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摩洛哥第一天-好吧我还是把吃放在了前面

(2012-01-24 00:04:53)
标签:

摩洛哥

羊肉

塔吉锅

牛肉

北非

奔驰

旅游

分类: 行者无疆
    大年初一,老爸生日快乐!
    圣诞节本来打算是去埃及,然后埃及爆发示威游行。然后忽然看见卡萨布兰卡这个地名,想到北非谍影,于是就跟ywy说我们去卡萨布兰卡吧。查了查签证,查了查游记,北非摩洛哥成行。这一路我们都是哼着卡萨布拉卡这首歌的。可惜,最后还是放弃了卡萨布兰卡没有去。因为号称卡萨实在很无趣。
    我常常把摩洛哥和摩纳哥弄混。从这次以后再不会了。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君主制国家,官方语言是法语和阿拉伯语,曾经是法国殖民地。南部有个地区叫做西撒哈拉,是个争议地区。wiki上说有40多个国家承认西撒哈拉的武装政权领导的“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国”为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之一。摩洛哥又宣称自己控制西撒哈拉。于是我就问YWY,我们方不方便去西撒哈拉转一圈,然后我们也承认那个国家,这样多去一个国家~?YWY同学调研之后发现,西撒哈拉与摩洛哥之间的边境是世界上地雷最密的地区之一。我没有像我爸一样对地雷了解详细,也没有他踩到地雷还没炸的好运气,更没有明知有地雷还往雷区闯的勇气。西撒哈拉计划作废。现在我不承认他是一个国家! 
    在英国的中国人申请摩洛哥签证还算蛮方便的。不用预约,按时去伦敦大使馆就可以。材料无非就是那么几种,宾馆预订,来回机票,学校证明,银行证明,旅行计划。据说国内签摩洛哥签证极其繁琐麻烦又纠结。后来证明我们在摩洛哥遇见的所有中国人都是从英国过去旅游的:D
    出发的第一个教训:永远不要相信英国火车会准点。从牛津去gatwick为了省时间还是决定坐火车走。于是火车晚点了45分钟。过安检的时候被要求翻出包里每一个角落查炸弹。我们是要多笨啊才会把炸弹藏在背包里?时间被浪费的差不多了,一路狂奔,gatwick真是太大了…… easyjet很少按点起飞的。交通工具控YWY说飞机的起飞时间是按关舱门开始计算。平时在英国坐飞机都恨不得到了起飞时间才开始登机。这次偏偏我们在起飞前5分钟跑到,然后一边拼命求地勤一边眼睁睁地观赏了飞机关舱门全过程。改签第二天,50镑一个人。改签费比机票还贵了。> <. 幸运的是机场附近的宾馆比两个人往返牛津的价格还是便宜的。
---------------------------------------------------------------------------------
    终于到了摩洛哥,手持中国护照,过边检前先被查了一次,过边检之后又被查了一次。边检的时候看着边检官跟我前面的阿拉伯妇女有说有笑,到了我就一脸严肃,一直在纸上写着什么。于是伸头一看,喵了个咪的……他在我填的入境卡上把每个字母描一遍……
    摩洛哥第一印象,边检对中国人不友好。
    摩洛哥第二印象,马拉喀什机场真漂亮。问讯处和休息室是阿拉伯鸟笼子。飞机时刻表是眼睛。
    摩洛哥第一天-好吧我还是把吃放在了前面

摩洛哥第一天-好吧我还是把吃放在了前面
    摩洛哥印象之三:马拉喀什机场打车很纠结。
    摩洛哥的货币和RMB价格差不多。1RMB:1MAD=1:1.2x。
    机场打车没有人打表,大家张口都要200. 但是网上攻略都说能讲价到50或者80. 一出机场一大堆摩人嚷着阿拉伯语呼啦一下把你包围了,几乎没人会说英语,会说的也只是说个数字。法语倒是更流通些。顿时我们俩就傻了。最后采用:我们就说80,一口咬定80,说不拢就拖着行李走人策略。 最终还是100打到了车。 之前看游记,虽然摩洛哥人爱宰游客,但是如果说好了价格,他们就会很有诚信地按照这个价格来。不会像某些地方的司机(真丢脸啊……),到了途中再变卦加价。不加就把你扔下。
    摩洛哥第一天-好吧我还是把吃放在了前面
    让我们很吃惊的是摩洛哥的出租车一水儿的奔驰……奔驰200.特别老。YWY说应该是80年代买了一大批然后一直沿用至今。
    车停在老城边,司机示意只能自己往里走,于是各种问路各种比划,终于到了。
    YWY订的是民居型家庭旅馆,说是体验一下当地人的住宿。老板是个法国人,英语还不错。于是给了我们一大堆很好很有用的建议。(放最后了)
    然后店主端上了薄荷茶。作为一个不爱薄荷的人,我一直觉得薄荷=牙膏味儿。作为一个云南人,会长有次炖牛肉之后放了薄荷,于是躺枪,我觉得那是牙膏味儿的牛肉。 所以对于这个本地人极流行的薄荷茶来说我真是内心充满了纠结的恐惧感,不喝又不好意思,喝吧--那不就跟漱口水儿差不多么!但是薄荷茶颠覆了我对薄荷=牙膏的印象。薄荷茶很甜,而且是很热的,喝下去很舒服。不过薄荷茶还是在当地我最后才会点的饮料。从欧洲过去摩洛哥的人估计都容易觉得很干燥,第一天我和YWY都嗓子不舒服。估计喝了很多薄荷茶的话会清爽一点。
    进屋之后…… 浴缸里放满了花瓣,毛巾上都洒满了花瓣…… 再联想起一路走来看见的若干卖肚皮舞裙的店,果然外表越保守的民族内心越闷骚吗?
    晚饭就在大广场解决的,悔啊……
摩洛哥第一天-好吧我还是把吃放在了前面
    首先的首先,我们看到了很多摊位都是这样的。这样的!看起来好华丽有没有!尤其是香肠~ 然后,我们意识到,阿拉伯国家,不吃猪肉。。。我1不吃生牛肉2嫌老牛肉咬不动3嫌羊肉太膻 的后果就是我悲剧了。烤好的羊肉串我们要辣椒面……人家给了一盘辣椒酱。再一尝,里面有薄荷的辣椒酱。你是怕太辣呢还是怕太辣呢还是怕太辣呢?
摩洛哥第一天-好吧我还是把吃放在了前面
    卖菜小伙倒是很热情的。他们那个大广场上的食物太过相似,每家和每家几乎没什么区别。于是每家卖菜小伙都拼命地吆喝拼命地挥手拼命地拉游客。 这家其实我们就点了他左手拿的那一把肉串。那个摩洛哥小伙特别主动地拉YWY去和他合影。还举了一只烤鸡当道具。
    对比之下,YWY是好大一只,YWY是好白一只,YWY还被对比出了大饼脸。
    所以打死我也不放我和这小哥的对比照。
摩洛哥第一天-好吧我还是把吃放在了前面
    广场上的橙汁和葡萄柚汁是格外诱人的! 我们观察了观察某家,其实榨橙汁的时候用的是小橘子,外加掺水。用的不是这些大橙子。4块一杯。 
    去撒哈拉之前坐在车上看卖橙汁的,真是好勤奋,早晨7点就有人在摊位上了。
摩洛哥第一天-好吧我还是把吃放在了前面
    广场饮食第三轮,蜗牛。摩洛哥是以香料出名的,蜗牛煮的可香可香了。之后几天只要方圆10米内有卖烤蜗牛的我立刻就可以闻出来…… 但是这次在蜗牛摊上,吃到嘴里的时候,我还是很认真地欺骗自己说它们是晒黑了的海螺啊。。最后我们吃掉了2/3,实在受不了了。周围的摩洛哥人倒是都吃的很开心……
    摩洛哥第一天-好吧我还是把吃放在了前面
    第四轮食物,塔吉锅煮的菜。 这是摩洛哥传统的烹饪器具,tagine,最近好像被日本引进了变得很流行,中文翻译叫做塔吉锅。因为北非很缺水,所以他们就想出了用这样的烹饪器具,不用加水,水也不会流失,食物基本上是蒸熟的。大广场上的塔吉锅非常非常难吃。于是放的图片是第二天吃的塔吉锅牛肉及蔬菜。
摩洛哥第一天-好吧我还是把吃放在了前面

    点的牛肉塔吉锅,端上来的时候我们真是吓了一跳。“牛肉在哪里啊,牛肉在哪里,牛肉在小朋友们的睡梦里。这里有土豆啊,这里有青椒,还有那很大条的胡萝卜。哩哩哩哩哩哩哩, 哩哩哩哩哩, 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牛肉在各种蔬菜的最下面,还有那很大条的胡萝卜。”
    接下来的若干天吃到的塔吉锅都是这样,菜在上面,肉在底下。拨开蔬菜往往会有惊喜。
    大广场的塔吉锅非常难吃!这是大广场附近的小胡同里吃到的很美味的塔吉锅。

摩洛哥第一天-好吧我还是把吃放在了前面
     第一天我的晚饭是以鸡蛋灌饼填饱的肚子。他们往里面裹橄榄裹牛肉肠。我就冲过去说,要一份纯鸡蛋的,什么都不加。比划了半天才明白。3块钱一份。然后我第二天又去吃~
     第一天晚上的梦也是不得不说的。梦里我面前有好大一份排骨,吃的正香,被叫醒了。被叫醒了!叫醒了!醒了!了!

老板给的建议列表:
1. 大广场上的橙汁,不要喝。虽然看起来一排接一排的橙汁摊非常不错,但是他们兑水,而且兑的是当地的水,欧洲人过来肠胃会不适应。饭馆里的可以喝。(摩洛哥的橙汁非常好喝)
2. 老城区的中心是大广场。在老城区不迷路是不可能的。迷路了怎么办?往前直走。只有2种可能,一种是撞了城墙,然后你就调头返回。另一种就是走回了大广场。在老城里看地图?别做梦了。(两个一贯认路很好的人在若干次看见城墙又若干次走回大广场之后觉得老板他真是太明智了)
3. 打车,不要打奔驰,奔驰比较贵。有一个比奔驰破的车,那个很便宜。尽量打表走。 (但是那个车也太破了!!!而且没有司机愿意给我们打表)
--------自己补充的----------
4. 不要在大广场上吃东西。旁边的小巷子里东西分量足味道好价格还是大广场的一半。大广场上本地人和游客的价格好像是不一样的。会宰游客。
5. 蜗牛一定要先要小碗。蜗牛摊的店主会默认给你盛大碗…… 吃不完就亏了,虽然也不贵。
6. 烤羊肉很好,尤其要辣椒面和孜然配着吃。辣椒酱的话还是算了。
7. Tagine不要在大广场上吃。广场周边各种小胡同里有很多好吃又便宜的tagin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