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种子的信仰

(2014-05-06 17:07:45)
标签:

杂谈

分类: 闲翻故纸

种子的信仰

夏之初,春方以安。

四季本没有是非取舍之计较,计较在人心,是为年景。

年景好了,人自然欣悦,看周围的眼也就多出几分鲜活,花红柳绿自不必多说,便偶有小恙不快亦不过一个喷嚏两个哈欠抻个懒腰便都过得去的了,这本该就有的原生态,是我喜欢着的自然。

偏偏天道磨人,许你花都开好了时又来一次回寒,亮出的玉腕初绽的腰身硬生生缩将回去裹将起来,一个趔趄跌回春眠的懵懂,心生些许不甘甚或耿耿于怀的小家子气!

自然的花草树木却从来不是这样的,她并不因了世间寒凉人类残暴而心生怨毒,但存一丝气力必欣欣向荣天天向上,定要将这世间点染出一派生机的好。

每见薄凉处花草迎风含笑,便觉出自己挑剔计较里的卑微。

 

读三毛已是二十几年的旧事,《说给自己听》也已记不真切,百度了来: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荫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如果有来生,要化成一阵风,一瞬间也能成为永恒。没有善感的情怀,没有多情的眼睛。一半在雨里洒脱,一半在春光里旅行;寂寞了,孤自去远行,把淡淡的思念统带走,从不思念、从不爱恋。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如果有来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为永恒。”

那一时那一刻那一光景,既说给自己听的,想来是忠实于自己的;既许以来生的,亦想来是自己所愿的,一棵树,一阵风,一只鸟,一次相遇,真的有那么难吗?抑或那只是想像里的一朵初莲盛放!

就算做得一棵树、一阵风、一只鸟,有幸躲过杀伐染污,便真的做得成永恒了吗!

 

人是惯于是非好坏中常立足的,有时这样的争执挣扎甚至相伴一生,是其自以为的价值所在,若别一眼观之,或又是一文不值的,都是人固有的局限,鲜有人逃得出。

于网络的功过亦如此莫衷一是,用着她,亦要无端怪着她。便远离者,亦依着她来标榜些什么,似北方有佳人的绝世而独立,同了前朝遗老遗少的自居,定要讨些要些喝彩的掌声抑或啧啧称赞甚至只微微首肯下也都是好的,像是那样的人生才配得其素养人格之深远而高洁,乍暖还寒时节,颇有些春风无赖的味道在里边。

我之于网络受益良多,亦失之不菲。择其一二者,视野开阔为首要,其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远超出书本阅历,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豪言壮语可一以蔽之者。然为其所羁绊者亦不可小视,不说时间精力眼力所耗,单依赖心起,足使人如执杖而行者,一旦离了失了拐杖,便连行住坐卧也失了自信样。于我尤其更大的收获在于学会了偷懒,算来已有些年不认认真真记些背些东西了,记忆的衰颓自不必说,惟思想里似是而非的放任一发不可收拾的不堪。

少则得,多则惑。所仰仗者,亦必败落之所处,足戒!

至于该不该读,读怎样的字,纸上的抑或电子的,还是各从己愿舒适的好。我依旧喜欢纸上寻字的趣味,至少一灯如豆的光亮相伴,可圈可点可涂可画的释然,却也并不抵制一屏如水的活色生香,社区、博客、微信、空间,虽远隔千山万水,确常有天涯共此时的恍惚,是书本之外别一番感受的偏得。

 

《孟子旁通》说到宋为元灭,南怀瑾先生引两首杂诗,其一说:“记得陈桥兵变时,欺她寡妇与孤儿。谁知二百余年后,寡妇孤儿又被欺。说到满清灭亡又自题一首:“寡妇孤儿自入关,便宜占尽此江山。果然二百余年后,母子君臣出塞难。”与其说是因果,倒不如说是平衡来得贴切,同了这个我以为早于往年看到花开的春天,堪堪已是立夏了的,依旧不紧不慢重温起春天的旧事,无奈之余遂生轻喜,谁能说这不是又一场偏得呢!

写了《瓦尔登湖》的梭罗还留下了《种子的传播》和《野果》两部未完手稿,后人合二为一辑成《种子的信仰》。书名的缘起未得确认,确是我喜欢的。在许多人已不知信仰为何物的今天还能去关心一颗小小种子的信仰,弥足珍贵之余,更像是对梭罗这样的人和他们为之倾注一生所追寻的看似平凡的些许“小事”的一种景仰。是的,这样一些人一些事本身,就是一种信仰。

“我来到这个世界,并不主要是把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是生活在其间,不管它是好是坏。……生命的每种形式都是独特的,不管它对人类价值如何,都应该受到尊重,人类的行为必须受到道德准则的支配。……我不相信没有种子的地方,会有植物破土而出,我对种子怀有大信心。若能让我相信你有一粒种子,我就期待着奇迹的破土而出。”

如果说《种子的信仰》是一本寻根的书,那何尝不是在寻找着人类自身的根,寻找着我们赖以建设自己精神家园的根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立夏三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