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好,山水更胜
(2011-05-06 23:10:09)
标签:
江南小桥流水人家宋体北京卫视良辰美景杂谈 |
分类: 五味杂陈 |
山雨欲来风满楼,无论入画入诗,在他人眼里,都是好的题材。好就好在表面祥和,暗藏玄机。政治的引语,也是离不开自然的。不置身其中,是无法体会个中况味的。苍凉?悲壮?如绝死前的宁静?全没有作壁上观的酣畅惬意。也许不尽然,毕竟有些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蒙在鼓里的,如我只见得江南的好这般,便是那醉在其中不愿醒来的无可救药的人。
久居平原,常常会想念山峦的峻峭,江河的壮阔。羡慕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心里未免有些不公。眼前的雨,是被风一点点吹落的,弥漫开来便是一张遮天的网,将浮躁与干涸一并收了去,又将一把嫩,涂成远近枝条的错落,慢慢牵引了眼光的急切。远方,草色遥看,绿满天涯。毕竟是北方,再学上三千年,还是染不成江南翠绿的泥泞,即使梦里,也听不到吴侬软语的莺喃燕呢。连文字都是直白的,硬要绕上几匝,总是怪怪的,如同犯了阳明,上热下寒,无法消受,更加的难以将息了。生长在北方,注定要比江南,多一分耐受,多一分豁达,多一分包容,尽管那包容里有着丰富的羡慕甚至嫉妒。这样说来,或许那江南更加的自负起来,非但不肯洒半眼的山水与我的北方,就连眼角的那一抹绿,也竟奢侈得肆意挥霍了。而在我,那是要等待大半个年轮才得一见的。
这样的优越,滋养着闲情逸致。若不出些才子佳人,弄出些悱恻缠绵来,便是枉负了大好风光。“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透过汤先生的眼,那良辰美景也不全是一片大好,竟是种下些怨的根苗。却原来,人同此心,只是北方人的怨,更直接更平民化的多些。单那粗犷个性,就消受不起百转柔肠的折磨。大不了一袋闷烟,几声叹息,差不多是天大的事了。
近水知鱼性,在山识鸟音。不在江南,本没资本对江南说三道四。但我总觉得,江南的好,山水更胜过了人!去年转了一个帖子:“~你没资格骂东北”。不知道~对东北了解多少,但我肯定~既不是东北人,更不懂东北。懒得揣摩~骂东北的居心,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有更多的东北人知道了有个叫~的。平心而论,我也常常看不惯身边的人和事,连自己也有些许的恶习不改。倘一个鸡蛋里生出了骨头,便连鸡都要算做大奸大恶除之而后快。那你~不妨也在夜里偷偷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到底是个什么货色。需知,江南的好是融了北方更多的包容的,只是不那么小肚鸡肠的罢了。晒干了,也重过你的小桥流水人家。
只是,本山大叔的话让我很无言:“能让观众笑才是硬道理!”和~如出一辙。所不同的,人家做了不说,大叔是敢作敢当。如刚刚北京卫视传来广坤的撒沷声,我一点也觉不出笑来,即使真笑了,也象是被格吱了的,有强迫之嫌。这样一种价值取向,于我也只能是一声叹息!多少有些悲凉。我倒宁愿拾捡些旧时江南的残羹冷炙,用心炒制属于自己的人生盛宴,尽显世情冷暖,善恶美丑,为生命存些厚重。笑贫不笑娼的年代,即使是倚门卖笑,也要周正体面的才好。人离不开娱乐,但被娱乐了的人生总还是过于单薄苍白了些。
“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未见黄梅,已近黄梅。这样的季节,到底还是让我想起江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