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札记】《红楼梦》中的谐音文化新探

(2012-12-21 09:13:58)
标签:

札记

红楼

道可道

文化意蕴

程度

分类: 红楼札记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描写人物的典范之作。全书不仅冠姓命名的小说人物有四五百人之众,而且其姓名之繁,命名之巧,字号之妙,寓言之深,影响之广,都是有口皆碑的。清人周春所说:盖此书每于姓氏上着意,作者又长于隐语庾词,各处变换,极其巧妙,不可不知。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将以《红楼梦》中的谐音艺术为研究对象,全面深入地探讨谐音文化与命名艺术在《红楼梦》中的反映,从而使人们对《红楼梦》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成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曹雪芹写给贾宝玉判词是情不情三个字。贾宝玉的情欲故事从秦可卿(谐音情可情)开始,最后落在贾宝玉的判词情不情上。仅仅从自情可情开始,到情不情结束这个完整的过程中来看,情不情三字也大有特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意味。情不情三字是曹雪芹参照花非花而来。花非花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的开头一句,原诗是: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走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贾宝玉梦游仙时,警幻仙姑警戒: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警幻仙姑的话与白居易的诗,说的正是同一道理。与秦可卿的情可情要联系到道可道来解读一样,贾宝玉的情不情则必须联系到花非花上来解读。白居易的花非花历来被人们视为不知云,其实就是冬天北方夜间凝结在窗户上的霜花。贾宝玉的经历,正像霜花一样,在人们不经意间,荣华一时,转瞬即逝。 

又如《红楼梦》十二钗中的十二位女性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贾宝玉的自家同辈,即元、迎、探、惜四姐妹和熙凤、李纨两嫂,谐音原应叹息春风晚。第二类是外来的同辈且年龄相仿的五位女性和一个小侄女,宝钗、黛玉、可卿、巧姐、妙玉、湘云。谐音差忒情欲巧妙云。两句话组成一付对联。大意是,原本应该叹息春风已晚、春光不再,可我(《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工夫叹息,我要把在花团锦簇的季节里经历过的情欲故事错杂开来,巧妙地述说出来。 

其实,在上面的对联中,王熙凤”和“史湘云”两个人名各有一个字没有用到,就是二字,熙凤谐音西风湘云谐音像云。在繁体字中,风云字与当作讲的是两个字,前者带有雨字头。由此暗示,全联的最后一个字还具有双关意义,既表示述说,又暗指整件事情像云一样,被西风一吹就散了。确实,贾府的败落在一定程度上与王熙凤的作为有很大关系,她确实是吹去贾府荣华富贵的西风。这就是上联剩余的一个字和下联剩余的一个字的用途所在。所以,全联还有一句弦外之音:一切都像云一样被西风吹去了。 

又如书中甄士隐名费字士隐,出自《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一语,名费对字隐。在此处,士隐事隐,连姓则为真事隐。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取自《孟子。尽心》篇:君子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名与字同出一典,相互关联。这里的假时飞,是暗寓贾雨村待时而动,借时而飞,表明此人野心勃勃。 

总之,《红楼梦》一书中的谐音文化艺术十分精妙,绝非泛泛之笔。小说中重要姓氏的来历、取法、隐喻,用心奇巧,一丝不苟,展现出一种深刻的文化意蕴。这一点,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其它小说是无法媲美的。(刘昌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