的境况也许不是舍不得,而是回不去了,抑或无处可回了的!

自然本无价,一抹阳光,一方蓝天,一缕轻风,一片白云,一场细雨,一清早的鸟语,一夜晚的蛙鸣,一眼惊艳的花红柳绿,一口清新的沁人心脾,“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一身畅快,……旧时不过少睡个懒觉撒开了腿一溜烟儿功夫的事,如今多已是奢侈品的待价而沽了。

本无奢华心,我只是想那些未来朝夕相伴的一一物什若是能够源于旧时一一亲近过的砖土草木,少些再少些人为的气质和气味,便是最好的了。

几番试着讨价还价终以完败而归,于斯世我是真的学不会争了,何况面对的又都是些为着生存抑或所谓成功的沙场老手,想不做大头已先头胀了三分,惟随顺着的任人摆布又不甘于心,于是求助于同学朋友,大体相近的,人家已做足了功课的,照单抓了来便是,碰得巧了还有些意外优惠更是偏得的窃喜。

这让我更加深切地意识到信任的重要,其实所不甘心的也许不在高低贵贱,而在于那是否物有所值名符其实,若诚信足够等级分明,只消适合了自己的便是最好的。

王元化先生说:“人活着不仅需要使自己温饱,还需要精神养分,而友情就是其中的一种。”我所理解的这样的友情也许不在酒肉,亦不刻意避开酒肉,是剥离了种种浮华外表下的两相寂寂,亦鲁迅先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可遇而不可求。

除去些失望的无奈,我依旧温馨于人间的烟火味道,便不消刺猬间的取暖,人也还是群居的好,兴味相投的可以互助,可以分享,彼此肯搭把手时,生活真的就是充满了阳光着的,不是春天胜是春天。

 

旧时读过的梁羽生仅限于武侠,前几日进了《笔花六照》《名联观止》亦颇多赏心悦目。

名联自不必说,少时正月里走街串巷看遍各家门对的情景如在眼前,一笔一画里裹了春的讯息,算得那时不多的乐趣了的。

《笔花六照》亦多是些怀旧情愫,“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武侠姻缘师友往忆诗话书话读史小识旅游记趣娓娓道来,毋宁又一枕江湖旧梦。许是不争的积习,惟六照之一的《棋人棋事》是我先已笃定了要略过的,既不好斗,当初读了那么多武侠,难不成就是因了“看戏”的情结?我说不清楚。

于武侠天地独喜金庸之《射雕》,想来多是因了郭靖由草莽少年到武功盖世的曲曲折折渐入佳境很是迎合了少年情怀的落花流水酣畅淋漓,从含辛茹苦蒙屈忍辱到大开大阖扬眉吐气,点点滴滴入眼入心,好端端一部励志经典,亦隐隐透着些春意的微茫,寻着这些一一的微茫,从少年青年长到中年,一一花开,一一花落,又一一归于寂静。

 

此前《品人录》《品三国》《读城记》《闲话中国人》等皆不及细翻,我所知道的易中天似仅限于《百家讲坛》,而手上这本《书生傻气》则更像是多出了三分率性来着,是我以为严肃而不失趣味的文字。

世间凡沾了些傻气的,都是有其善良可爱的一面的,傻得温暖朴实默默无闻波澜不惊却安稳踏实,是我喜欢着的随顺与豁达。然沾了些傻气的偏又多是同时比较认真着的固执着的甚至让人有些厌恶着的,不由联想起曹植的“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易中天《走近顾准》里讲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顾准和钱钟书的区别还在于他们对人的看法不一样。钱钟书“真的知道人之丑陋、愚蠢、虚伪,是没法子的事情,知道世界喜欢在荒诞、滑稽里闹成个兴高采烈的样子”(骆玉明《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述评》)。所以钱钟书并不把自己的能力看得太重,也不把别人的荒唐看得太重,因而能够活得干净、明快、轻松、潇洒,在明智清醒的同时保持一份幽默感,还能偶尔任性一下。顾准却相反。在他看来,人也好,世界也好,目前这种状况都是不对头的,而且是有办法的。因为不对头,所以他要革命;因为有办法,所以他要思考。他在晚年不要命地阅读、翻译、思考、写作,就是想找出一个使人类避免苦难、得到幸福的办法来,并把这办法告知世人。可见,顾准其实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尽管他主张“经验主义”;钱钟书则其实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尽管他生活在超现实的学术世界里,而且活得快乐。实际上,真正的乐观主义者是不会快乐的,彻底的悲观主义者才快乐。所谓“乐观主义”,实际上是相信世界总会变好。他总有一个理想模式在那里。然而世界在事实上又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么美好,因此他们痛苦。悲观主义呢,没有那个理想模式,也不认为世界当真就会多么好,现在这样就不错了。结果他们快乐。』

这似乎让我找到了自己快乐不快乐的根源,在于悲观亦或乐观的都不够彻底,盲目挣扎于半理想主义半机会主义的边缘,应了旧时母亲的预言,做不得大奸大恶,也成不了大贤大圣。为着母亲的预言,亦为着还时时涌起的快乐与苦闷,我欣幸于自己依旧有着属于自己的老旧与鲜活,乐观也好悲观也罢,便寒蝉的凄切,亦独有一份悠长。

我之读书向来找自己在先,看世界后之;活自己在先,说教别人后之。所以常常拿来主义,允许自己暂时充当一回主人,写字即是反思,自言自语着时亦无非剖析,反思不得剖析不明则常有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时,想来亦是我的傻气里的认真的成分作祟,依旧我以为的逃不脱的宿命。

 

节气进入小满,依旧寒凉往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于北方的许多人眼里心上,这个小满多是不满着的吧。久无乡下讯息,不知那里可还见得清风拂过麦浪的温柔。

鸟声确是繁杂了许多,往来燕子的翻飞亦越发地殷勤别致起来,除了薄凉,成片的绿意,满径的花瓣,初成的青果,一一都是夏天的样子了。

露水的世,露水的花,清晨一一拂过的绿叶间,触手皆是清凉。

前几日拍过的雨夜花多已零落,惟晓来深处露水未尽的几簇尤其楚楚,世间美好总是短暂。

几日不读书写字,仿佛另一番天地。当当打电话来为《临湖》补了单子是我未曾料想的,大概书总是好的多,便是不读,天天为伍着的,也该染了些许书香味儿的吧。

那书里的字装成的页本都一一源于人的,所以书香味儿亦何异于人味儿。有情的现实世界里,真的希望每个人都长出属于自己,人的味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