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岁月无欺

(2013-05-02 17:08:37)
标签:

缘故

岁月

杂谈

分类: 自言自语

岁月无欺

敲下日期时,心思还停在四月,约略迟疑,抬眼窗外,已添了些许新绿。印象里,五月的风既火红,也热烈,如今都还裹在清寒里,只在日中时稍有显露的不甘。

细雨后,春风善解意,一个日夜间的轻言碎语,田里已零星散落开些耕种的人、机、畜,一眼的希望里,除去手和脚的勤快,也还是要仰仗年景的敦厚,几千年的靠天吃饭。

旧字生花于人家的笔下,怎样都无法写尽心怀,不如沉静,来的总是来过,自己知道的便好。王维《辛夷坞》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大致便是了。

《小蓝本》里多了许多留白,用心地沉默,给拥堵的世界平添了一抹悠远,恰是此时心境,不放一字一句的静好。源于愚笨?总是在人有了之后而生出一种契合,仅这契合,已是暗自庆幸,哪怕那有,本就是虚空、浮光,不正是生命原本的洞识?

近来翻字多了些杂七杂八,如了春来的天气,温凉无常。午间枕上翻书假寐,眼已迷离,心下了了,竟不成眠。李煜《蝶恋花》说:“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大抵境遇的不同,亦并不生分了心绪的相通!

有同事亦朋友的去了北京,腰疼检查时发现已多处转移,不敢打电话,亦不知该说些什么,终要水落石出的再去看他,虽依旧不知说些什么的好,确是两心的踏实。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无论贫富贵贱喜怒哀乐,总要自己的认可,心才肯安宁,倘一息一丝尚存不甘,都做不得圆满。

《老子》有“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不畏,定有比死更可畏、更可贵者。于多数人而言,死是恐惧,把个人生拆解得七零八落,愁云惨淡。你若说人生不是一出戏,却又奈之何?你若说人生是一出戏,便是以怎样的姿态亮相?

昔五台邓隐峰禅师在公开场合既显神异,担心被人理解为有惑众之嫌,于佛法不利,来到五台山之后,即决定在金刚窟前示灭。他先问信众:“诸方迁化,坐去卧去,吾尝见之,还有立化也无?”信众道:“有。”禅师道:“还有倒立者否(还有倒立而化的吗)?”信众道:“未尝见有。”隐峰禅师于是倒立而化。奇怪的是,他的衣服居然整整齐齐地顺着身体,没有倒挂下来。后来,众人商量着把他的尸体抬到火化窑里荼毗,却发现无论怎么用力,他的身体却屹然不动地倒立在那里。远近前来看热闹的人,都惊叹不已。当时,邓隐峰禅师有个妹妹,是个丘尼,也在场。她看到哥哥这个样子,于是上前拍着他的尸体,呵斥道:“老兄,畴昔不循法律,死更荧(ying)惑(眩惑)于人?”说完用手一推,其尸体偾(fen,僵仆)然而踣(bo,僵仆)。

且不说虚实,单是这样一份态度,便是由衷的艳羡。那是他人的一生一世,换做自己,如何?曾幻想着逆风而上,去看那风吹来的地方,是否春暖花开,是否安然静好。像是依了一闪的心念来寻那生命的出处,早已淡忘了的往事前尘,才发现内心的贪婪、无住,早已根深蒂固。木心说,“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的秋天吹来的。”春天呢,四季呢,人生呢,从哪里吹来,又吹向了哪里?

试想,若将《小蓝本》的留白填些意思,该是些怎样的图和字?亦或另一类留白?试想,若那留白的不是《小蓝本》,不是青春的扎西拉姆·多多,而是《春秋》《九歌》《史记》《红楼梦》……,是仲尼、屈原、司马迁、曹雪芹……,又做何语?一些事,总要一些人去尝试的吧,于文字之外,还能生起些意境,亦不失一份功德。虽不同于左思《三都赋》的洛阳纸贵,于己买得三分心境,于人增添一分随喜,也是好的。

“一次次将自己投放于陌生的境域,享受着无知带来的开放感,在开放中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认识世界。”或许,我们缺乏的正是这样的勇气,不是怯于面对,便是舍不得放下,直到秋风吹来,不是没了气力,便是没了时间。于是人生便在我们手里轻悄地放逐,却让内心背负起“他生未卜此生休”的沉重!

“活着活着,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活出了一个生命的跨度,才开始对人生有了一种隔岸观火的灵慧,开始懂得对未来的自己虚怀,对曾经的自己悦纳,岁月无欺。”果能悦纳虚怀了自己,非但无欺,亦得安宁。一个人,只有先学着懂得了自己,才能懂得这个世界,懂得人生。这亦是人之所以要从小往大了长的缘故吧,岁月无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漫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