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南宋体衣食住行春暖花开位极人臣杂谈 |
分类: 切切丝语 |
“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根叔”的精辟,用在吾乡,亦不过分。那个自己随便怎么说,却不允许别人说一句不好的地方。尽管那不好,也许是真切的。
从乡下到城里,一直行走在繁华边缘。习惯于清孤萧条偏僻冷落的居处,很难想象,把自己落在人群里,每日于车里路上耗去两个小时生命的无聊,是何等的无法忍受。即使偶去省城,京城,惊羡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同时,亦生起一股对幽静的怀想,下意识的提醒,这里不属于自己,自己亦不属于这里。不管这种不适源于自己的落后,亦或周遭前卫时尚得异乎寻常,外强中干。我不是说大都市便是不好,这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少了分尊重甚至景仰,让人家的沾沾自喜忽地落了空,或是嗅到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醋意时的恼怒,便是有违了初衷。我只是觉得那吵闹,喧嚣,本不该是生命所固有的,你若喜欢便是,并不影响我不喜欢。尘归尘,土归土,相安便好。
不愿意别人对于喜好说三道四,原以为万事都有原由,换个角度便可以宽容。原来不过是一种羡慕的嫉妒,人家可以有自己的思想,想说便说了,想做便做了,不理智?却自由。不用装腔作势,道貌岸然,费尽心力的累。如果可以,谁不想呢?位极人臣,依旧还想着要面南独尊,权力的本质,更多时是自由,随心所欲,无限占有。野心不好吗?那是怎样一种狂放不羁的酣畅淋漓!无论境况如何,如果不是置身其中,都没有权力对于另一种境况说三道四。因为不配!
世间道理,每天都有人在讲,讲了几千年,还是会变出许多道道来,好继续讲下去。即使信了纪晓岚的话,也还是有话要说,源于自己,和许多人听不懂,或听不进那些老生长谈。毕竟生活是日新月异的,文明是飞速发展的,不学习新事物,便是“你out了”!但我还是觉得,所有的声音,不是情不自禁,便是不平则鸣,都是憋着实在难受的产物。
四季轮回,人有衣食住行以应之。若不是天灾人祸,已很少有人因饥寒困厄致死致残。即使旧时的乡下,冬天御寒的手段亦花样百出。窗户纸糊个里三层外三层,一铺大炕一台灶,做饭取暖捂被窝一应齐全。实在冷不过,还有火炉,火盆,大家大户有条件的便添了香炉,手炉,脚炉的。确有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总也有几床被子披盖在身,瑟瑟于屋内一角,只得了些邻里帮衬,总能躲过严冬,看得到春暖花开。
至于酷暑,经历的太少,鲜有经验可谈,想来生活在“四大火炉”中的,亦会有许多妙招儿,也未听闻因伤热而死伤了许多人的。即使某年江南大雪,冰雨,群起抗灾时,除了多些损失,竟还有美好记忆留存,却是所失之后的偶得了。毕竟“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的
倒是一些自戗而戗人的刀兵之苦,情急醉酒的交通事故,诸多因素造就的各类病痛,每年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吞食着,数不清的鲜活的生命。那亦曾是别人的父母,孩子,兄弟,姐妹,夫妻,……无论种族,肤色,国籍,对于亲人,这样的别离,情何以堪!
这样一些人祸,甚至天灾,大而化之,便是出自人心!
人的情绪起伏,远胜于四季的枯繁跌宕,除了还寻得几个字的踪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拿什么来应对欲望的挑战?如何才能躲过内心的风霜雨雪,等到太阳升起,或春暖花开,如衣食住行之于四季的从容,坦然?而不是守着阳光却看不到前途,置身春夏而心生冰冷的,想着逃亡或选择绝诀!
一个人若懂善恶,识因果,定能走得出情绪的阴霾,做得了人,存得了身,立得了命。即使平凡着,亦好于恶毒千倍,万倍。我们都太需要一份,对于情绪的把控了,真正操之在我的:喜怒哀乐,皆各有所衷!得趣,亦不外生活,不负初心。
已是霜降,于季节更迭时,也该为自己的心情,织一件暖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