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做人间照夜灯!

(2011-06-24 21:07:41)
标签:

宋体

《论语》

恶语伤人

嗟来之食

子夏

杂谈

分类: 五味杂陈

日子一天一天的翻着。凉了,热了,又凉了。阴了,晴了,又阴了。白天过了,是黑夜,然后又白天了。连四季,春夏秋冬,都一成不变的周而复始着了。冰雪化了,春寒料峭了,草绿了,花开了,蝴蝶来了,蜜蜂叫了,下雨了,落花了,结果子了,知了叫了,秋风起了,树叶黄了,燕子去了,庄稼丰收了,万物冬藏了,大地一片洁白了,鞭炮声声里,又是一季春来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却不同了。“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何止那眼中泪,心中人,点点滴滴流走的,还有我们的青春岁月,曾经的梦。那些昨天,那个满头黑发叫做少年的,去了,便不再回头!只将些旧貌和些记忆,静默成泛了黄的扉页,日升月沉,渐行渐远着了。于是有了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当憧憬不再,回味便成了生命的主题,不经意间升起的暮气,慢慢弥散开来,由心里,到眼里,到每个角落。

一些的旧相识,只几年不见,便胜过了岁月的急促,匆匆得有些不敢相认了!倘是神情健朗的,寒喧叙旧,瞬间回到从前的,彼此欣喜之余,互道些珍重的话语也是好的。最不愿面对的,除了些不幸的信息,则是失了健康的的委靡,甚至是劫后的余生。源于并不深厚的关系,也就难得种种变故的过程,只面对这样的结果,连搭讪都是矛盾的。我们可以站着讲话不腰疼的大言不惭:“万病皆可心药医。”临到自己,还是生理,环境决定人心境的时候更多。这便是“事非经历不知难”的吧,毕竟病没长到自己身上,如何的感同身受,也还是隔靴骚痒,再怎么劳心尽力,就是痛快不起来的。所以,一些的安慰,开导,变得无足轻重,甚至让人感觉到一种被怜悯的自卑,便是适得其反了。

对于病者,残者,弱者,总觉得尊重是首要的,人格人性的平等是前提,否则所谓的慈善便成了“嗟来之食”!世间许多怨气,不平,也大多由此处生出。“学问深时意气平”,也只是修养问题,毕竟“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的“君子固穷”,许多时候并非出自本心。时也,运也,命也!中国人在礼数上有个讲究,叫“宁落一屯,不落一人”。意思是说,拜就都拜,拜这个不拜那个,反倒会得罪更多的人。想来是由《论语》“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所来。有国有家者尚如此,而况老弱病残,流离失所。佛眼中的“众生平等”,不只很难实现,观念的建立也还尚须时日。身在其中,颜面无存,我们真的没有什么值得趾高气扬的了。记得多年前看过一个故事,一位富豪举行生日酒会,佳宾云集,场面盛大而华丽。有专业摄影师为全家留下许多精彩瞬间,最后富豪选择了一幅全家福,挂在自己的居室。照片的后边,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正蹒跚而来,那一脸的憔悴与期盼,正巧与镜头交汇!如果富贵是让人羡慕的,富豪的举动却是令人佩服和感动的。尽管未必完全读得懂他的用心,至少那不会,也不需要是一种炫耀。相反的,倒让人读出些慈悲,惭愧,警醒。为自己的视而不见,为近在咫尺的贫富悬殊,为徒有虚名的无能为力。无论哪里,有乞丐的地方,一定不是天堂。

人生在世,最难是平和。处上少孤傲,居下不谄媚,皆源于一种内心的平静,谦和。平常所见,不平则鸣居多,理直气顺却少。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父子般的亲情,和颜悦色尚不可少,怀一份真诚与他人,便更是难能可贵的了。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半夏寒。”在佛教里,给人希望,也是一种布施。如沐春光,如坐春风,恰如一灯灭得千年暗的普照,那便是人性的光辉吧!

“好将一点烘炉雪,散做人间照夜灯。”若能多些这样点灯,传灯的人,世间便可少些寒冷,黑暗,和苦难的吧!但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去花还在
后一篇:蝴蝶飞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