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0718
(2011-07-18 16:21:45)
标签:
中国宋体五千年文明常用字词千里马杂谈 |
分类: 五味杂陈 |
打开文档,敲下文字,时间流淌成周而复始。盛夏,每根毛孔的鲜活,任意泛滥开来,蠢蠢欲动着的,流年暗度!屈指算来,四十有余,去掉一些无知无名,依旧四十有余,竟出落成半世流离,确是心无所依了的。不知谁家的光景,牵出这些新愁旧怨,都付与蕃秀,同此荣荣升升,衰衰落落。
夏季的凤凰山,有一半是可期可许的,当是胜于秋后的绚烂。峡谷归来免不了的腿疼,竟有些享受着的痛快了。出行的愉悦,可以是所见所闻得来,可以是行走风景里的,可以是超越和征服着的,也可以就是出行本身的,甚至只是想想便陶醉其中的,只是因人而异了。发自内心的,装是装不出的,只一句话,一个眼神,或仅微微一笑,便已表露无疑的。何止出行,一切皆在不言中的。
断断续续的修修补补,没完没了的漓漓啦啦着,差不多年年如此,差不多依旧的破败。不肯间歇的轰鸣,算是这个夏季额外的奖赏。偶尔会有些烦,在听不清电话,或是想好好睡上一觉时。这便是不破不立的吧,想想今天的大连,若不是当年“薄拆”的好。
同样是拆,更早些的吴晗,却因有失历史学家身份的行为,饱受垢病。于今看来,与罪过比起来,竟算是轻的了。拆什么,留什么,已不只是学问,也不仅是政治,而是要放在人类的范畴来解读,评判。
网上说中国缺少基辛格样的战略家,愚以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中国最民族,最先进,最极致的“大家”,常常就在民间,就在我们身边。也是因了这样的“大隐于市”,政治的风波,竟还不曾完全割断五千年文明的传承。
至于一些人“中国文化的根基在台湾”的说法,也不完全是没有根据的,现实的。倘若伤了一些人的面子,倒真该彻底反思一下的了。仅从时下的教育体制,内容,形式,即使抛开简化了的文字,和常用字词数量的差距,就算暂时还不够彻底,也便是迟早的事了。
文化,一个民族赖以繁衍生息的根基。无论什么样的政党,若想江山永固,离了文化的传承,便是无根水,无本木,干涸,凋零便是迟早的了。有记载的几次异族统治,稍长久的,都是被汉文化所趋同了的,满清尤是。
破了茧的蛹,可望羽化成蝶。破了面的镜,便很难再有团圆的时候了。
半生的时间里,都不曾断了对生命的思考,不管哪一个层次,总脱离不了自身的苑囿,也总是一次次回到原来的地方,渐渐的有些倦了,累了!回头看,更象是宿命般的,硬生生就写在那里的。“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精灵剥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说不清道不白,看不透想不通的,未必便是不存在的!
应季果菜多了起来,本该胃口大开了,却象是坐进了一盆火的,一味地烤着,反倒什么也吃不下的了。只想用些清凉,从头到脚,由里到外的,将这些火热涤尽,连同一身的汗渍,满脑子的尘滓。
又是午饭时间,一点提不起吃的兴致,可吃可不吃的,便由着邀请的随顺,就算避一避窗外的吵闹,也是好的。
凡是与家沾些边的,总是觉出些温暖的舒服。大抵不用装腔作势的客套,连吃些什么都是做得了主的,不要看别人脸色,亦不用别人看自己的脸色。这样的后果便是容易舒服得过了头,不知不觉间竟吃的有些多了,却是出乎了意料的。没有了阳光的直射,饭后百步走,也变得轻快,从容了。想想那些“宾至如归”,“如家”,“回家吃饭”的用意,还是比较符合我等凡人口味的。至少不如那“另类体验”,“别样生活”,“至尊享受”等的讳莫如深,让人不托底的惴惴。我不知道,还有比家,更温暖的地方吗?
窗外的轰鸣,算是暂时停歇了。一瞬的寂静,原来这样的美妙。一下午的潮热,似也就此凉爽下来。此时此地,一些人坚守的,却象是与另一些人没一点关系的了!
大热天的酒,想想都让人打怵,不得不去的,便真的是应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