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姹紫嫣红开遍

(2014-04-09 12:34: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拈花微笑

姹紫嫣红开遍

前一日逢着两件颇以为欣悦的事,一是湖边小树林丁香初露含苞待放意,若算上草丛里零星点缀的绿、翩翩起舞的蝶、不紧不慢的鸟鸣、融了冰的半池春水和心上浮起些许的微芒,春天差不多便真的来到人间了。为着确认那就是丁香,特意去探视了路旁的丁香的姐妹,虽少了阳光的暖,却也已忍耐不住的春意撩人了。草木花叶同了人的样貌,繁盛时各呈异彩,及凋落后、未开前,亦人之初生时、老迈处,一一差别无多。另一是偷懒睡过了午间饭时,沐在春风轻拂的午后阳光里,久违了的饥饿感觉竟多出几许亲切来。

许多时候人生的春天只开在一个人的心里,自然春天里的一花一叶不过是个引子由头,于无所适从一筹莫展处的一丝昭示一闪灵光,仿佛佛家偈子的醍醐灌顶一语惊醒梦中人,是需他具备了与自然之春天相契合的一一美好,于是眼里才有了春山春水莺飞蝶舞花开鸟啼。

或者更直白地说,便一盏清茶两杯淡酒三五言入得心肺的话语柔柔弱弱散漫开来,则何时何处不可为春天?只消他心里已是春意融融着的了。这亦是那些久不逢得自然春天的人之所以还能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之究竟处。无论怎样,我欣幸着这春天的到来,同了欣幸自己内心还存着的春意阑珊,便开到荼蘼花事了的,亦都是过程里的美好。

旧读朱自清《春》时隐约嗅得出《匆匆》意,而《匆匆》又分明《春》意撩人。不知小学课本几年级的一段《春天来了》,只听得那样几句童音,便已满眼绿树春雨书声琅琅。作为标记性提示,文字便是情,便是景,便是流动的生命了。而那一幕的春读图景原是早就印在了心底的,日日夜夜用生命的泉水浇灌,随时等待一声召唤,恰是发芽的当下。

周作人《过去的生命》写在病中,似春深里的几声咳嗽,话语着实沾染了些“疲劳的颜色”,然于逝去的惋惜亦不失生动的不拘:

“这过去的我的三个月的生命,哪里去了?

没有了,永远地走过去了!

我亲自听见他沉沉地缓缓地一步一步地,在我床头走过去了。

我坐起来,拿了一支笔,在纸上乱点,想将他按在纸上,留下一些痕迹,——但是一行也不能写,

一行也不能写。

我仍是睡在床上,

亲自听见他沉沉地他缓缓地,一步一步地,在我床头走过去了。”

分明别样的《匆匆》,而更加重了我的身临其境。

类似的还有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诗里画,画外诗,更不消半语只言,而人生之冷暖聚散尽在其中矣。 

“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每遇着些这样的文字,则眼里心上皆老家房后杏树李树灯笼樱桃花开的此起彼伏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旧时景象。关于故乡,关于父母,关于一一经历过的从前,都已不自觉地揣进心怀长成年轮。说什么“反认他乡是故乡”?说什么“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任凭着“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只消活着一天,我就是故乡,就是新娘,就是杜丽娘眼里心上全部的“姹紫嫣红开遍”,与何人干?

周作人《雨天的书》自序二谈到自己惊讶于两件事:其一,自己厌恶道德家乃是因为自己是道德家之故;其二,自身既有志为“京兆人”,而浙东人的气质终于没有脱去。私以为是周氏文字表面平平而名声模糊却经久流传最耐人寻味处。

“我近来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但是看古代或外国文学才有此种作品,自己还梦想不到有能做的一天,因为这有气质境地与年龄的关系,不可勉强,像我这样褊急的脾气的人,生在中国这个时代,实在难望能够从容镇静地做出平和冲淡的文章来。我只希望,祈祷,我的心境不要再粗糙下去,荒芜下去,这就是我的大愿望。我查看最近三四个月的文章,多是照例骂那些道学家的,但是事既无聊,人亦无聊,文章也就无聊了,便是这样的一本集子里也不值得收入。我的心真是已经太荒芜了。田园诗的境界是我以前偶然的避难所,但这个我近来也有点疏远了。以后要怎样才好,还须得思索过——只可惜现在中国连思索的余暇都还没有。”

读字到忘我处,亦正是契合时。所谓天人合一,原是没有我就于天或天从于我的分别的,同了菩萨原没有性别之分的一样,本就是一体的混混乎沌沌然而不出于天人男女,又六祖之下下人上上智者,一一佛祖眼中众生平等,是读书人该有的情怀,今之人无可超于智通于慧近于贤入于圣,非嘴上妄自菲薄而先输于成见和内心不觉的自卑也。

说也说得几句,做也点到即止,至于趋势结局,终是握在人自己手里,虽然许多时抱定了怀才不遇的念想,那正是他自己贫病所困处。亦同了人家说我的一笑了之,虽不至恼羞成怒,大抵依然故我着的便是了。

周作人《一年的长进》里说:“这一年里我的唯一的长进,是知道自己之无所知。”

穿越岁月时空,从民国十三(1924)年“知堂”的雨雾里传来,我以为确是对着自己说的。世有万千周作人面孔背影,属于我的只一个,唯一的一个。同了眼下这个懵懂的春天,一分一寸都不离自己全部的姹紫嫣红开遍,是属于我自己的一个人的春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这露水的世
后一篇:自己的天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