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事

(2011-09-14 16:34:10)
标签:

临水

宋体

连环画报

张爱玲散文全编

开卷有益

杂谈

分类: 旧日情怀

开卷有益,于我并非是受了谁的教化,却是环境不经意使然的。那时对于文字,便是一个个难关,因为要知道文字后面的故事,即使是似是而非的,也还是囫囵吞枣地一路啃过。可惜旧时家里最多的只有《连环画报》,若是多些当时的“禁书”来读,人生,思想之境界亦当是另一番局势的吧!

惟一开阔了视野的,是扛上一箱《连环画报》,与同学扛来的一箱“小人书”互换着来看,直到有人喊他回家吃饭,方才依依离开井边,各自扛了属于自己的“书”,回家。也是机缘,这个同学已成了日后走得最近的哥们,朋友。每念及旧事,总会提上一笔,以为乐事。

大体同学,战友,老乡,不用太多沟通便很容易成为生活中的朋友的,与同一方水土,和一些共同的经历,过往,甚至生死相托不无关系。人最在意的是自己,凡与自己有了些关系的,便亦是肯付出关注的。至于到得怎样的程度,便又多了脾气,秉性,爱好,和处事风格等诸多因素了。总的说,朋友多的,亦是交往广的,反之亦然。而真正的朋友,却与交往多寡关系不大,那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契合,所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生活着时固然离不开朋友,而寂寞时,若能想起,若还能分享一分甘苦,便是真正的难能可贵了。

奢华了近一个世纪,张爱玲仍在用她千姣百媚的文字,和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蜜意地告知人们:“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缘分;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种不幸;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无奈;在错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种残忍。”在我看来,这般见地,更多的或是全部指了异性。这便是了,同性间的友谊再如何之深厚,总是不够究竟。世间本就是男女组成的,离了哪一方便都是不再健全,完美的。何况她是写得出“他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房里有金粉金沙深埋的安静,外面风雨淋琅,漫山遍野都是今天”的张爱玲!

手边是一本《张爱玲私语录》,今年六月才出版的,尚无闲暇细读。里面是宋淇,邝文美夫妇与张爱玲的书信往来,张爱玲语录,以及宋邝二人眼里的张爱玲。是她1955年离港赴美后,主要文字的首度公开,喜欢的朋友不访一读。只翻了翻,便已觉出另一个张爱玲来,传奇也罢,平凡也好,并不如别人眼中的那份不平。毕竟是张爱玲,情愿不情愿的,一段平淡而舒心的日子,似被她过早的一夜走红所忽略。从35岁到75岁,整整四十年,仅是这般随顺,沉默,便是让人肃然起敬的了。

认识,阅读张爱玲,起于陈子善 199343《文汇读书周报》“张爱玲抶文钩沉记”和同年94之“张爱玲二贺《皇冠》及其他”,还有所载的两期共6篇抶文。年底便淘得浙江文艺出版社92版,由来凤仪所编的《张爱玲散文全编》。里面有《流言》初版的封面旧照,一眼便是骨子里的张爱玲本色,虽隐去面容,一袭传统对襟宽服,上有云卷袖带,不觉让人怀想起明朝官员的“补服”来,透着“临水照花”的孤傲,敏感,卓尔不群。她说,“人生的所谓‘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却是将哲学里最艰涩的话题调侃得轻松而鲜活。

一个故去了的人,还能将些旧的事,旧的人,于文字里与人分享或成为生趣,谈资的,便是一种有价值的增益了。不管后人如何评说,她都是同了千百年来的经典一样的不朽着了。其实读与不读,如何来读张爱玲,便亦是个人“生趣”的随顺了。因年代有些久远,有些是不甚懂的,但人性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看着那些极致的话语,由衷的一笑,便是有得了。而对于发掘,整理,研究张爱玲的人,对这本《私语录》一定是有话要说的,我倒有些期待看到陈子善等的相关文字了!

“每次想起在茫茫人海中,我们很可能错过认识的机会——太危险了。命运的安排多好。”便象是由开卷有益,而说到张爱玲,人生许多时候并非计划好了的。原本要说的未说,却堆积了一大团看似铺垫的杂七杂八来,竟也是意外着的无心插柳了。而要说的呢,也似轻描淡写了许多,只几十个字便了:自从知道了那些自己所敬佩文字的后面,也是如了自己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欲,可读的书便去了十之八九!

纪晓岚说:“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然超不过古人的范围,又何必再多著述。”并赋诗一首:“千生心力坐消磨,纸上烟云过眼多。拟筑书仓今老矣,只应说鬼以东坡。”便是《阅微草堂笔记》的初衷了。

倘若人生,确是计划好了的,便失去了许多艳遇的惊喜,变得苍白而乏味,“不亡以待尽”的悲哀着了。不喜欢命题作文,也许便是源于此的吧。信马由缰的,走到哪里便是哪里的,挺好!

所谓文如其人,便是要真用了心的!这样的话题,已超越了自己的深度,不如打住。

 

旧事
    选了再选,终还是较旧时的多了几分花哨。好在是有创刊时间的,便多了一分岁月的痕迹与亲切。


旧事

旧事
    旧时的“小人书”,纸张多为淡淡的草黄色,象极了书画用的宣纸的效果,比眼前的要厚道,朴实许多。
旧事

旧事    这该是个台湾的版本,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可惜网上没有,相机又不在身边!

旧事

旧事    这亦不是自己读过的版本,依旧网上未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月过中秋
后一篇:闲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