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寂寞的画廊

(2012-03-31 16:58:46)
标签:

邓丽

雪山路

宋体

寂寞的画廊

开成

杂谈

分类: 旧日情怀

向晚风住,夜来小径已不见了积雪,湿漉漉沉静的温润。遍哼京剧黄梅与邓丽君,凡是记得词的,无所拣择。偶遇行人便气缓声舒,空旷处则抑扬无拘,自成一派快天乐地。“白”诗有“老慵难发遣,春病易滋生。”倒也暗合了春意!

才生起的几朵浮云,恬恬淡淡地荡在空里,悠闲更胜于我。照了百千万年的片月稀星,并不如何疲倦的展开新容,执手相看。这世间定是美好得无以复加,惹得天荒地老长相厮守,“惯看秋月春风”!

转回路口,火苗人影相映,空气里纸烬烟熏味道,又是清明了!

超市门前已厚厚垒起纸山,金砖银锭大洋美钞,满满的人间福禄心愿,却不乏阴冷潮湿杂在心间明明灭灭。于清明的记忆,少有晴朗,总是罩了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场细雨绵绵,千年泪眼婆娑。

陈之藩《寂寞的画廊》里说:“每一个人,无例外的,在铃声中飘来,又在画廊中飘去。”“永远不朽的,只有风声、水声,与无涯的寂寞而已。”想来还有细雨清风,和天上的星月。

去年的此时在做着些什么已经记不得了,只是活着,与春风一道,等待季节的召见。过往的轻贱,莫如一片落叶,两抹浮云,三分逝水的惹人怜惜,半声叹息亦是隔年的陈旧,当初似不曾舍得!

三月轻寒,薄如蝉翼,又绵密如织,将天地万物笼了个干净,始终让我觉得清明尚早,仿佛刚刚还是除夕元宵的灯红月圆,转眼又是一春。我们在收获的路上认真行走,有些气喘吁吁,时不我待,却将白哗哗的光阴丢在昨日。

就在刚才,梦中醒来,谁的流年?

《知堂文集》有小林一茶《俺的春天》俳句:“我们埋在俗尘里碌碌度日,却说些吉祥话庆祝新年,大似唱发财的乞人的口吻,觉得很是无聊。强风吹来就会飞去的陋室还不如仍他陋室的面目,不插门松,也不扫尘埃,一任着雪山路的曲折……”

无聊再加无聊,恰应了此时心境,赤条条去了伪饰,久违的哀而不伤?

望见窗外一眼灰蒙,继续埋于字里,看别人的日子。“虽然明知逝水不归,落花不再返枝,但无论怎样达观,终于难以断念的,正是这恩爱的羁绊。露水的世,虽然是露水的世,虽然是这样。”终于还是想念起母亲,在这个春上。

想念些什么呢?那是江水初融的日子,已过了清明,花瓣嫩枝开成心上一丝颤动,毛毛狗拧成的“叫叫”声早已响过,能嘱咐的该嘱咐的已重复了几遍,我们一一点头答应。拉拉手,摸摸头,轻轻拂去身上几根草芥,扯扯撕破的衣襟,“等我能动了也该给你们做件新衣了!”余下的便只剩了目送,挥手,浅浅一笑,算是做别……那时并不懂得那沉静笑容背后,是怎样的波澜,只念着盼着她能好起来,早些回来!

不经意又流了鼻血,发现时已滴在了衣襟,整洁的不曾撕破的衣襟,如绣了紫色的花,开成昔日年华。那时母亲不曾流过鼻血,定是化成了牵挂和暗地里的泪光,生命需要力量,如同爱是一种能力!

再没穿到母亲亲手缝制的新衣,却始终有一丝温暖,如旧时母亲的目光母亲的手,那是流在身体里的母亲的血的滋养。虽然不如她的坚强,却始终怀了颗感念的心,于世间的阴晴冷暖。

据说“明前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素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龙井碧螺春皆是。极目远眺,云里雾里锁着块绿色江南,剪剪轻寒里有柔软的静暖,虽是北方,却觉得那里有母亲的目光。

母亲是不曾喝过“明前茶”的,却并不影响我于“明前”生起的想念,如了这《寂寞的画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假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