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半月
(2012-05-28 22:57:16)
标签:
江南宋体《梦溪笔谈》山水间徐霞客游记杂谈 |
分类: 如是我闻 |
离家半月,丁香花开了又落,傍晚依稀余香犹在,不知是自己想来还是花的留恋。窗前的金虎不动声色,栖在盆沿处的细茎蔓草野花已枯成一脸萎黄,见风犹颤,惹人怜惜。
儿子周末回家时见到有蜘蛛结网,瞬间便是旧时房前屋后的景象,那些被我有意无意打杀的虫儿,并非有意冒犯的吧。既做不得本来无一物,便要时时勤拂拭的好,惹了尘埃即成烦恼,不经意间已害人伤己,足戒!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除去节俭,更是少招引些小蚊小虫前来投生,免得又要动用飞机来洒药灭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晚饭后散步,行走间多了些许沉重拖沓,已失了山水间的步履轻盈,又是感觉?蚊子确是实实在在多了起来,躲与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边挥了手做游泳状边加紧了脚步,于是所谓散步便成了赶路,早不复了行走山水间的从容。便是如此,终是快不过小蚊的迅疾,回家看时,手上头上已起了几个小包,愈挠愈痒。怪不得蚊虫,环境使然!说到底,它与我一样,都是受害者。
江南树茂草盛荫浓绿厚,却并不见有人于道板间去铲除那挤出的花花草草,再自然得不过。北地少有江南的滋养润泽繁荣丰厚,好不容易长出些草芽,才要盖过浮土便被生生铲去干死一边。为活计而活计,倒有了些“磨洋工”的况味,只要有活可做有收入可拿,房屋桥梁亦可以建了拆拆了建,眼前耳边心上无处不是,想不麻木便也只能学着旧时些个童谣:“蛤蟆蛤蟆气鼓,气到八月十五……”天地造就了人,亦或人营造了天地?
《梦溪笔谈》载,昔钱塘石堤有“滉柱”者,以折洪涛之怒势,“不与水争力,故江涛不能为害。”可惜为图利者所毁,人有献说转运使者:“自浙江税场以东,移退数里为月堤,以避怒水。”众水工皆以为便,独一老水工以为不然,密谕其党:“移堤则岁无水患,若曹何所衣食?”众人乐其利,及从而和之。
相类事尚有许多,旧时边患未竟,常非军力不及,而戍者一念之私:既净,何来用度?“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解甲归田,再去过从前的苦日子,哪里比得上坐享其成的滋润,管它良心不良心,我良心了天下,天下谁人来良心得我?时不时扮成敌者来袭,得过且过的更好!如同唉了咬怪不得蚊虫,错亦不在当事者,而在滋生这种观念行为的天时地利。杂草不除,何以养家糊口?一些时候,我们劳心费力地培养出一批破坏者,便是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而不自知。看看身边的行色匆匆,连同自己,有几人是清楚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
人在寂寞时,才会想起读书。如同去下一局棋打一场球K一回歌逛一次街亦或大哭大笑一场,只要愿意,没什么特别,亦分不得庸俗高尚。往返几千里看一眼外面的世界,亦不出一场寂寞的不甘。久居一地,总有些熟视无睹,歪斜的路灯,错误的标语,腐败的池塘……还不是早早便已是这般不堪了的!
木心说:“行人匆匆,全不知路上发生过的悲欢离合。”
有心情有时间有能力时,出去看看也好。无论外面还是家里,每当我思考生命的意义,便是寂寞。而寂寞了,能去翻翻山水,倒也乐得!回看自己的生活,这般随顺的无争,会不会是另一只眼里的消极?青蛙迟早都会死的,若闷在慢开的水里,着实难堪!学不来江南人精致的生活,至少可以借鉴一下观念,是为善待。
怎么就想看《徐霞客游记》了,翻了几个版本都不大中意,并非书之过,而是担心自己承受不来。人若有了担当,何愁惊艳当前!读书是,行路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